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GB3102.11-93)有如下规定:我国的数字范围号只能用用浪纹线“~”的形式,不能有另外的形式。如表示5至10,只能写成5~10的形式,不能写成5~10或其他形式。数字范围的两个端点a和b只有一种表述方式:数字须完整写出,不能只择其一部分。比如45至48,只能写成“45~48”的形式,而不能写成“45~8”或其他形式。 目前,国外出版社表示数字范围的方法五花八门,比  相似文献   

2.
顿号的谬用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中规定: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当使用汉字。这种情况下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在笔者阅读过的报刊中,对概数用顿号隔开的差错非常普遍。可见,这个问题尚未引起较多编者、校者的足够重视。笔者略举一例: 《瞭望》周刊今年第22期《手枪帮覆灭记》一文中写道:“他们(指从劳改农场脱逃的恶魔)都是二十五、六岁年纪……”这从字面理解即二十五岁和六岁年纪,把一个概数变为两个具体数了。也  相似文献   

3.
七月的天气火样热,这是事实,用“七月流火”来形容七月的炎热,则属南辕北辙了。其实,“七月流火”不是表示天气炎热,而是表示天气变凉。“七月流火”一语见于《诗经》中的《七月》,诗的开头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这里的“火”是星名,即“心宿二”,又称“大火”。每年夏历六月的黄昏时刻,“心宿二”在中天,方向最正,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这颗星就逐渐偏西向下运行,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凉起来了。这个意思如果和下文的“九月授衣”联系起来理解,就更明显了。“九月授衣”是  相似文献   

4.
中央宣传部在撰写建国三十五周年纪念文章时,对文字、数字的写法作了统一规定:一、年份一概写全数。一九八四年不能写成八四年。二、分数、世纪、年代均以汉字表示。如三分之二,不要写成3分  相似文献   

5.
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所及 早期的计算机为了节省存储空间,用两位数字表示年份:YY-MM-DD。当跨越2000年时,表示年份就发生问题,如00-05-15,是表示1900年5月15日呢?还是表示2000年5月15日?又如01-10-20:是表示1901年10月20日还是2001年10月20日?在计算机中无法分别。因此当用日期来进行计算机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公文成文日期究竟该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问题进行讨论,兼对郑彦离先生的“抵触”说、“习惯”说提出质疑,对成文日期使用汉字之猜测予以消解,然后进一步发掘成文日期使用汉字的优势因素.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日本文字由日本当用汉字与假名组成。日本当用汉字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沿用汉字的固有字形,如“化学工業”、“工業火薬”等等。二、日本的自行简化汉字,(其中有与我国现用简化字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如“图书馆”的“图”、“文  相似文献   

8.
天气最炎热的时候,笔者总能在一些报刊上见到“七月流火”一词,大都把“流火”理解为天气极热。如武汉某报就曾在去年盛夏发表《七月流火空调销售看好》的消息…… “七月流火”语见于《诗经》中的《七月》一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指夏历七月;“流”是“下行”的意思;“火”则是星宿名,或称“大火”,也就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数字用阿拉伯字表示法,较比汉字表示法优越,尤其对将来实行文字拼音化有好处。但是,在运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法夹用在汉语文字中时,还有些问题值得研究。现在把我们的几点意见说明如下,供参考。一、阿拉伯数字可代替计数用的汉字使用,但尚不可用在固定词组里。因为固定词组不表示具体数字,如“一一说明”、“三五成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通假字内涵及其类型什么叫通假字?得从汉字本身说起。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每个汉字都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表示一定的意义。汉字记录同音词,必须根据词义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形体的字,彼此之间不能变换。例如:早晚的早,一定得写成"早",不允许写成枣子的"枣"、洗澡的"澡"、跳蚤的"蚤"等。但是,在我国先秦两汉的古籍中却存在着与上述相反的情况。一个词可以用应该用的这个字,也可以用不应该用的那个字。如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特点 汉字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使用人数众多,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无视汉字的优点,也不能妄自尊大,忽略其缺点。首先,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记录单音节的汉语语素,两者基本适应。汉字是非形态语言,不用音素来表示形态变化。印欧语的形态变化主要用音素来表示,反映到文字上就是用字母来表示。像英语名词复数一般是在单数的后面加.-s,如book——books,pupil——pupils,这种变化用字母来表示十分的方便。如果用单音节的汉字来表示就非常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数词和量词连用的时候合称数量词。它常常在句中作定语或补语,表示物量或动量。数量词一定要用得恰当,与名词或动词搭配合适。否则,就会出现病旬。例如: ①“中扬乡二十三、二十四两日组织五千多劳力挖沟四万多亩……”(《泗阳不失时机转入秋熟超产活动》,《新华日报》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六日第一版) 这里如果照字断的话,“四万多亩”应是“沟”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现行关于数字使用的国家标准要求按公历记载的年月日用阿拉伯数字标识,而现行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规定却要求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识。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成文日期也能达到准确,而行政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标识与国家关于数字使用的专门标准和多数人选用数字类型习惯矛盾,与党、人大系统公文成文日期选用数字规定不一致,造成工作麻烦,应改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相似文献   

14.
弃甲曳兵其中的“曳”有时被读成yì(义),也有时被写成“弋”,这都错了。“弋”读yì,表示用带有绳子的箭射鸟,而这个成语不表示这种意思。“曳”读yè(夜),表示拉着、拖着。成语形容败兵丢盔卸甲,拖着兵器逃跑的样子。气势汹汹有人认为这个成语是形容人发怒时凶狠的样子,就想当然地写成了“气势凶凶”,结果错了。可以说“凶狠的气势”,但不能说“气势凶狠”,更不能说“气势凶凶”,“凶”字不能叠用。“汹汹”是形容声势盛大的样子,含贬义。形容人或动物发怒时凶狠的势头,写“气势汹汹”才对。气喘吁吁“吁吁”和“嘘嘘”…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5,(4)
科技期刊审读实用技术规范(下)文/任久东4.9数字的用法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1)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4年,不能写成94年。1950~1958年不能写作1950~58...  相似文献   

16.
1 数字用法这里主要讨论10以下小数字的用法。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的场合有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但是,可以肯定以下几点:(1)物理量量值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1m,2kg,3℃,…有些科技期刊将小的物理量量值表示为:一米、二公斤,……都是错误的。(2)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必须用阿拉…  相似文献   

17.
恳·肯 “恳”和“肯”音同,词义有明显差别,但容易用混。报刊上有肯求、诚肯、勤勤肯肯的用法,这都是把两个词用混淆了,造成用词错误。 必须辨清这两个词的词义,才可以避免混用。“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切、恳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面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的意思。例如,肯去、不肯去,肯接受、  相似文献   

18.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24-24
问 :用北大方正书版软件如何排半字线 ?答 :用北大方正书版软件排半字线 ,只要方法得当 ,所排出的半字线是非常标准的。其方法如下。1)汉字之间的半字线。在汉字之间给命令〖CD 2〗即可。例如“物理化学反应”“胡海昌鹫津久郎原理”的小样文件分别为 :物理〖CD 2〗化学反应胡海昌〖CD 2〗鹫津久〖CD 2〗郎原理2 )阿拉伯数字之间的半字线。如果用方法 1) ,则半字线与数字之间的空隙太大 ,如“收稿日期 :2 0 0 410 0 8” ;而小样文件排成收稿日期 :2 0 0〖DK〗4〖CD 2〗〖DK〗 1〖DK〗0〖CD 2〗〖DK〗0 8空隙即消除 :“收稿日…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一”与“1”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一”与“1”的用法●李喜婷【郑州数字“一”与“1”是编辑工作中遇到最多而又最难使用的数字。“一”的用法比较普遍,不仅能与量词连用,而且还能与形容词、名词、动词、代词等连用。“1”的用法则较局限,仅能与量词、计量单位连用或表示时间时使用。尽管国家...  相似文献   

20.
问 :现在不少出版物中 ,用月日简称表示节日、事件时 ,越来越多地使用了阿拉伯数字。请问这种不用汉字数字的做法正确吗 ?答 :GB/T 15 83 5— 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这一问题是这样规定的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时 ,“要求使用汉字”。“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 ,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 ,并外加引号 ,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 ,不用间隔号 ,是否使用引号 ,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例如 :“一二·九”运动 ,七七事变 ,五一国际劳动节 ,“九一三”事件。然而 ,由于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