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在散文、辞赋、诗歌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都要高于同时代人,尤其是其五言诗确有“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特点。本文拟就影响诗人诗作的精神气质和外在表现两方面来具体评析曹植五言诗的“慷慨”骨气和“华美”词采,以探求曹植对五言诗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曹植对中国诗歌的三大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植长于五古,并以众多的数量、上乘的质量,确立了五言诗在诗坛的牢固地位;曹植长于抒情,并以强烈的抒情性和丰富、精湛的抒情手法,结束了中国诗歌在抒情、叙事间的左右摇摆而一头扎向抒情一途;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一改中国诗歌素质简朴的诗风,确立了中国诗歌“U二美”的美学定位和质杉杉、情并茂的发展道路。这三大贡献,奠定了曹植“一代诗宗”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3.
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他不愧为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也不愧为建安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4.
《白马篇》是曹植的五言诗代表作,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是建安时代之音,更饱含着千古有识之士的报国梦想。全诗语言精巧俊丽,结构张弛有度,情感慷慨激昂,形象生动逼真,充满着高雅脱俗的气质、独立不羁的人格、不惜献身的决心,刚健、深沉和壮美中体现出曹植“骨气奇高”的独有写作气质,对后来的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姚静 《作文》2023,(4):27-28
<正>曹植是建安文学的大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虽然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诗歌方面的贡献。丁晏评价:“诗自汉魏以来卓然大家,上追骚雅,为古今诗人之冠,陈思王其首也。”这足以见得学者对于曹植诗歌评价之高。本文主要从五言诗、诗风、风骨等方面对曹植诗歌进行鉴赏。一、五言诗五言诗是曹植最为擅长的诗歌领域,可以说曹植成就了五言诗,五言诗也成就了曹植。  相似文献   

6.
徐辉 《语文知识》2003,(11):12-13
钟嵘《诗品》认为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胡应麟《诗薮》也说“陈王(曹植)才藻宏富,骨气雄高”。是什么原因使曹植的诗形成了骨气雄高的艺术特色昵?我们认为,一是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二是对命运的顽强抗争。  相似文献   

7.
曹植诗歌之“骨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植的诗歌具有“骨气奇高”的特征,但对于这个特征的理解颇多歧义,笔认为,在曹植一生追求理想并屡遭失败的过程中,他面对骨肉相残的现实所表现出的或顺从权势,或抗争灾难,或沉溺痛苦,或超脱尘外,以及任性而行和持性而作等矛盾对立是其诗歌“骨气奇高”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形成这个特征的根本原因是他的儒道互补的人格和对风骚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8.
钟嵘《诗品》评曹植诗“情兼雅怨”,由此引出“雅”这一美学概念来体味曹植五言诗作。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释曹植诗歌的“雅”。其一,对《诗经》中“小雅”的继承;其二,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相关;其三,表现建功立业的博大胸襟和怀抱。  相似文献   

9.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汉朝之前,诗的发展形式大体按照先秦诗骚体传统而流传,汉之后,赋、诗新体为汉代以及后世诗歌带来了新的发展之路。而汉魏五言诗的发展在曹植这里显得灼灼生辉,其诗歌创作在价值倾向、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情感抒发等方面,为后代五言诗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依据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等文论对曹植的品评,进而展开曹植对于五言诗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曹植的创作之路、诗歌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内容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诗品》品论五言诗重“自然英旨”,除主张“直寻”和反对声律论等创作要求外,对诗人主体也提出了“天才”的要求。钟嵘对曹植和谢灵运的评价集中体现了其“天才观”,“骨气”、“才”和“兴”分别从诗人的主体品格、语言的独创性和表现力以及生命的感发能力三个方面对之作出了规定。“天才观”是钟嵘诗学观念的重要内涵,是对五言诗人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木斋汉魏五言诗研究结论惊人:汉代不具备五言诗成熟的条件,秦嘉五言诗为伪作,《陌上桑》为曹植或傅玄所作,曹植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十九首失名因曹植与甄氏的不伦恋.研究结论和所持理论均多有启人深思者.考察汉代五言诗,当注意它应用的社会文化空间.正式身份或严肃场合,文人四吉诗尚少,俚俗之五言尤不可能,偶有作也改造之使符合言志之一贯传统,精通之并不因之增价反可能遭致轻视.五言诗尚存娱乐消费之特定社会应用空间,文人尤其是下层文人或多有介入,十九首中词汇或主人公形象的下层性质即是这一情形之遗留.与曹魏政治文化举动相仿之“鸿都门学”可能是造成汉末五言诗兴起的社会契机.  相似文献   

12.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曾封陈王。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以诗为主,散文也颇为出色。曹植诗以五言为主,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钟嵘在《诗品》中对曹植的评价为:“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益今古,卓尔不群。”极尽溢美之词。在建安和曹魏前期诗人中,钟嵘对曹植的评价可谓高矣。  相似文献   

13.
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本文试从慷慨悲凉之美和微婉隐约之美两个角度来分析其诗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才高八斗”的曹植因其诗歌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荣《诗品》)的斐然成就挺立于建安文坛,雄视百代,使千古之下,无数文人为之仰慕。他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其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阳刚与阴柔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一曹植前朝的诗歌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有一种雄奇之美,也就是所谓的“骨气奇高”,充满阳刚之美。在曹植的笔下,屡屡出现传奇式的英雄———少侠形象。英俊潇洒、武艺高强、济贫扶弱、保国安邦,充满了少壮刚烈之气。《白马篇》中的幽并游侠儿…  相似文献   

15.
陆机诗歌试论李剑铭建安曹植,太康陆机,元嘉谢录运.是魏晋诗坛的卓越人物,代表了当时诗坛的一代诗风.在五言诗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曹植和谢灵运,文学史论家一般是比较充分地予以肯定的,然而对于“太康之英”①的陆机,却多是持否定和反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近代学者对曹植为曹操第几子颇有歧义。文学古籍出版社《曹集铨评》定为第二子,王瑶《魏晋五言诗》定为第三子,郭沫若《历史人物·论曹植》定为第四子。徐公特在《文学评论》上著文阐述,他认为“曹植为卞氏所生第三子”的提议为好。文章指出,曹操姬妾较多,前后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从各种材料推断,曹植应是卞氏 所生之第三子。至于在众多姬妾所生的二十五子中,实难确定曹植为第几子 曹植为曹操第几子@齐红  相似文献   

17.
曹植的主要成就和影响在五言诗,但他的四言诗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就.他遵循着“诗言志”的传统观念,用四言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人生志趣.他以高度的艺术修养和巧妙的表达手法,成功地解决了四言诗实字化以后所产生的堆砌板滞的问题,将四言诗创作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在“俊才云蒸”、“五言腾踊”的建安文学极盛时代,曹植是一位备受推崇,极负盛名的重要作家.刘勰说他“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文心雕龙·才略》).钟嵘说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把他比作“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称之为“建安之杰”(《诗品》).此后历代评价,大多本此.但是,人们对曹植的评价、推崇,几乎都是着眼于他的五言和乐府诗歌.至于其他文体,则鲜为人所论及.特别是对他的辞赋,不是语焉不详,约略提及;  相似文献   

19.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地位。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既具有建安文学“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曹操的诗风,兼具慷慨雄劲和“古直悲凉”;曹丕的诗,风格“便娟婉约”: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其诗风前期豪放刚健,后期深沉悲凉。本文从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对作品风格具有决定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三曹”诗歌的风格和差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曹植是建安时代杰出的作家,他的文学天才为古今学者文人公认,其诗更“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然而人们对曹植诗歌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仪以风格特色论,有的称其豪逸,有的称其悲惋,而钟嵘在其《诗品》里则称其“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前人的评价自然有其精妙处,然多极简括,如对曹植诗何处悲怨,何时豪逸,如何“情兼雅怨”等问题,尚乏具体深入的审美分析。本篇试通过曹植前后期诗的比较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