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出版》2002,(6):22-25
CTP(Computer-to-plate)技术出现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时期是直接制版技术研究的初期阶段。所以在此期间,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制版质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设备制造厂商与印刷厂家密切配合,加速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步伐,并在此期间达到了成熟和工业化应用的程度。于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览会上,展出了42种CTP系统。  相似文献   

2.
石印脞说     
在石印技术引进中国之前,雕刻木板是主要的制版方法,直到十九世纪后期,它已延续了上千年。版材由木质到石质的变化,是印刷术发展的一个飞跃。"自清末传石印法,中国出版界,遂开一新纪元"。石印平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印刷史上一个新阶段的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对《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重新编制的方法。详细叙述了利用计算机编排及制版技术,变"中国字庋撷法"编排为常用的"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的过程,并列举了原引得由于手工编制而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风景摄影、大型团体人像合影中往往需要特殊的全景照相机来拍摄超大场景、超广视角的全景照片。过去,拍摄全景照片是专业摄影人士的专利,必须使用昂贵的全景照相机拍摄,否则就只能靠暗房技术和手工拼接的方法来完成.不仅难度大,而且成功率低。而数码摄影技法使普通摄影爱好者用普通的数码照相机完成拍摄后,再用软件进行缝合就可以制作出风光无限的全景照片。  相似文献   

5.
《电子出版》2002,(10):9-11
随著近年电脑直接制版(CTP)技术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该技术势必取代现有的制菲林工序,然而其发展却受到一些阻碍。因为使用菲林的制版工序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作手工修改,如错字或局部换版等等。而直接制版却是一步到位的利用制版机直接在版材上成像,所有成像的数据不容有失,否则需要把全张版面重新输出。换而言之,相对于电脑直接制菲林(CtFilm),电脑直接制版(CtPlate)更严  相似文献   

6.
彩色电脑制版业在国内兴起从1994年开始,随着各地“彩色照排输出中心”的陆续出现,彩色电脑制版业正在国内悄然形成,这实际上是一场彩色印刷制版工艺从“手工”到“电脑化”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电脑技术和光电技术在彩色印刷制版领域得以充分应...  相似文献   

7.
张威  张鹏 《北京档案》2011,(3):52-53
钞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防伪的特点,其印刷技术极为高超。它是一种融工艺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手工制版方法,称为凹版雕刻印刷术。探寻老北京印钞业的历史发展足迹,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北京印钞业的筹建  相似文献   

8.
清华紫光三艾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问答录杜佩琳问:彩色制版工艺的主要发展过程是什么?答:彩色制版工艺主要发展过程是:照相制版→电分制版→整页拼版→桌面系统。①照相制版:利用摄影照相技术进行分色、加网等处理,再结合手工修拼制作实现彩色制版。②电分制版:利用...  相似文献   

9.
原稿(Original)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图文信息载体。 彩色出版系统,允许设计人员用各种各样的、不同来源的原稿,这些原稿可以用传统照相机获得,也可用数字式照相机(Digital Camera)或是光盘图库 (Photo CD)获得。它们均可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及其它处理。选择好的原稿(例如反差适中、不偏色、层次丰富)可获得高质量的印刷品,同时可以节省大量修版时间。 电子原稿(Electronic Original)可用数字式照相机获得,也可以从光盘图库和用软件在计算机上绘制,还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1999,(11):7-9
随着近年电脑直接制版(CTP)技术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该技术势必取代现有的制件林工序,然而其发展却受到一些阻碍。因为使用菲林的制版工序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作手工修改,如错字或局部换版等等。而直接制版却是一步¥做的利用制版机直接在版材上成像,所有成像的数据不容有失,否则需要把全张版面重新输出。也就是说,相对于电脑直接制菲林(Ctfilm),电脑市接制版(Ctplate)更严格地需要一套可靠的数码工作流程,人妥善处理由设计者到印刷机之;司的生产工序。困此,最令人争议的问题不是能否则激光直接在版材上造出高精度的网…  相似文献   

11.
灰度平衡     
《电子出版》1996,(1):13-15
灰度平衡你的桌面分色系统有一个品红版吗?如果有,则会出现灰色平衡无法校正的问题。灰色平衡是任何分色系统的基本条件之一,无论是制版照相机,高端(high━end)电子彩色扫描仪或是彩色桌面系统。随着所谓的低端彩色桌面系统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将桌面扫描仪和...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电脑直接制版(CTP)技术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该技术势必取代现有的制菲林工序.然而其发展却受到一些阻碍。因为使用菲林的制版工序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弹性作手工修改,如错字或局部换版等等。而直接制版却是一步到位的利用制版机直接在版材上成像.所有成像的数据不容有失,否则需要把全张版面重新输出。换而言之.相对于电脑直接制非林(CtFilm).电脑直接制版(CtPlate)更严格地需要一套可靠的数码工作流程.来妥善处理由设计者到印刷机之间的生产工序。因此.最令人争议的问题不是能否用激光直接在版材上造…  相似文献   

13.
对于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和摄影艺术作品,人们是很有兴趣的。遗憾的是,一些报纸刊登的照片,由于制版、印刷质量和纸张差,往往是黑糊糊一片,有的简直是难以分辨。如去年10月19日湖南日报三版《艺术欣赏》专栏刊登了艺术摄影作品《新天地》,并配文介绍了这幅好照片。文中说:六个稚气十足的儿童围在一起在看照相机。他们各具神态,无任何做作模样,整个画面有主有从,有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2000,(12):31-31
一、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是一种用数字式数据和特定的光源将图象直接复制到印版上的工艺方法。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与传统的用胶片晒版的工艺相比,其优点是:简化了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最重要的是无需胶片从而减少了一次图象质量的衰减,使印版上的网点更清晰,特别是200目以上的网点,以及1%-3%和95%-99%的网点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的晒版工艺。在工序上,传统制版与计算机直接制版也不一样。传统制版系统:原稿 计算机文字处理 激光照排出胶片 晒版 显影 印版直接制版系统: 排版原稿 计算机文字处理 激光制版机…  相似文献   

15.
孟蓉  南山 《电子出版》1998,(6):16-18
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的发展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孟蓉,南山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topl,简称CTP)是一种用数字式数据和特定的光源将图象直接复制到印版上的工艺方法。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与传统的用胶片晒版的工艺相比,其优点是:简化了工艺、缩短了生产...  相似文献   

16.
旭彩色制版株式会社是日本的一个中型制版企业,有员170名。本文的作者为该会社社长田中利男先生,由台湾龙臣公司董事长黄秀臣先生翻译并推荐,认为体现了中小型制版企业由传统制版走向数字式制版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书刊印刷水平大大提高。排字由手工铅排发展到激光照排,年排字量由80年代初的90亿字增长到275亿字,铅排与照排的比例为6:4;彩图由照相分色发展到电子分色制版;印刷在逐步淘汰铅印,发展胶印,目前铅印与胶印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8.
数字照相机出现后,数字摄影技术快速发展,消费市场的旺盛需求刺激并加快技术开发进程,导致不同类型和规格的数字照相机,形成了卡片机(紧凑型照相机)、类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和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三大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9.
《电子出版》2000,(12):32-33
报业印刷的要求与直接制板 众所周知,报社印刷对制版的要求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做到快速、流畅、稳定、可靠。尤其在当今日趋商业化的环境中,提前出报和推迟截稿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直接制版技术与传统的软片加PS版制版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采用直接制版技术,可很好地满足报社的出报要求: 1、简化工序,从而显著缩短了制版时间。 2、将人工对制版的参与减至最少,从而明显降低了人为的差错,并节省了人工开支。 3、可省略制版中间坏节所需的设备,如:激光照排机、软片冲洗机、晒版机、冲版机等。 4、可…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彩色桌面印前系统的问答北京清华紫光三艾计算机发展公司杜佩琳问:彩色制版工艺的主要发展过程是什么?答:彩色制版工艺主要发展过程是:照相制版→电分制版→整页拼版→桌面系统。①照相制版:利用摄影照相技术进行分色、加网等处理,再结合手工修拼制作实现彩色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