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约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是"内部语言"。为有效改造学生内部语言,我们要正视语言系统的落差,营造使用规范语言的日常环境;要真正重视语言积累,改造并丰富内部语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对生活进行积极的观察、思考与表达中促进内部语言的改造;要引导学生勤于练笔,操练语言,活化语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反复修改,以净化语言,锤炼语言。  相似文献   

2.
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不仅能够指出学生不当的学习行为,更重要的是能养成他们更好的行为和品行,但是更多的评价语言只是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即"行为"层面,为了超越"行为"层面,教师的评价要从"为行"出发: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充满关爱、富有激励性;教师要在课堂倾听和观察中运用评价语言;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提升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  相似文献   

3.
<正>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能,听和读是语言输入技能,说和写是输出,要想"输入",必须有大量的"听、读"作保证,打基础。而"读"无论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还是未来学习  相似文献   

4.
听障学生英语教学要坚持从"读"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坚持"书写",培养学生笔头表达能力;坚持"阅读",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坚持"反复呈现",积累词汇、语言。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语文课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增强学生情感独特体验的同时,必须加强语言训练。语言训练点要依据课后习题、课文语言特色、关键语句、文中"空白"、学生实际水来平确定;训练顺序要遵循教材语言能力培养的顺序,对具体训练点,要由浅入深,形成由易到难的顺序;最终使全体学生达到教材的要求、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聂志华 《考试周刊》2014,(99):73-73
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数学教师要努力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咬文嚼字",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数学语言的要义;要遵循"扶放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运用的"拐杖",提高数学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抓手",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要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培养语言感受力;要运用评价这个"火种",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要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锻铸学生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行的阅读教学偏重于课文的思想意义而忽略语言的理解运用.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教学,要读写并重;要把具有语言特色的段落作为重点;根据语境把握语义,培养语感;坚持"整体-局部-整体,语言-思想-语言"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教师"语言暴力"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应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含义。语文教育既包含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包含书面语言的学习;既包含语言形式的掌握,又包含语言内容的理解;既包含语言系统和规则的学习,又包含言语行为的训练和言语作品的学习。语文教育就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母语。中国语文课程教材要体现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特点;中国语文教学应按照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规律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潘伟春 《学子》2014,(8):6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底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语文知识贫乏,表现在上课发言胆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语言暴力"被认为是亟待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之一."语言暴力"看似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却不容忽视.教师"语言暴力"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要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进行矫治应加强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有声语言的本体属性及其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有声语言是一种语言范畴内的言语表达形式,是动态的言语行为,以一种带有书面色彩的"规范口语"语言形态存在.以有声语言为主体,非有声语言为辅助;以预设语言为主,随机语言为辅;以传统教学语言为基础,辅助运用多媒体有声教学语言的的话语表达形式.在运用时,要注重"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六个要素的合理运用,以便在课堂语境中达到教学信息传播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讲课是通过语言把教材内容讲解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知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要简捷、明了、生动、形象,而且要有逻辑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一些。一、求精。有些教师上课时从头到尾喋喋不休,可听者如坠五里云雾,茫然不知中心;还有的教师讲课大话、套话多;还有的教师授课时口头禅不断......这些都是课堂语言不"精"的表现。"精"是精炼,讲得少而且讲得好。"精约者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刘思语)。课堂教学语言应精心设计,反复提…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观察积累生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语言不断获得、运用的过程。教师要贯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以内容领会、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加强数学语言的教学。具体做到:推敲文字语言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探究符号语言中各个符号的内涵和相关性质;注重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换;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但如果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分析病"弥漫语文课堂,学生就要"死"在言下了.因此,语文课怎样才能上成有效的语言学习课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语言学习应以思维训练为手段:要在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环节中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要在学习语法及逻辑上下点功夫.语言学习要靠相关理论来指导:要以语言学等科学理论为指导;还应重视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的诸多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比维特根斯坦前后期不同的意义观,旨在点出维特根斯坦后期对本质主义的抛弃,向日常语言的回归。"意义即使用"的实践观奠定了语用学的哲学基础,并对语言教学产生诸多启发。以"意义即使用"的语言哲学观统筹外语教学环节:外语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语言;教材编写和语料甄选要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原汁原味的语料;语言教学要重视情境化,让学生在使用中体验语言的意义;语言测试的理念和实践应该由"测试语言理解"转化为"测试如何使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19.
当下,语文教学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其中"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维度,理应成为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范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此,教师必须要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储备,强化学生语言的构建和运用能力。提出要紧扣语境,解读语言精准大意;联系对比,再现语言直观形态;想象展示,还原语言内在意蕴;实践运用,迁移语言运用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语文,就是从"读"中来,到"读"中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要引导学生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要培养他们的语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什么是语感?语感指的就是学生一看到文字,就有一种语言直觉性,能有一种感知语言、领悟语言的能力。拥有好语感的学生在学语言、用语言时,对语言会有着正确、丰富、独特的感受。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以"读"为本,积淀语"情";以"品"为主,积淀语"素";以"背"为梁,积淀语库;以"境"为托,积淀语感。在语文教学中,依托这"四重"积淀,重重深入,赋予语言美的韵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