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带上快乐去学到,他的学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许多学生不愿意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荧语没有兴趣,把学英语当作一门苦差事。因此,作为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首先要把兴趣归还给学生,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学习英语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
初一思想政治课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探讨、研究的,尤其是要把这门功课教得生动有趣、有效,比起其他课的教学,难度更大。在教学实践中,要把这门课教好,让学生学好,我的体会是必须做到:激趣、求活、务实。 激趣 就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这门功课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自觉的学习行动。而这种学习兴趣的激发,一方面,要给学生讲清学习这门功课的目的、意义,以提高他们对学刁政治课的认识,把思想政治课提高到同语、数、外  相似文献   

3.
平增文 《甘肃教育》2008,(19):30-30
一、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又叫求知欲。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学习兴趣,便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情感,一旦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后,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从而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反之,学生如失去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对一门新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好一门学科的关键,也是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基础。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和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使学生保持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就很难把这门课程学习好,而联系实际、做好实验等一些有效的方法则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愿意不愿意学习的原动力。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对物理学科产生强烈而稳定兴趣的学生就会把这门学科作为自己主攻的目标,自觉的去克服困难,把这门学科学好。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利用一切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学好物理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英语分级教学中C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分级教学中C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的调察分析 ,得出 :C级学生英语学得差 ,一是由于自信心不足 ,二是没有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那么所获得的成效将是很小的。应把外语学习当作一门知识 ,去学习这门语言所包含的信息 ,获得了学习兴趣 ,建立了自信心 ,才是学习英语的惟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会对学习的结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兴趣不仅是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支配着有意注意。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就必然对这门学科抱积极的态度,优先对它发生注意的倾向,就必然会把自己的有关心理活动指向这门学科,不仅对这门学科本身抱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预想结果抱积极的态度。学生在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就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兴奋性越高注意力就越集中,因而在其他心理素质相同的条件下,兴趣就对学习结果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外语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学外语的刻苦精神倍受赞赏,然而学习效果却不尽然。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发展成志趣,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一、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初中生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因此,如果在自然课上为学生提供了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变成了现实。一、在玩中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兴趣能把人的生命力调动起来,使人更加热爱、专注自己的事业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1.
兴趣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好数学的保证。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有没有兴趣,学习的效果很不一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如何把学数学变成学生自身的一种内在需求,把枯燥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热爱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联系性、概括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必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改进教法,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易产生兴趣。因此我尽可能把数学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和新鲜感,并运用多种手段,使上课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智力活动中有着重要影响.对学生来说,当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时,会促进他们自觉地、努力地学习,而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通过知识的积累,又不断强化学生的兴趣,这样形成良性循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技术课,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热爱这门课程,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科是初中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必修课程,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转变教学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形势下,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一.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生物学是初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但不是基础工具课,容易被学生忽视。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是凭兴趣的,要上好生物课,就必须把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5.
语文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限于教材知识内容的讲解,只把学生的学习禁锢在课堂上,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的语文成绩下滑。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语文作为初中课程中的一门主要科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语文课堂由于其课程的特殊性.导致课堂中没有很多需要去锻炼逻辑思维的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很浓的兴趣.认为语文只是一门记忆性课程.没有必要去认真学习和花费过多时间去学习语文。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兴趣授课模式.是语文教师一直所追求的教学方法。笔者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是初中生接触的一门新的学科,它具有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放弃这门学科。作为教授这门学科的教师来说,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如何让学生在保持学习的高涨热情下,把基础理论和实验动手能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积极,乐于学习,认为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相反。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有厌烦心理,学习成绩落后。由此看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起点。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探索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很多学生看来,政治课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因而,政治老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把教学质量提高上去。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要想让学生们喜欢这门学科,首先得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有了对知识求知的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