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看看家长们的烦恼,再听听专家们怎么说……批评的烦恼绝世好爸: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批评是善意的,是对他有帮助的?灵嘉妈:在孩子生活中,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扬是否要多于批评?这个比例和度要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2.
王建贞 《家长》2022,(3):12-13
在"双减"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双管齐下的当今,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不再只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这对我们家长的要求更高了,时代在飞速前进,孩子在快速成长,我们也应该时刻武装自己,结合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智慧教子、科学教子.  相似文献   

3.
家教信息     
接受孩子比表扬孩子更重要方新是一名心理医生,她以切身经历给记者讲了“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做妈妈的除了要给孩子安全感之外,还要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爱可以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这是孩子愿意活在这个世上最基本的东西。有人认为,经常表扬孩子,孩子才会拥有自信。但是滥用表扬,就会让孩子不去注意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的快乐,而是从别人的表扬中去寻找满足。当然,教育孩子也需要批评,但一定不能总批评,总批评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我理解的批评,第一,要对事不对人;第二,在批评孩子时,要发现他的优点。孩子厌学,家长应该怎么办?北…  相似文献   

4.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5.
无论多大年龄的孩子,都会犯错。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常常会对批评避而远之,因此,让宝宝从幼儿时期就学会接受批评,能帮助他塑造完整的人格。下面我们通过日常生活常见的三个例子,探讨一下如何正确对待犯错的小宝宝。  相似文献   

6.
据《光明日报》载,近日,海南省教育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海南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教育,但缺少教育孩子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家长存在“教育缺乏”问题的比例竟然高达96.8%。窥一斑而知全豹。应当说,家长教子知识的缺乏,海南省并不是特例,它只不过是我国时下家庭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教子知识之于家庭教育,好“似氧”之于“鱼”,没有了适宜的教子知识护佑的家庭教育,注定是缺氧的教育,置身于如此氛围中,不仅家长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也增加了孩子的烦恼,甚至激起其逆反情绪。纵观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往往包含三个环节,即家庭教…  相似文献   

7.
孩子成绩好、表现好,我们要“奖励”孩子,上一期《家长学堂》谈了“奖励”的话题。可孩子犯了错,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一期我们来谈谈如何“批评”。在孩子犯错时,我们要有客观、冷静的态度,要本着帮助、教育孩子的目的,不要光顾着自己的面子,就任着自己的性子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免不了要犯错,关键是我们大人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在批评孩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么一想,我们的心就会平静许多。“批评”不是心罚,更不是体罚。批评的方式有许多种,不一定非要用严厉的方式孩子才会接受,很多时候,一个暗示的眼神,一种平等协商的态度,更加能够触动孩子的内心,让我们部学学批评孩子的智慧和艺术吧。  相似文献   

8.
温柔的力量     
理解是相互沟通的桥梁,能拉近我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发生过程,再做出处理的决定。要让他觉得老师是在帮助他对事情有所理解,这样一来他会对你更坦诚,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理解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让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相信有了我们的细心呵护后,他们会更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一个孩子应该品尝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而不只是受罚。"这句话让我体会到,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犯错作为教育契机,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因犯错导致的后果,从而让他们能对自己的错误作出深刻的反思,而不只是一味地责备或惩罚孩子。回顾以往,对待犯错的孩子,我是责备或惩罚的多。如,看到孩子把饭泼了,我会责备他:"怎么这么不小心,肯定是你不专心吃饭。"然后请他到一边坐着。记得一  相似文献   

10.
顾小莉 《时代教育》2012,(24):227-228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监护者,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或家庭导师.对于进入中学期间的孩子,父母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存在着许多问题,而父母教子的认识和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着重大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未来.很多父母一味地让孩子去学习,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工具,而不关心他的身心健康,也不关注他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因而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经济负担,更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学业负担.本文针对中学时期家庭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宽容的力量     
这是发生在我和一个学生之间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当学生犯错时,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那么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从而机智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它所收到的教育结果比狂风暴雨式的说教更有魅力。——题记  相似文献   

12.
批评的艺术     
正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家长在其犯错时就要批评。你知道如何批评孩子,在什么样的场合批评孩子,批评需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孩子"挨批"后如何应对其情绪上的起伏吗?批评,是每个家长都该学会的一门艺术。批评要照顾面子,也要照顾"里子"事例一:"考虑孩子的面子,我不在外面批评她。"苏苏和妈妈受邀参加同班小朋友文文的  相似文献   

13.
在听说有学生违反纪律的消息之后,很多老师总是“咬牙切齿”地说:“又是他,哼,今天非让他哭着走出办公室不可。”可是,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批评真正能使孩子痛哭流涕悔恨交加吗?我认为未必。即使看起来有些悔悟的学生,也和屈打成招并无区别。有些性子倔的也有可能从此破罐子破摔,和老师作对到底。如果说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从此永不犯错,改正缺点发扬优点,那么正确的方法更应是严责其过,宽容其人。严责其过,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宽容其人,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拥有改正错误的信心,惟有如此,方可惩前…  相似文献   

14.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但是,惩罚也好,批评也罢,如果策略运用不当,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做教师的懂得一些惩罚与批评的技巧。惩罚与批评是有分寸的,就像世上最美的东西一样都有黄金比例,如果正确掌握惩罚与批评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还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家长与教师的苦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很容易"误入歧途",需要师长的精心呵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犯错是正常的,要允许孩子犯错,更要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感化孩子,让孩子在一次次犯错中成长,换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16.
1.慎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要等待他把事情全部说完。听完了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引导他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办法。随着孩子的不断成熟,家长应越来越走到幕后,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于年池 《教育艺术》2007,(12):71-71,27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根本取决于家庭的教育.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学校教育上,实在有点本末倒置.德国学者保罗说过:"人在生后3年所学的事,比成年后在大学所学的量更多."因此,让每个家长明白教子之道,是促使每个孩子成材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一些成功的事例会给我们以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虽然这句话有片面性,但从某种角度上说明家长的言行和教育对孩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教育部门也三声五令地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那么,老师在对犯错学生行使教育义务的同时是否有适度惩戒的权利?推行激励、赏识教育,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对话,给孩子创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一个较高的境界.但也应对之犯错后的适度惩戒,任其发展,那他也将难以真正认识犯错后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我们惩戒犯错学生不光是教育了犯错学生本身,更重要的是还教育了其他的学生,让其他人引以为戒.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中适度运用惩戒是很有必要的,应该赋予老师对学生的惩戒权.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但这不意味着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孩子时,如果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那么往往事与愿违。批评孩子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所以家长要学会一些批评孩子的技巧。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是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二是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