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我在初中教学的第九年。每次领导听课,在评课的时候,总会讨论到一个名词,就是研究性学习。这两年不知不觉刮起了一阵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浪潮。在教学研讨的时候,让老师们在课堂上要多加入研究性学习的部分。2009年,教育局组织老师去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该学校倡导研究性学习,整堂课老师讲五分钟的时间,剩下的(40分钟)全部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各个学校的各个科目都刮起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园每年都分配或更换新老师,"如何带领新老师迈入教研之门"成为我园亟须解决的问题。几年来,我校以"带着角色听课、仿着观摩开课"作为新教师教研入门的第一步,让新老师学习如何听课、评课、开课,借助二次观摩扩大听课面,加快新教师内化所学知识的速度与成效,促进新教师听课、评课能力和反思、展示水平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一、目前我区听课、评课的现状平常我们在实施教研活动时,很多学校都是这样做的:教研组长提前写出通知,让大家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听课。听课者如约来到听课地点,济济一堂。听课过程中,听课者简单记录一下,甚至不用笔记本,一张纸或手机拍几下。听课结束后开始评课。自认为有能力的听课老师,评课时口若悬河,海阔天空,说不到点子上。大多数是表扬奉承,你好我好的话;许多老师干脆不发言,由领导先说,  相似文献   

4.
课堂--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师生互动精神交往的平台.听课评课--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评课产生了误区.本文就"为什么要听课、听课听什么、怎么听好课、听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谈谈和听课评课有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复习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许多新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笔者就教学视导中听课评课的见闻和感受谈四点建议.1 忌照本宣科"炒现饭",宜知识重整网络化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喜欢用一节课的时间专讲典型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而来的,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学生在习题讲评课上自以为是,总认为讲评课没有什么可听的,认为自己会做了,听与不听一个样。其实,老师在讲评课上一般都不会为了讲课而讲评,而  相似文献   

7.
目下,部分学校、教师的听评课很大程度上在做"虚功",不知道各位同仁有没有同感.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有没有形式主义的嫌疑? 听评课是教学活动的每周常规重点,如果没有特别情况与特殊要求,就由组内教师轮流执教,周前上报时间、课题与班级,如果课题不确定就先报时间,以利于大家调课参与.是不是这样呢?听课的过程,老师们基本就是瞎子赶集——光看不说,除非由于偶尔失误等原因出现了明显知识性错误,悄悄地提示、提醒一下.然后是评课.讲课老师说一下设想与感受,听课老师轮流评论,优点甲乙丙丁,不足ABC,建议第一第二,往往是第一个老师说了,其他老师很多时候就没有多少可说了,或者"其他都说了,我就说一点".最后,讲课老师谈评课体会与改进设想,表示对自己课堂的遗憾与对大家的感谢,听评课活动也就至此结束了.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8.
听课评课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的听课评课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因而,怎样进一步提高听课评课的实效已成为当前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自2003年实施新课程以来,笔者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并跟踪调研,尝试将原来的"听课评课"定位  相似文献   

9.
何小立 《时代教育》2006,(12):89-89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喜欢用一节课的时间专讲典型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而来的,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往往学生在习题讲评课上自以为是,总认为讲评课没有什么可听的,认为自己会做了,听与不听一个样。其实,老师在讲评课上一般都不会为了讲课而讲评,而是通过讲评,  相似文献   

10.
听课与评课是中学教研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提高业务素质,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听课评课常有校内和校际两种形式。1 组织准备 校际的听课评课往往得到更多的关注,组织准备工作也做得比较充分,根据学期工作计划,事先通知听课的时间、地点、讲课教师、课题等项目,以便让听课的教师有一定的时间先了解该课题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免仓促应“听”,降低听课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会面临着诸多不适应的问题,其中有一点就是初中和小学教师讲课方式的差异。小学阶段教师讲课非常细致,而且每堂课的知识也非常少,而在初中阶段,老师讲课节奏明显加快,而且内容难度加深,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那么,学生在初中课堂上如何听讲就变得异常关键。听课效果直接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上课听明白了,复习才有意义。主要围绕初中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来探讨学生应该掌握或注意的听课技巧。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听课过程中认真听课,即关键内容的具体方法;第二部分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记忆;第三部分则向学生阐述科学规划听课时间的具体做法;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作者观点。  相似文献   

12.
胡玉平 《贵州教育》2007,(11):28-29
听课与评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教研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之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听课与评课问题上,本人有一些粗浅体会,在此提出与同行共商.  相似文献   

13.
试卷讲评课普遍存在"一言堂""题题过关""报答案"等现象,导致试卷讲评课低效甚至无效.教师有必要对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进行探讨,从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注意点,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省级教学比赛、市级教学比赛、还是区级和校级教学比赛,评课专家和老师都是坐在学生后面听课,听老师怎样讲课,听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看老师怎样表演,但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动作协调。我认为评课专家应该换个角度听评课,对参加比赛的老师更公平、更公正。大家知道,每一堂课都是老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听课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听老师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循循善诱,以及与学生合作的默契等,还要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厚街中学的开放日,兄弟学校邀请我们校全体数学教师听罗老师的公开课《用样本估计总体》,课后大家感触不少.本文作者以听课旁观者的角度,通过罗老师的一节数学教研课,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评课的艺术     
听课与评课是教育界的一个大课题。评课是听课的继续,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出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如果说授课的过程是"画龙"之作,那么,评课的过程就是"点睛"之笔。评课,对评课者和被评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但都要维护对方的尊严,都应具有良好的心态。切忌将评课变成"批斗会"或"表彰会"。要做好一名评课者,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听课评课活动是促进中小学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评价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教研员,经常参与各种各样的听课评课活动。听课之后,时常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否到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表现是否积极,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有效、显著……在反省自已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听他人评课的过程中,笔者感到,各地中小学普遍开展的评课活动,绝大多数属于“经验型”评课。这种普遍存在的“经验型”评课模式,在认识上有两个误区与盲点。  相似文献   

18.
《海南教育》2013,(6):39-39
<正>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会对教学现场和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反思、评价,或同仁一道,或个人独立进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听课、评课",我想,用"听课、评课"来说事,稍显不足,而改用"观课、议课"更为贴切些。一、"观课""议课"和"听课""评课"的区别"观课"就是观察课堂教学之意。观,是指运用各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记录工具有效地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19.
李静 《教书育人》2007,(10):35-36
在无数次的听课评课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评课的"声音"过于单一.在各种评课或研讨会上,几乎都是专家、教研员的"一言堂",听课教师很难参与其中,更不谈执教者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20.
在无数次的听课评课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1.评课的"声音"过于单一。在各种评课或研讨会上,几乎都是专家、教研员的"一言堂",听课教师很难参与其中,更不谈执教者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