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提高高校政府采购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服务教学的质量,针对"互联网+政府采购"时代高校政府采购现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政府采购,从微信公众平台在推介部门服务信息、提高仪器设备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实现部门信息服务多元化等方面探索、实践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指出微信公众平台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打造优良微信服务团队、提供特色服务、加强智能化建设和丰富平台功能等建议,完善高校政府采购部门的微信公众平台,从而全面提高政府采购部门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站和传统媒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已不能满足学生形式多样的使用需求。"互联网+"为当前高校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仪器共享平台构建了一个用于仪器设备共享的微服务平台,以应用需求为牵引,以顶层设计为重点,分布实施平台建设。平台功能模块包括共享平台、仪器查询、仪器预约、友情链接及意见反馈5个部分,设计了查询、宣传、预约、结算等多种手机端操作,具备信息发布简单化、互动交互双向化、共享操作便捷化、宣传推广实时化等优势,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传播校园信息、传承校园文化的新媒体,对高校移动信息服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高校仪器设备共享提供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3.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顺应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趋势,符合95后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高校应主动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使用现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积极影响,在制度上,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团队建设;在宣传中,拓宽传播渠道,增强服务意识;在内容上,丰富版块功能,提高信息精准性;在推送中,注重信息质量,把握推送时机等方面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效率、质量。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微信作为移动校园建设的重要支点,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情况或现状参差不齐,研究生群体特点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模块设置、内容体系建构、管理队伍建设和线上线下互动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实现研究生微信公众平台的科学设计和有效运营。  相似文献   

5.
《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57-158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阻挡地到来,催生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急速发展。随着微信势如破竹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逐渐走入高校,成为高校管理一项新的技术手段,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改变了就业指导工作中信息传播的方式,而且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使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更为深入、高效。  相似文献   

6.
何琼 《科教导刊》2021,(2):4-5,2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交软件,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着便利和帮助,"微信"就是其中一款多功能的社交软件.微信公众平台属于一种新型的功能应用,它具备媒体信息传播、沟通交流和数据共享等功能,将其应用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对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非常有利,也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应用价值,探索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校科研管理的有效路径,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时代,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地方高校重要的服务和宣传平台,但在其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信阳师范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例,运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发文内容、使用现状、平台建设、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该平台存在内容类别分布不均、文章推送形式单一、缺少互动和服务意识、运营团队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优化策略:明确受众定位、传播内容巧用多媒体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运营团队专业化建设等,以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有效提高地方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这个网络技术与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和新媒体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网络平台已逐步进入各大高校。为了探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本文利用市场营销学中的SWOT分析理论,对网络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进行创新运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展开了SWOT分析,随后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宣传、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证和实践。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媒体,具有移动互联网基因,在高校信息化过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以及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移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许多高校图书馆陆续都建立了相应的图书馆公众平台,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尚未形成相对完整规范的知识服务体系,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重视图书馆微信服务,规范微信公众帐号、针对图书馆用户特点,提供微信特色服务、应强化宣传推广体系,确保最大宣传效益、设置专职管理人员,以提升开发运营能力,以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平台以其互动即时通迅,群发推送信息的优势拥有了大规模的用户,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基础性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图书馆微信号关注人数不多,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图书馆员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功能掌握不够等方面。高校图书馆应更加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开发利用,加强对馆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信息服务能力的培训,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智能终端不断发展的今天,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推广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从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来看,如果依然照搬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运行,图书馆的工作将无法得到充分的开展,图书馆与学生之间也没办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这需要借助微信新媒体,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提升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手机新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之中,尤以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最受关注与欢迎,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带来了变革与创新。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技术应用,从职业规划教学、就业指导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职业指导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从而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新载体,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当前微信已成为高校学生网络生活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微信,成为一项新课题。了解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管理环境,可有效促进微信公众平台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任子瑜  刘要 《知识文库》2023,(15):99-102
<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本文主要聚焦高校第三方微信公众平台,分析大学生在使用该类平台时网络使用中的“信息茧房”“极化行为”“沉默螺旋”现象,探究如何有效实现官方与非官方网络媒介的资源互补,赋能大学生网络教育管理的高质量发展。2015年1月19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切实把网络舆论引导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重中之重,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微信出现以来,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互联网软件之一,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传播信息的实用性手段。在个人信息储存方面,微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信息平台功能的不断更新,个人信息已经逐渐由实物储存转变成了电子信息档案,其中,微信等各大电子信息平台在信息档案管理方面的使用率居高不下,微信已经成为了集现代网络传播、宣传、服务、信息储存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之一。将微信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应用于学校档案管理,储存、宣传、服务个人信息等方面后续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16.
微信的出现打开了即时通讯软件的新篇章,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板块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一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也顺应潮流,纷纷开通课程公众平台以创新教育方式。本文以影响力较大的"木铎思享"微信公众号作为个案,分析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空间、教学艺术方面的传播特色,并提出了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呈现形式、加强特色建设、强化用户反馈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移动网络社交平台,其功能契合了碎片化学习需求。本文融合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设计出碎片化学习平台,发挥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平台优势,旨在促进"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认识和把握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时代作用,破解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思想认识、发挥合力、人才支持、加强监管、资源投入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全面优化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和推广,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概念、特点以及潜在的负面影响的介绍,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和解决的策略,从而总结出其对高校共青团创新宣传载体、推动组织建设、加强思想引领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其优势,削减其不利影响,从而提升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服务平台。自2011年起,微信已经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据腾讯《2018微信影响力报告》的数据显示,微信占中国移动流量消耗额的34%。公众号的注册总量已经超过2000万个,截至2017年9月,活跃的公众号数量为350万个。这期间,各个学校也开始利用这个平台创建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将其作为传播途径,宣传校园文化。笔者以珠海市卫生学校团委公众号为例,探究微信公众平台对传播中职校园文化所起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