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时下,在新闻传播领域,"落地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因为受地域性限制,地方报纸不可能将国内外新闻一网打尽,又不能不报道,于是就催生出"落地新闻"。从另一角度看,地方报纸大都把新闻"本土化"作为赢得受众认同、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方式,强化新闻落地就成为报纸的重要选择。新闻落地体现在报纸上就变成落地  相似文献   

2.
冯焰 《新闻实践》2010,(11):75-75
“落地新闻”是地市级报纸的强项,因为受地域性的限制,地方报纸不可能将国内外的新闻一网打尽,但又不可能不进行报道,这里就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也就是把重大新闻落地。从另一个角度说,面对众多早上出版的报纸和网络媒体的“抢风头”,  相似文献   

3.
《广州日报》与《羊城晚报》国际新闻版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各地方报纸都加强了对国际新闻的报道,这是我国新闻报纸媒介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由于来稿渠道的相对增多,办报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各地方报纸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热情空前高涨,国际新闻版已经成为各家报纸争夺读的重要版块之一。从受众方面来看,国际新闻报道也已经成为最吸引读的板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国际新闻在大中城市居民中的阅读率列首位,大大高于本地新闻及副刊版。”  相似文献   

4.
包丹虹 《新闻战线》2015,(7):101-102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新媒体时代,地方报纸副刊具有“异质”竞争与价值引领的优势,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区别报纸同质化最鲜明的旗帜;而它高雅的文化品位又是读者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的精神家园。报界有名言曰:“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在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新闻的同质化已成为各级报纸不得不面对的严峻局面。而副刊因其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却呈现出“异质”的竞争优势。所以,办好富有个性的副刊,也就成了地方报纸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当今报纸已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图文并重”也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图片的运用越来越被重视,图片报道在报纸新闻报道中已真正担当起主角。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新闻素养和过硬的摄影本领,在“抓拍”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6.
新闻批评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是我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开展新闻批评,认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就新闻批评的艺术作了身体力行的成功尝试,成为我党新闻宣传的宝贵财富和行动指南。强调准确性。正如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现在报纸的影响比过去大了,……报纸有威信,看到报纸讲什么就要照着去做。很多地方看到报纸批评了的做法,就要秘密地改,这就是报纸的作用。……正因为干部群众都重视报纸,我们就要很慎重。”仅以50年代初他直…  相似文献   

7.
怎样深化党报新闻评论,使报纸的旗帜更鲜明,导向更准确? 一、在对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新闻评论的认识上实现突破。 有些同志认为,报纸就应该让新闻唱主角,评论只能是配角,只具有“补空”作用,特别是地市一级党报,因为中央大报的重要社论已经转载的不少了,没有必要再费功夫去摘自己的评论,从而认为地市报新闻评论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共中央1954年7月作出的《关于改进报纸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各地方报纸除了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外,也应该逐步做到对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地方工作中的各种重要问题经常发表正确的评论。”地方党报转载人民日报重要社论,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宣传纪律。但是并不等于说地方党报在新闻评论上就不能再有所作为了。因为从广义上说,评论也是新闻,它是对新闻的深化和拔高,新闻旨在表现“是什么”,重在反映客观事实;评论则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办”入手,重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问题和矛盾也不尽相同,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到了一个省一个地区还需要具体化、当地化,需要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党报担负着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省报等大报积极深化新闻改革,着力拓宽报道面,陆续开辟了地方版或地方性的专栏、专刊,把新闻触角直接伸到了最基层,与地市党报面对面地交锋和竞争。 对于地方党报来说,省级报纸等是外地报纸,用不着承担某地市委、市政府的指令性的宣传责任和报道任务,对地方新闻它就可以“旁观者清’,按照新闻规律去采访、选编稿件,一些新闻性较强的稿件当然成为首选。 新华日报所办的C版“省城新闻”,在这些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像“期待房价往下降”、“公房使用权转让 将实行阳光进作”、“南京房产消费趋向多元化”、“南京拓展城市…  相似文献   

9.
王霞 《新闻传播》2004,(6):42-42
“让副刊作品新闻化”作为口号被喊出来,是近两年的事情。与正刊一样,副刊也有引导舆论的功能,副刊应在一定程度上围绕着当前的新闻热点来办,不能游离于新闻之外。如果说,新闻版面标志着报纸的广度,那么,副刊则更多地标志着报纸的深度。新闻加副刊、广度加深度形成报纸的高度,由此提升报纸的品位。因此,在副刊上做文章,“打新闻的第二落地点”,已成为报业同行认可的应对竞争的办报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陈杏臻 《传媒观察》2006,(12):61-61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闻版相得益彰,好的副刊甚至可以成为一份报纸的品牌,这就要求副刊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有业内人士认为:“新闻引客,副刊留客。”因此,如何“留客”,就成了我们积极探讨的话题。报纸副刊的“留客”,不仅仅体现在版面形式上的新潮时尚,也不仅  相似文献   

11.
张玉洪 《青年记者》2010,(10):18-20
一家京城报纸在几年前创刊时,喊出了“负责报道一切”的口号。如今它已经不再这样宣称了,因为地球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再倒推数年,京城另一家报纸说:“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同样,它也成为不可能实现的诺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地方报纸通篇转载中央级报纸重要新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例如,“两会”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等要闻,人民日报发表后,省、市报纸同时通篇转载,几乎让读者同时看到。这种现象,对于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浪费。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地方报纸及时转载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在中央级报纸全文发表后,地方报纸该如何转载,是通篇转载,还是摘  相似文献   

13.
沈丽琼 《新闻窗》2012,(4):56-57
近年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下,都市类报纸向主流报纸的转型已成不可逆转的方向。而在转型进程中,影响力和关注度高的重大时政新闻,无可厚非地成为大多都市类报纸的重点。尤其是在微博、网络媒体盛行的“平民新闻”时代,及时、系统地强化地方时政等“主流新闻”,是一条提升竞争力的最为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4.
如今纸媒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图文并茂”成为当今报纸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图片新闻是报纸这一特殊商品中重要的包装元素和商品要素,被称为报纸的“眼睛”。要让报纸的“眼睛”亮起来,新闻图片要“善于说话”,要能通过图片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突发事件报道以其自身灾难性、不可预知性、现场性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地方报纸通篇转载中央级报纸重要新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例如,“两会”期间的重要报告、讲话等要闻,人民日报发表后,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竞争比较激烈的今天,活动策划已经成为各家媒体的有力法宝,被称为“新闻竞争的第三只手”,一旦取得成功,就会对报纸产生极大地影响。对报纸而言,一旦拥有了广大读者的信誉度和美誉度,读者就会“长久持有”,报纸就会拥有稳定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新闻思想涉及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诸多方面,内涵非常丰富。笔者不揣简陋,管窥蠡测,择其要者,分述于后。“要办好地方报纸”“要办好地方报纸”。这是1950年5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的。小平同志指出:党在实施自己领导意图的过程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小平同志还说,报纸不仅面向广大干部,也面向广大群众。因为报纸有威信,所以很多干部看到报纸讲什么就照着去做,很多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头版,是新闻版,新闻精华荟萃其中,往往被人们视作报纸的“脸面”。晚报的“脸面”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新闻之窗口,亦最能体现这张新闻纸的风格。 虽说“脸面”对一张报纸至关重要,但办好“脸面”却不易。与其他报纸“脸面”相比,晚报“脸面”要“眉目清秀”就更难。晚报是一种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综合性地方报纸,它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反映生活,丰富生活,引导生活是其主要特点。它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读者对头版的要求和品味不同于日报类报纸;其次是头版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所谓的“高级报纸”相比,更富有“大众化报纸”的特点。具体来说,要使晚报的要闻头版具有独特的风格,应注重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果报纸被比喻成一道精神大餐,那么新闻单位的记者就好比是采买,编辑就是厨师。采访记者是捕鱼人,编辑则是烹饪师。编辑在报刊工作中负有非常重大的责任不同的报纸根据不同的属性、分类和定位,由编辑做出适合读者口味的各道大菜和地方小吃。新闻编辑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方面就是要具备“三有”。何为“三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这给地方报纸及其记者素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假如地方报纸不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就难以立足于媒体竞争中。跨区域新闻采访作为地方报纸纯地方新闻的重要补充,意义非同一般,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的需要,都迫使地方报纸越来越重视和开展跨区域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