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网坛问答     
《网球》2006,(7)
孙阳/南京:辛吉斯在罗马获得的冠军,是她个人职业生涯里的第几个 tier1冠军?《网球》:第16个。另外,她还获得了9个一级赛亚军。朱德林/大连:快看看这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qfOJAzkEa0,好象是比利时姐妹花为法网拍的广告,海宁讲了法语,能告我是什么意思吗?《网球》:法网拍了很多选手的搞笑短片。两位似乎是保洁员的法国人说:"怎么认出法网上的比利时球迷?当海宁和克里斯特尔斯在伦格朗球场比赛时他们却买了中央球场的票。"海宁推门进来说:"嗨,伙计们,怎么认出法国球迷?他们买了决赛票,但却没有法国选手参加!"本次法网,该片预言成真。  相似文献   

2.
serra 《网球》2008,(6):12-15
事实证明,缺失的那个温网冠军不是她永恒的动力,追赶格拉芙也不是她永恒的动力,永恒的动力只能来自于她的内心,当她的内心不再坚持的时候,她退役了,网球场上的任何果实都无法再诱惑海宁。  相似文献   

3.
帕特·埃特切里在佛罗里达开设的体能训练基地,每年都吸引大批顶尖的球员,从前有库里埃、桑普拉斯、桑切斯,现在他最得意的门生是海宁。虽然今年4月份,海宁不幸病毒感染,让她在此后几个月远离赛场。但她已决定复出参加雅典奥运会和此后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人们不必怀疑她的体力。因为她和她的体能教练埃特切里早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4.
于湃 《网球》2013,(7):75-75
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网球》杂志特别策划了启蒙专题,其中就有女儿的启蒙案例。四岁上专业杂志对于女儿来说真的是人生头一次,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也非常值得纪念,毕竟妈妈抢上了个镜头,而我则成了署名作者。女儿当时不识字,她只知道《网球》杂志上有她三张大照片,同一期其他页面上有别人的照片,后来女儿逐渐知道,这些人是李娜、费德勒、小威、海宁、德约科维奇、郑洁、阿加西、纳达尔。从此,"我上过《网球》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女儿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使用频率超过了我姓啥叫啥和我会打网球。这样的"传奇"经历在女儿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火车  陈功摄影 《网球》2010,(4):104-105
2010年3月的第一个周末,比利时第六感网球学院一行四人又一次来到北京。他们是学院总监威廉、海宁教练罗德里格斯的夫人艾瑞克、主教练安德鲁以及一位设计师。距离上一次比利时团队来华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一个月前,双方完成了中文版签约并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仪式,标志着由海宁和她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联手创办的第六感网球学院全球第3家正式落户中国,也标志着这所学校在2010年7月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前,一场中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革新行动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相似文献   

6.
网球精灵     
几年前,海宁刚出道的时候,我对她一直有很多的好感,因为那时,威廉姆斯姐妹的铁蹄已经踏遍整个女子网坛,而海宁像是一个准备拦截惊马的英雄,突然从目瞪口呆的人群中走出,以瘦弱之躯,左突右奔、前后周旋,虽然当时她还无力扭转整个格局,但她在重要比赛中的频繁登场却让女子网球在浓妆艳抹  相似文献   

7.
朱茜 《网球》2011,(6):78-81
2011年初,贾斯汀·海宁再一次向大家告别。或许她不会再回头.那扇通往荣誉之巅的门已被她轻轻合上。但对于陪伴海宁十六年的恩师卡洛斯-罗德里格斯而言,属于他的另一扇门正徐徐打开。这一次,卡洛斯没有选择职业赛场,而是拖家带口来到了中国。现在的卡罗斯有两张名片。一是职业教练,二是匠心之轮第六感网球学院的股东。  相似文献   

8.
摩卡整理 《网球》2010,(12):60-63
2003年4月,21岁的德门蒂耶娃在接连击败了海宁与达文波特之后,赢得了博士伦精英赛的桂冠,这也是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枚WTA锦标。与此同时,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网球》杂志即将出版发行。半年后,德门蒂耶娃来到上海,并且接受了《网球》杂志记者的专访。这是德门蒂耶娃与《网球》杂志的首次接触。  相似文献   

9.
邱友益  叶蓓图 《网球》2013,(7):76-77
2006年"中国网球风云榜"颁奖典礼,让叶蓓第一次和网球产生了交集。叶蓓回忆道,当《网球》杂志邀请她做颁奖典礼主持人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自己此前没有任何的主持经验。但很快,叶蓓说服了自己,"我比较随性,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喜欢冒险和挑战。"当然,像"中国网球风云榜"这样中国网球的最  相似文献   

10.
1990年,6个国家的180名球员在法国巴黎创立了"法国国际青少年网球联赛",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法网"。翻开往届参赛选手名册,海宁、毛瑞斯莫、科里亚、加斯奎特等大牌球星的名字赫然在目。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网球》杂志以《女王的红面纱》做题,记录了贾斯汀·海宁第4次捧起苏珊·伦格朗杯的历史瞬间。转眼4年的时间过去了,红土女王已经退隐江湖,环顾世界女子网坛,究竟谁有机会抢走海宁留下的王权?《网球》杂志各位编辑与高网频道资深球评胡力涛一起,从法网出发,在漫谈中理清女子红土网球的竞技脉络,猜测到底谁有机会掀起那条红面纱。  相似文献   

12.
中央舞台     
海宁职业生涯大事记1996年 参加在西班牙马洛卡进行的一个ITF的挑战赛,这是海宁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赢得了第一轮的比赛之后被淘汰。1998年 年初取得了10连胜的佳绩,赢得了两项ITF挑战赛的冠军头衔,赛季中段赢得一项冠军,这一年她的年终世界排名是第226位。1999年 正式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并在家乡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比赛中赢得了自己的首个WTA巡回赛冠军奖杯,同年,她还在联合会杯的比赛中帮助比利时女队打进了半决赛。这一年,格拉夫退役。  相似文献   

13.
在天才少女辈出的女子网坛,生于1986年1月10日的科斯滕·菲利普肯斯显然已经可以被排进老将的行列了。可什么都挡不住她对网球的热爱和胜利的渴望。去年9月她在贝尔挑战赛上拿到职业生涯第—个单打冠军,今年夏天更是在温布尔顿一举杀入女单四强,成为2007年海宁之后第—个在这里晋级半决赛的比利时人。  相似文献   

14.
Luffy 《网球》2011,(9):82-83
从征名到点亮,中网新场馆亮相的每一步都做足了噱头。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此次2011中国网球公开赛巅峰之旅更是力邀海宁和孙甜甜,让世界屋脊西藏感受到了网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聚焦网坛     
《网球》2008,(2):10-10
INTERACTION TENNIS网坛问答郑连民/北京:海宁澳网前取得28连胜,我看到有篇关于霍普曼杯的报道说,小威不把刚刚在悉尼夺冠的海宁放在眼里:"我想重夺世界第一,海宁你被警告了!"她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相似文献   

16.
当中国网球的姑娘们热火朝天训练时,旁边的场地上,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也在编织着自己的网球梦想。"我喜欢郑洁""我喜欢于欣源""我的偶像是费德勒""我最喜欢海宁"……在这个需要信仰的时代,拥有偶像会让孩子们有方向,也更有冲劲。  相似文献   

17.
"太太团"一直是足球赛场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不久前欧洲杯法国"太太团"的坐席中,新添了一个靓丽的身影,虽然她的男友纳斯里只是作为替补出场,却丝毫不能掩盖她的光芒,因为在法国,她的名气比男友大得多。她就是法国著名的网坛美女戈勒文。1988年出生的甜美娇俏的美少女戈勒文是俄罗斯后裔,在她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戈勒文全家移民法国。从7岁开始,戈勒文便离开法国,前往美国著名的尼克·波力泰尼网球学校学习网球。在这所全球闻名的网球学校中,诞生了无数的网球超级明星。戈勒文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她具有一切网球明星所应该具有的天赋—这不仅仅体现在她的网球技术上,还体现在她特立独行的性格中。  相似文献   

18.
海宁回来了     
摩卡 《网球》2010,(1):58-60
她曾经以为自己对父兄充满了憎恨,但18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所憎恨的,其实只是那段孤独无助的青春;她曾经以为自己对网球已经厌倦,但18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所厌倦的,其实只是排名与积分所带来的负累;她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生活的答案,就像是圣诞假期的苏梅岛,慷慨地收留了那颗颠簸的心,但18个月后,她却发现皈依灵魂深处的呼唤,才是真正的答案。2010年,在布里斯班,贾斯汀·海宁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9.
法国网球公开赛百年凝聚的魅力,早已令世界各地的球迷们深深折服,但是有这样一项依托法网公开赛、号称"小法网"的青少年顶级网球赛事,国内却很少有人知晓。"小法网"诞生于1990年,每年7月都会紧随法网在巴黎举行,在世界青少年网球比赛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每届都会吸引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小球员参加,当今网坛炙手可热的球星,如海宁、科里亚、费雷罗、毛瑞斯莫、冈萨雷斯、加斯奎特都经历过"小法网"的洗礼和磨练。而中国  相似文献   

20.
网坛问答     
《网球》2006,(3)
李卫军/长沙达文波特是这两年最让我敬佩的女子网球选手,我很关心,她在今年澳网上的脚伤是新伤还是旧伤?《网球》:新伤。她在与基里连科比赛时第一次崴了脚踝,然后在和库兹涅索娃比赛时再次伤及脚部。后来她花了48小时决定自己是否继续参赛,可惜领先情况下被海宁淘汰止步8强。张翔林/西安米尔尼几年前搭档小威打混双,刚开始很害羞,不敢告诉小威说自己想找她搭档,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