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要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企业组织激励、事业激励、培训激励、工资奖金激励、创新文化激励六个方面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企业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要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企业组织激励、事业激励、培训激励、工资奖金激励、创新文化激励六个方面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创新,市场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一种根本制度,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从事创新活动起持续性激励作用.经理人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对企业家的创新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经理人市场主要通过声誉机制和竞争机制对企业家实施激励和约束;资本市场通过评价、接管和资金融通、产权交易等对企业家的创新进行激励和约束;产品市场通过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机制激励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三种市场的创新激励可以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与企业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是人才开发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才队伍稳定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制度经济学层面考虑,阐述了实施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不仅有利于实现人才与组织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从根本上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人力资本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调动起创新型人力资本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较好地做到这一点,需要根据创新型人力资本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类,以便于管理和激励。为此,将创新型人力资本分成企业家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和营销型人力资本五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效用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向东  胡萍 《科学学研究》2004,22(1):108-112
本文提出了从创新思想产生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激励两个方面考察技术创新政策效用的理论框架,并实际考察了我国1985-2000年间的151项技术创新政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整体发展正在从个体创新激励转向机制创新激励,同时,我国技术创新政策偏重创新活动的外部激励和外部设施建设,而创新主体内部创新激励的政策从数量上看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是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创新动力的源泉是人力资本。不同类别的人力资本对激励因素有着不同的需求。企业经营者应该在人力资本分类的基础上,基于员工的激励需求,运用全方位的激励机制来使人才充分发挥效用,其中,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是机制内容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分析及现实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杜伟 《软科学》2005,19(4):77-79,92
认为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收益预期和创新成功概率预期,来自企业外部的动力是技术推力、市场激励和政府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基本构成进行分析,对于从企业、市场、政府等不同层面分别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制度视角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规划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来看,军民融合既是一个技术范畴又是一个制度范畴。分析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制度变迁的过程和特征,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理论角度分析军民融合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从市场制度、产权激励制度和企业制度三个视角分析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企业的性质将产权分为物质资本产权、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构建一个二重委托代理模型对创新过程进行分解,并将物质资本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和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纳入其中,以分析不同产权制度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创新的成就与不足探讨我国3种产权制度的现状与争议,并提出相应观点。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与制度和管理创新的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没有制度创新作为保证,国有企业就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也难以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造、合理的治理结构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管理创新是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实践活动的推动力,通过管理创新形成企业对企业家、研究开发和营销人才的激励,进而推动市场创新和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应该是个一体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的发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绿色化改变就成为重要基础和支撑。绿色技术就是减少能耗、减少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环境友好技术,包括低碳技术和循环技术,因此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一个技术群。要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政府、研发机构、技术中介、金融机构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要往绿色创新的方向转变。为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绿色创新体系内建立激励政策制度、现代市场制度、社会参与制度、文化环境制度以及法律制度,引导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反映在关于创新的一般观念和相关的制度设置中。在观念层面上,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表现为求真务实、诚实公正、怀疑批判、协作开放;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崇尚竞争、追求卓越、打破常规、乐于变革、敢冒  相似文献   

14.
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及其二者的互动性。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具有复杂性、演进性、层次性、关联性、特殊性和趋同性等特征;企业制度设计的任务在于建立技术的共有和私有之间的平衡,既保持私人刺激以激励创新,又保持公有性以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权激励、市场激励、政府激励和企业激励共同构成了激励技术创新的基本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5.
浅析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动力。市场经济和国家发展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积极活跃却有赖于激励制度。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制度对推动和活跃企业与产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本文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期能为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投人因素的内在动力、企业能力、外部推力及其关系的“三力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作用机理的分析模型.税收激励一方面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收益预期、分担创新投入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创新资金的供给和人力资本需求的积极影响,从而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利益驱动和能力支持,将最终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决策,进而达到通过税收激励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目标.各种税收优惠方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能够进入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工程,是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辽宁在开展技术创新试点省建设中,突出地域特色,注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建设,推进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应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探索技术创新组织机制,完善科技资源整合机制,强化科教优势转化机制,完善内外兼修的人才政策等,着力形成区域集成创新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一部分。本文以广东风华高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中心建设,以及核心能力培育的情况为例,对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的经验与特点,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和介绍,以供有关方面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孟庆伟 《科研管理》2001,22(1):58-63
本把责任和激励作为沟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纽带,以“两不”、“四自”、“四权”这一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典型经营机制为基础,讨论了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如何通过“两不”、“四自”、“四权”的制度建设促进其技术创新机制形成的,并分析了上述制度建设对强化我国多数国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责任和激励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与激励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非常稀缺的一种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适合采用团队管理的方法,以此为前提,进行团队构建、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力资本增值、创新个体文化等五方面的管理,形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相对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在薪酬管理中,项目EVA分成率法以技术创新人才作为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的经济利润分配,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