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美国遗产制作有限公司曾经公布、出版了一套李小龙1969年前后部分家庭训练纪录片录像带,取名为《李小龙截拳道》(Bruce Lee's JeetKune Do)。影片的主要部分,是李小龙好莱坞明星弟子詹姆斯·科本所拍摄的、李小龙为他进行私人授课的家庭纪录片,穿插以李小龙截拳道助教大弟子伊鲁山度、李国豪等的现身说法。使我们今天仍可有幸一睹李小龙当年截拳道训练的真实风采。  相似文献   

2.
在西雅图李小龙墓前,有一本精美的石雕书,在翻开的书页上,左边用中文镌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名言和振藩截拳道标志——太极图,高度概括了李小龙一生的学术成就;右边,则用英文镌刻着李夫人琳达女士和振藩截拳道门下众弟子对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献词:“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3.
李小刚     
《武魂》2013,(2):12-13
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功底。1993年因迷恋李小龙功夫-振藩截拳道,潜心在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练习截拳道;1996年拜截拳道第二代弟子郝刚、陈琦平、朱建华为师,  相似文献   

4.
本文撷敢的五组一招制敌的技击方法.都是振藩截拳道的自卫术精华。全部由李小龙本人与他最杰出的门徒共同示范。其中,“振藩拳法”一组动作技术照摄于1963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振藩拳法大弟子木村武之;“截拳道”部分的四组动作照摄于1967年和1968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截拳道两大顶峰门徒伊鲁山度、黄锦铭。  相似文献   

5.
目前,令人担忧的是,李小龙截拳道的封缠手法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现在,只有李小龙真正的弟子们向学员传授着这些技法, 而其他大部分人在逐渐地忽略它。有人认为封缠手法在实战中不适用。很少能看到在真正的街头打斗或无限制对抗中有人使用封缠手法。而有些教练不传授此法则是因为其自身就不会、没有学习过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一代宗师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旅居美国十二年,创立截拳道、驰名武坛,但生平所收弟子并不多,门徒中真正出类拔萃者不过区区数人。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后,凡事追求完美的李小龙,对前来求学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淘汰了一批他认为不合要求或不合练武的人。李小龙很注重学生的素质,更不提倡搞商业化的截拳道,因此极少数接受李小龙亲自指导者,便成为其门下弟子中的翘楚。  相似文献   

7.
截拳道是李小龙经过长年累月对不同拳种的研究和锻炼,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实战,博采众长而独创的新技击术。虽然李小龙认为其名称无刻意解释的必要,截拳道的技术和内容很广泛,但他在某一段时期,对截拳道的解释是:“截”的意思是潜步接近或半路拦截,“拳”的意思是拳法或风格,“道”则意味着路数或基本的方法。人们也称截拳道为截击的拳术。后来李小龙认为如此解释易使人们对截拳道的理解陷入刻板、僵化的认识之中,因为截击技术毕竟是其技术内容中的一种。所以他称“任何实用的技术都可称为截拳道”。尽管如此,从他的言行与技击风格中,可以看  相似文献   

8.
编译者的话:截拳道到底是什么?在截拳道界一直争论不休。很多人认为截拳道只有概念,只要在概念上理解之后就能够掌握截拳道的神髓,并进行截拳道教授了。但果真如此吗?经过李小龙多年来不断研究与发展所得出的截拳道仅仅是个概念吗?如果不仪仅是概念的话,那么它到底又是什么呢?而修习截拳道,到底又意味着怎样一个过程?凡此种种,黄锦铭师傅会在下文中给大家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9.
在西雅图李小龙墓前,有一本精美的石雕书,在翻开的书页上,左边用中文镌刻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名言和振藩截拳道标志——太极图,高度概括了李小龙一生的学术成就;右边,则用英文镌刻着李夫人琳达女士和振藩截拳道门下众弟子对一代宗师李小龙的献词:“你的在天之灵依然指引我们朝向个性解放之路。”是的。正如李小龙曾说过的那样:“像其他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武术是一种理智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不仅打倒的是面前的对手,同时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所有的一切心理障碍。因为你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愿读者在习练振藩截拳道的同时,获得身心解放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李小龙夫人琳达·李·卡德威尔女士为中国资深振藩截拳道专家、李小龙门下振藩截拳道首位中国传人、本刊“李小龙网站”栏目主持陈琦平先生题辞,以表彰和鼓励他多年来在研究、传播与弘扬振藩截拳道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陈琦平成为我国获此殊荣 的第一人。题辞: 琦平惠存: 最美好的祝愿! 琳达·李·卡德威尔 (签名) 图照: 1964年琳达(右一)与丈夫李小龙(中)、李小龙助教大弟子木村武之(左一)在西雅图练习三节棍进枪。李小龙夫人琳达为中国振藩截拳道专家题辞  相似文献   

11.
史旭光  叶寒菲 《精武》2006,(6):32-32
这是李小龙嫡传弟子黄锦铭(Ted Wong)师傅在1999年4 月25日接受美国一家格斗杂志记者 Paul Borrett采访时的内容精选。将此文翻译过来主要是想通过黄锦铭师傅的经历来告诉大家一个截拳道练习者所应持的正确态度——WALK ON(不断进取的精神)。实际上,黄锦铭师傅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刻苦练习了,因为他已经在截拳道界以及格斗界得到了认可,但他依旧那样,我想就是李小龙的那种精神在激励着他。这种精神以及不断求知的能力应该是每个截拳道修习者所应该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在截拳道中,上击拳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近战拳法,其基本技术有些类似于西洋拳击里的上勾拳。据伊鲁山度师傅回忆,李小龙实战中多用以打击敌人下巴(图1)或胸腹部(图2)等要害部位。在西洋拳击中,上击拳多以后手发出,但在强调速战速决、以真实的街斗为目的的截拳道中,则是前后手皆可施用。  相似文献   

13.
在最初发表于2008年5月期《黑带》采访文章的前言介绍中,原采访者鲍勃·兰德斯写道:“过去十年间,截拳道世界发生了很多事……黄锦铭师傅是主流认可的李小龙截拳道的正统传人,我们应该把他的口述历史记录下来。”遗憾的是,在持续采访过程中,黄锦铭师傅于2010年11月离世。鲍勃·兰德斯原计划是通过提问,解答那些长期困扰着武术家们,且未经黄师傅及其弟子回答过的,有关李小龙和截拳道的问题。黄锦铭师傅当时70岁,却仍致力于通过系统训练增强他的身体机能,加深对截拳道的体悟。他毕生对武术,特别是李小龙截拳道的传承贡献,使他在2006年荣膺黑带名人堂年度人物。采访过程中,黄师傅依然不知疲倦地遍访全球,教授学自李小龙的原传截拳道的科学格斗体系的精髓,籍此缅怀与他亦师亦友的李小龙。有鉴于此,《黑带》杂志2014年9月号重温整个经典采访,以纪念李小龙的学生和朋友——黄锦铭。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交通大学截拳道协会成立于1991年。我们遵循李小龙"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至理名言,鼓励同学们不怕失败,超越自我,以不馁的精神接受起生活中的挑战。协会现任教练是上海墨生截拳道道馆的主教练。他曾学习李小龙技击法7年,修炼太极拳5年,形意拳3年,有10余年的李小龙研究经验和6年的截拳道教学经验。协会在主教练秉承截拳道"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之下,以《李小龙技击法》(李小龙亲著)作为基本技巧教学内容,同时汲取  相似文献   

15.
1967年的一天,洛杉矶唐人街振藩国术馆,一众截拳道弟子穿戴着那个年代极其罕见的护具,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全接触对抗训练。这时,李小龙带着奥克兰助教级弟子严镜海进来,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训练结束,李小龙微笑着走向弟子李恺,拍拍他的肩膀,说:“嘿!你知道镜海怎么评价你吗?他说:‘小龙,那家伙已经真正掌握截拳道了。’”四十多年后,湖南娄底,在一次截拳道私教课后,当李恺师父对两位笔者绘声绘色地回忆起那件当年往事时,师父那满脸洋溢着自豪的开心笑容,让人仿佛能穿越到当年现场,即时分享到师父那时那刻那份由衷的喜悦。事实上,在洛杉矶振藩国术馆,李恺师父是他的师兄弟们公认的实战高手,无规则节奏的掌控者,也是对于截拳道阴阳哲理最有领悟和研究的龙的传人。李小龙当年曾明确指出截拳道是“从传统武术中解放出来的”“中国拳道”(TAO OF CHINESE GONG FU),虽然创立至今已有56年历史,但因各种原因,大众对于截拳道,仍然雾里看花,众说纷纭,甚至有些人以讹传讹,将截拳道视为纯粹西化的现代搏击术。对此,作为李小龙宗师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截拳道亲传弟子、一代拳王、武术家兼科学家、中医药学博士,李恺师父生前曾...  相似文献   

16.
陈剑 《精武》2007,(2):20-21
笔者的这个文章题目虽然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但请反思一下,今天的截拳道怎么能仍然停留在李小龙初创时的水平上呢?所以,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谈谈数年来研习截拳道和其它武道后的一些改革截拳道的观点。本文先叙述在训练体系和技术体系方面的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2003,(3):50-51
相关背景资料郝钢 潇湘职业学院暨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较长兼总教练。娄底市政协委员,曾获湖南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武汉体育学院运动系本科毕业。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自幼喜欢李小龙及其截拳道,1996年曾经和国内的李小龙研究者专程前往美国,向李小龙截拳道传入学习真正的截拳道功夫,将正统截拳道系统引入中国,并在国内广泛传播截拳道,是国内截拳道实战专有,1985年曾经获得夏门国际自由博击赛冠军。 潇湘职业学院暨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 潇湘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综合型高等院较,已列入国家正式招 生计划,它以本科和专科教育为主。学院的前身是娄底李小龙武术学校。学院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异。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级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于一体,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军事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院是省属优秀院校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是一所多层次、综合性、开放型的民办大学。学院占地720亩。建筑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建有高标准学生公寓、教学综合楼、行政楼、训练馆及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等教学生活设施。学院推行“德才兼  相似文献   

18.
李运 《精武》2007,(4):6-8
李运常说:我真希望在我21岁时就已接受李小龙的指导,但事实上我比李小龙大了二十多岁,因此这件事是不可能的,虽然我学习的较晚,但总比没有学习咏春拳要好得多。李运1920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市。李运对运动具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体操、举重和角力。1932年,他代表奥克兰市的青年会举重队参加比赛,创造了至今无人打破的北加州举重记录。他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拳击选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李运应征入伍,在夏威夷的海岸基地服役,并开始学习柔道。1962年,李运回到旧金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学习其它搏击功夫。1965年,李运结识了李小龙,并改练咏春拳及截拳道。李小龙的弟子中只有三个人是李小龙亲自训练的,李运便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9.
李小龙截拳道思想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龙堪称功夫哲学大师。如果我们单纯地把“李三脚”、“蔽目粘手”、“寸劲拳”等绝技视为截拳道,甚至望文生义,简单诠释截拳道为潜步接近或半路拦截的一种武道的话,我们就根本不了解李小龙,更不了解李小龙之所以博采众家之长,经过长年精益求精的潜修苦练而创立截拳道的初衷。 李小龙是这样的人:只要认为有用的东西就吸收过来,并不断发展更新的一种方法、思想和概念。如果我们沿着李小龙成长的足迹进行透视,会惊奇地发现,李小龙截拳道的伟大意义就在于:把“一定之规”的东西加以深化和提炼,从中抽出更精辟的而社会又更容易接受的东西,舍去一切冗长的论述,把广阔的思维空间留给了后人。这种截拳道不仅仅限于武术方面,同时也是我们人生的指导思想。那么,截拳道思想能冲出众多技击流派的荫庇,而闪闪发光,其奥秘何在呢? 1、战而胜之 就李小龙的体魄和动作,并不见有什么惊人之处。  相似文献   

20.
刘岩  唐龙 《中华武术》2000,(7):50-51
本文为截拳道日本首席传人中村赖访谈录,记述了他在李小龙精神的感召下如何从一名普通的“李小龙迷”成长为李小龙门下截拳道日本首席传人的感人故事,体现了一位李小龙的忠实信徒为追寻截拳道堂奥而付出的非凡努力,披露了截拳道传承中的奥秘,对于我国截拳道爱好者颇具启发性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