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赵淑芳 《学周刊C版》2019,(19):149-149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应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是将信息技术设备转化为教学科技,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便利,让学生与教师有更多元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同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对此,围绕信息技术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相整合。  相似文献   

3.
陈文 《成才之路》2011,(21):13-13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相整合。我认为,只要教师能够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一定会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它特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阅读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操作性平台,优化了学习过程,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更愉快,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教学,能培养和展示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学英语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化环境,依托智慧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为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追求的教学方式之一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我们应该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高效整合,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操作、搜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世界里无限的信息容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徐慧 《广东教育》2002,(3):35-35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的利用能力——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进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采用主题教学,并运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互相作用,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它表现在化学教学中就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环境、提供学科资源、改变教学行为,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内化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但在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信息科技在教育层面的蓬勃发展,使许多专家学者相信,信息科技可以促进教育的革新。这一理念符合当前的教育趋势,不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均将信息教育列为重要议题或是素养。不论在哪一个学习阶段,都不能忽视信息科技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其在教学上所展示出来的强大优势。对于目前的课程教学而言,要重视信息科技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将信息科技融入初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随着新课程的深层推进,我们体会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为学习共同体提供的全新的学习场是传统教学望尘莫及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无论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高,还是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运用信息技术也越来越普遍,现代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教学中。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大量的视听语言,将课本知识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思维强度,培养学生学习发散思维能力。本文通过介绍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优势,提出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它有很强的视听技术与传播功能,使传统的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网络化环境在逐步形成,很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如何开展网络化环境下教学的研究探索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活动就是在传统课堂里置于网络环境进行的。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一种解释:“课程与学科是同等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也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者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即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整合后,课程教学不仅具有传授科学知识的功能,而且具有培养和发展学生信息能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达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将信息科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选平台,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掌握信息能力创造了最完善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心,将信息素养融入整个信息教学中。通过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习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整体提高自我。分析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意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以记忆信息到应用信息,甚至创新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查找、采集必要的信息,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对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却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则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学生适应当前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节奏,国家推出了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它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的主要目标,即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操作等能力,内容更加偏向于实践性。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主要由网络进行传播,因此网络环境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和信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教学平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了广大教师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传统小学信息科技课堂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下的学习环境。应通过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并培养他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从而使信息技术助力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术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整合,有利于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热情;在构建物理模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可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如同传统教学中的粉笔和纸一样扮演着学习、研究工具的角色,它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新的学习环境。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以信息技术环境和信息化学习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引导,以高效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和提升信息素养为目的的教与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更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而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整合的工具,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和交换信息;利用多种方式整理、组织、分析和综合信息;运用各种媒体和以多样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