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学训诂贵圆,经学训诂贵专,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文章通过对"采"字记录职能梳理之后,发现《汉语大字典》中的"采"字义项设立存在混淆小学训诂与经学训诂、不符合逻辑及义项设立不全面的情况。文章共指出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熹在训诂实践中所采用的训诂方法,既全面继承了前人已有的成果,又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来为传统的训诂方法增添新的内容.在形训中,朱熹对汉字本体的认识、对"六书"理论的采纳、对古今字的分析以及对金石文字的利用,都体现了朱熹的训诂特色,同时也对后世的训诂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幸嫚 《华章》2010,(27)
所谓"训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本文根据训诂因声求义方法和训诂的法则,从探求语源的角度,通过古籍文献为佐证和比较互证对兴义方言中的几个特色词作本字考.  相似文献   

4.
高中古文教学在词义解释方面与训诂学有密切关系,许多训诂方法可以用来指导古文教学。本文以"为"、"北"、"休"三字为例,介绍了一些训诂方法在古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程燕 《现代语文》2007,(7):19-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训诂学这门古老的学科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复兴和发展,对训诂实践的梳理工作进入了理论层面,大量关于训诂学理论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出版发表,其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训诂学的性质和训诂方法.对于训诂方法的界定,诸家学说历来众说纷纭,而对于"义训"的归属,也一直存有分歧,这使得训诂方法和训诂形式关系混乱,研究者各持己说,使学习者无所适从,阻碍了训诂学的普及和研究.因此,深入研究训诂方法和义训,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先秦文献正文训诂分为"王官学"与"诸子学"两大阶段,前者属于早期的文化解释行为,在正名思想、教育普及和百家争鸣的背景下,它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在学术精神上,正文训诂的释义重心由词义外延转向词义内涵,以词义互证为基本路径,形成了训诂学特有的释义原则;在学术内容上,正文训诂从体式、内容、类型、术语等角度奠定了中国训诂学的学术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广义的"解释"凝聚为以语义为中心的"训诂",体现出训诂学的发生规律。立足中国训诂学的历史起点进行溯源性反思,可以深入理解训诂学的古今之际,把握其学科特质与现代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因文定义是训诂中最常用的一种训释词语意义的方法,本文以古今训诂材料为基础,阐述因文定义的"文"、"义"的具体所指,"文"与"义"的内在联系,论述了因文定义方法运用的审"文"要领和定"义"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8.
"因声求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探求语源、寻求本字,正确地解释连绵词,对阅读古典文献,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因声求义"和训诂进行阐述,分析其作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朱熹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积极地进行理论创新。他既注重以训诂注疏的方式去探寻经典文本的"本意",也重视在经世致用的基础上,沿着"本意所向"阐发出经典文本蕴涵的"微言大义",力图在章句训诂与义理阐发之间寻找一个妥恰的支点,形成了章句训诂与义理阐发相互发明的经典诠释理念,以及唤醒.体验.浃洽.兴起相互贯通的经典诠释方法,为新儒学的兴起勃发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小尔雅>是为增广<尔雅>而作的.<小尔雅>是我国训诂学史上继<尔雅>之后一部重要的训诂专著,也是"雅学"系列的一部重要著作.因此,对<小尔雅>的内容及价值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的训诂意识是在坚持基本训诂原则及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前提下,对文言词语训释时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恒常的、稳定的训诂态度。具备一定的训诂意识,在阅读和教学文言文时,可避免容易出现的迷信教材、忘文生义、以今律古等毛病。中学语文教师至少应具备坚持基本训诂原则的意识和灵活运用基本训诂方法的意识。训诂原则与训诂方法须综合运用,融汇贯通,才称得上具备了训诂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训诂方法新探》一书立足宏观,总结了训诂的基本原则;廓清了学界对于“训诂方法”的模糊认识,阐明了什么是训诂方法.同时将训诂方法分为静态训诂和动态训诂两大门类,包含12种具体方法,合理全面,举例丰富.《新探》是对以往训诂方法的继承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具备这一基本能力,就必须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掌握和运用。训诂就是解决这一基础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有效方法。教学中应用"以形示义"、"因声求义"、"推源求义"、"阐释引申"、"分析结构"等训诂方法可以准确地解释词义,较高效地学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14.
训诂方法是训诂学的基本研究课题之一,关于训诂方法的定称、分类及其具体内容,我国训诂学界众说纷纭.通过举例阐述当今训诂学著作中关于训诂方法的不同定称以及训诂方法分类的不同标准,认为训诂术语应当纯一、固定、意义单一,训诂方法的分类要有科学的标准,以使训诂学更科学、严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字、声韵、训诂研究相结合 ;训诂中注意研究方言、俗语词 ;训诂中注意研究民习、民俗 ;训诂中注意语言的时代性 ;训诂注意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 ;训诂注意考古的新发现 ;训诂注意校勘和训诂注意版本等八个方面 ,论述徐复的训诂学思想 ,对徐复的训诂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靖康缃素杂记》为宋人黄朝英所作,是宋代笔记中的重要著作,它蕴含着丰富的训诂材料。本文从训诂术语、训诂内容、训诂方法和特点及训诂的不足的角度对此作了初步探讨,以发掘它的训诂价值,从而引起学者对宋元笔记中训诂材料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训诂学理论体系形成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其实,最早对训诂学理论体系作出初步构建的是戴震。他从训诂的功用、训诂的前提、训诂对象、从事训诂的条件、训诂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训诂学思想,指出训诂功能是探寻古道,训诂前提是校勘文字,训诂对象是字义、名物、制度,从事训诂的条件是具备广博知识,训诂方法是因物求则。戴震构建的训诂学理论体系对训诂学专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字(包括词)书训诂和传注训诂性质不同。前者属于独立的训诂,后者属于隶属的训诂。所谓独立的训诂,“虽与文章所用训诂不相应可也”,而隶属的训诂,“于义界与义源往往不分”。这就是说,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对字词作出解释叫做独立的训诂,结合上下文而随文为训叫做隶属的训诂。独立的训诂,取字词中的概括意义,多训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往往将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等同起来,或者混淆了二者之间的界限。有的学者将声训视为训诂方式,有的学者将声训视为训诂方法,也有的学者甚至把声训与因声求义等同起来。其实,训诂方法和训诂方式在训诂实践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声训是训诂方式,因声求义则是训诂方法,不宜混淆二者之间的界限,亦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20.
《国语》的正文具有丰富的训诂材料,其内容涉及广泛,格式颇具规模,训诂方法灵活多样。探究《国语》正文训诂的内容及规律,对后世文献正文训诂和专门训诂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