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三册语文课本中,句子的主干一节中有这么一句话:“碰到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由倪祥和、裘荣棠编著的《新语法体系详解》一书中,在讲找句子的主干时应注意的几点时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2.
谈谈找主干时否定词语的处理湖南/简方杰初语第三册《语法·句子的主干》一文中称,在找句子主干时,“碰到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按此说法,不论何种情况,只要“碰到”否定词语,在找主干...  相似文献   

3.
“碰到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和原句意思相反。”这是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三册语法知识短文《句子的主干》中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读者分析句子找主干时处理句中否定词语的方法。但按照这种方法分析具体的语用实例,并非完全行得通,有的甚至会出现明显的错误。原来,教  相似文献   

4.
也谈“句子的主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语文第三册《句子的主干》中有这么一段话:“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这段话由两句话组成,但教师授课时往往片面强调前一句,并把“找句子的主干”的方法,简单地归结成“凡定状补都去掉,凡主谓宾都保留”,而第二句话却没有去好好领会,也没能引导学生去好好理解,以致于做练习时学生只找主谓宾的中心语而出现练习偏差。在我指出这一点时,有些教师指着教材上“找句子的主干…  相似文献   

5.
点睛之语: 散文阅读的重点在“赏”“析”二字。“析”主要有3方面:1.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这些词语和句子往往指比喻义和引申义,富有哲理性。如2001年高考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义”。第23题“请分别说明以下  相似文献   

6.
一、简缩法简缩,就是尽量把句子简化,留下主干.目的是避开修饰语,准确把握中心语之间的关系,语病就易于识别了.它适用于复杂的句子.如(1)这部小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极其形象通俗地启发和教育群众“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简缩后的主干是:小说——宣传——新风尚,(小说)——启发和教育——错误思想.显而易见,后一分句动宾搭配不当,应修改成:“……极其形象通俗地启发和教育群众‘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是非常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轻松驿站     
《班主任之友》2005,(10):59-59
天才儿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  相似文献   

8.
课上一个老师说: “玛丽,我想请你给我一句以‘I’开头的句子。”玛丽想了一会儿,说道: “I is”老师打断了她,说: “不,玛丽,你不能以‘I is’作为句子的开头——你必须用‘I am’”。玛丽看上去很不安,说道: “但是老师……”老师叫道: “请你给我一句以‘I am’开头的句子!”  相似文献   

9.
笑掉大牙     
天才儿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小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中有两个句子成分不搭配。(一)课本178页第1段末句:“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甲骨文,这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在这两个句子中,后句中的“这”是指代前句中的“甲骨文”。因此,可把后句写成“甲骨文是书籍的雏形”。仔细分析换词后的句子,就会发现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所指的不是同类事物。主语“甲骨文”是一种文字,它不是书,更不是书籍。而书籍的雏形只能是书,因此应把后句改为:“这些刻有甲骨文的‘龙骨’(或‘龟壳兽骨’)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同理,第182页表格中的“书的名称”栏的第一项“甲骨文”也应改成“刻有甲骨文的龙骨(或‘龟壳兽骨’)”。  相似文献   

11.
幽默哈哈镜     
天才儿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慈善家上课的时候,我问学生的志愿,结  相似文献   

12.
点睛之语: 散文阅读的重点在“赏”“析”二字。“析”主要有3方面:1.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这些词语和句子往往指比喻义和引申义,富有哲理性。如2001年高考第21题“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义”。第23题“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2)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3)一扇门的关  相似文献   

13.
开心岛     
天才儿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喝汽水……”老师:“不对,不能将‘果’与‘然’分开!”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五册《阿房富赋》一文有以下句子:“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课本注:“人,民。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阅读细心的同学提问道:文中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5”中有个要求改正的病句:“出席联欢会的人数超过一千二百人。”这个句子的毛病在哪里?翻看该册课本的《教学参考书》:“‘人数’不能论‘人’。应改为‘出席联欢会的有一千二百多人’或‘出席联欢会的人有一千二百多个。”不否认,这两种表述都是通顺的,也简洁些。但是,原句是否真有毛病,凡这类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第四册单元知识短文《文言文的翻译》指出翻译作品的标准是,“信、达、雅”,但我认为此单元知识短文在对“句子的翻译”的讲解中出现了常识性错误,有悖于上述观点。短文“句子的翻译”第2点说:“一些文言句子的词序,有时必须改变。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时需颠倒过来,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份了!’”此处对“汝之不惠”,的翻译不符原意,也不够通顺,没有达到“信、达”的标准。从译文看来,编者是把“汝之不惠”,作为偏正短语处理的,将其中的“之”看作结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出版社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四册第215页上说:“独立语是句子中间插入一个成分。不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也不同这些成分发生结构关系,同时既不起连接作用,也不表示语气。常见的独立语有‘比如’、‘正如’、‘看来’、‘看起来’、‘算起来’、‘可惜’、‘特别是’、‘你看’、‘你想’、‘听说’、‘相传’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否定词语保留在主干里辽宁凤城铁路中学方正任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三册《句子的主干》中说:“碰到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按教材说法,分析句子找主干的时候,否定词语是“碰到”就要保留...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个病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让同学们修改。大家看后,即有人举手。我让一名同学先找出错误的地方,再修改。这个同学回答说:“‘发扬’和‘事业’搭配不当。去掉‘和发扬’。”并把修后的句子念了一下。我肯定了他的回答,转而问大家:“‘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这个句子还有别的改法吗?”一名同学回答:“‘发扬’可以和‘传统’搭配。这句还可改为‘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又有几名同学相继发言,把这句改为“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教室里安静下来后,我又问:“‘继承’和‘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一会儿,一名学生回答:“‘继承’  相似文献   

20.
“现在请同学们看《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二大题里的第4、第5两道小题,这两个句子都是《鸿门宴》里的:‘项伯杀人,臣活之’,‘交朝之卫士欲止不内,(尼加点的字都是重读的)。题目问我们加点的‘活’和‘止’属于哪类饲,在句子里的意义和用法获了什么在从谁能供优B“这两个词原来都是不及物动词,”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现在由于都带了宾语,所以变成了使动用法。”“‘止’没带宾语!”一些学生插话纠正。“‘止’在形式上是没带宾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句子成分是可以承前省略的,作者的潜意识里还是有个宾语‘之’的,这里的‘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