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调查了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的主力收视人群、主力收视人群的收视需求,以及这类节目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调查得知,女性观众收看此类节目最主要的心理需求是获得日常生活的启示,而且她们最在意的该类节目品质可以用"真人、真事、真情"来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电视广播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互联网环境长大的年轻一代使用多平台、多终端观看视频,习惯社交网络,热爱分享,而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正在呈现老龄化趋势,40岁以上的观众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已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第一媒体,也不再是广告之王。统计数据显示,57%的观众不再收看电视首播。在  相似文献   

3.
宋阳 《声屏世界》2016,(7):116-117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话语权逐渐转移到年轻人手中,这一社会形态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消费市场——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年轻人群基数庞大,如何抓住年轻观众,对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电视广播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互联网环境长大的年轻一代使用多平台、多终端观看视频,习惯社交网络,热爱分享,而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正在呈现老龄化趋势,40岁以上的观众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已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第一媒体,也不再是广告之王。统计数据显示,57%的观众不再收看电视首播。在2013年,美国互联网广告收益首次超  相似文献   

5.
新论     
新媒体的兴起促使观众远离电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收视人群开始向新媒体过渡,通过互联网看电视、通过手机平台看电视,这是‘新'电视的增量。细分人群,年轻人同样在远离电视,从15岁到24岁是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     
《视听界》2013,(2):8-9
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网络收视调研报告 本次调查是在全国13岁及以上观众的13746个有效样本中.根据其使用网络收视的情况.筛选出经常使用网络收视的观众进行二次随机调查.并最终获得912份网络收视有效问卷。调查中提及的网络收视观众.指经常使用电脑(网络)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电视收视观众.则指经常使用电视机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  相似文献   

7.
日前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港人每天平均用3.15小时收看电视,最主要原因是为了娱乐、接收资讯及增广见闻。而电台听众平均每天用1.18小时收听电台节目。为搜集公众对免费电视节目、广播服务规管的意见,香港特区广播事务管理局以抽样方式调查了3014名香港人。意见调查涵盖亚洲电视、无线电视、香港商业电台及新城电台。调查结果发现,74%的观众觉得亚洲电视及无线电视提供的电视节目素质一般,35%的观众曾经收看一些令他们反感的电视节目内容,普遍是暴力及不良用语。对于新闻报道、时事节目、儿童节目、年轻人节目和…  相似文献   

8.
任红雨 《视听界》2014,(1):92-93
客厅是一个家庭幸福指数最直观的体现,而电视又是客厅文化的重要载体。2012年,扬州广播电影电视协会通过网络和市场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民问卷调查,显示,在看电视的人群中,15.9%的观众“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间比以前少”。40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占59%,这部分人群,  相似文献   

9.
吕欣 《传媒》2015,(4):24-26
虽然电视台每天依然还会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定时定点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中,但那个曾经是全家人围聚观赏的媒介终端却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不断受到冷落.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调研结果显示,电视行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已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力 《记者摇篮》2009,(5):78-78
2005年10月,12集电视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播出的第一周,就在北京地区创下了6.2%的收视率,超过了同在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京华烟云》。以后的调查显示,《故宫》的平均收视率达到3.09%同时段收视份额占到9.36%,在央视一套所有节目中(包括娱乐节目和电视剧)排名第七。这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播出方面是创纪录的。观众收看《故宫》的热情,使那些认为纪录片曲高和寡的人们看到,被视为小众文化产品的纪录片也能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也使那些认为视觉文化通俗粗劣的人们看到,纪录片是有文化底蕴的。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08,(8):76
据CTR市场研究奥运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国人表示一定会收看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另外有13.8%的国民表示有时间就会收看奥运会开幕式。73.3%的受众表示奥运会期间会每天都关注赛事,其中,97.8%的人群将通过电视收看比赛,排在第二位的是网络,占近三成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男:观众朋友,你们好!女: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欢迎您收看《观众与电视》节目。男:这是1987年度《观众与电视》的最后一期节目了。我和余晖代表《观众与电视》节目组祝观众朋友新年好。女:今天的节目是这样安排时,首先是《市场巡礼》栏目,播放我们随市场物价检查所对一些菜场的采访纪实。男:观众朋友,您到商店买东西时,是否注意到商品的价格单有红、蓝、绿三种颜  相似文献   

13.
CCTV-电视指南频道是我国唯一的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的导视频道。其主要功能是向观众推介中央数字电视平台上40个付费电视频道及其精彩内容.一是向准备订购付费频道的观众提供内容参考.另一个是向已经订购的用户提供节目播出信息,方便观众选择收看。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加上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媒体的纷纷涌现.观众收看电视的方式和习惯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利用各种传播渠道的优势,为观众提供优质资讯的导视服务,是电视指南频道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谈《浙江卫视周末版》的品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8月,在我国实行职工每周5天工作制的3个月后,浙江电视台领寻就率先在全国提出:开发双休日白天电视资源,努力把双休日白天时段培植为电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自此,《浙江卫视周末版》应运而生。近三年来,《浙江卫视周末版》的节目随着浙江电视台的卫星覆盖,不仅在本省,还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周末版开办两周年时在全国五大城市(北京、西安、大连、昆明、苏州)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6%的观众收看过《周末版》的节目,还有27%左右的人在双休日经常收看《周末版》的节目。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电视同行也对《周末…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已经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弦子每天看电视时问达100分钟。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在晚上黄金时段。4至14岁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1套的平均收视率2002年为3.5%。也就是说仅这一个频道在这个时段就有约833万未成年观众。节假日收看电视的儿童还会更多。  相似文献   

16.
詹未  唐善蓉 《视听界》2005,(6):93-95
美国很多电视节目都是按季播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视系列剧、真人秀类型的电视节目,如我们熟悉的《老友记》、《绝望的主妇》、《幸存》、《学徒》等,播放的进度都是以“季”来计算的。《幸存》第10季在2005年5月份播出尾声部分,平均收视观众达到2080万人,在家庭中的收视份额达到67%,在18-49岁的人群中收视份额达到43%,收视率排名也仅次于《美国偶像》、《犯罪现场》和《绝望的主妇》。  相似文献   

17.
一、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定位 节目定位是指节目制作人员对播出节目的思想内容、目标受众、节目样式、制作风格等的划定,对节目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所作的事先规划.①定位是一个节目的灵魂,它决定着一个节目与其他节目的区别.准确而又独到的定位,是一个节目能否有生命力的关键.据《新周刊》的"电视机前的中国阶层分析"的调查分析,人们每天消耗在电视机前的时间与观众的知识层次成反比,即知识水平越高,对电视节目收看的的目的性选择越强.这就是说,越是相对有购买力能力的人群,越不会把时间用于收看那些与己无关的信息.节目不仅要满足受众对实用性、信息量的需求,而且还要满足受众对娱乐性、审美性的需求,这样的节目才能让观众建立起对其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2007,(7):9-9
第1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专业论坛”上发布的《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2006-2007年指出.2006年,新闻节目占据收视市场重要地位。观众平均每天收看新闻节目22、8分钟。占其总收视时长的12.95%。而每天收看电视剧的平均时长是52分钟。新闻节目中最受观众欢迎的是综合新闻,占据58%,综艺娱乐新闻的收视份额也占10%以上。此外,新闻节目广告投放额进一步增长。去年电视新闻节目广告投放总额达到537亿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传统电视访谈类节目由于形式单一、创新不足等原因,出现了收视率下降、受众审美疲劳等现象。《咏乐汇》的创办,在定位、风格、话语权等方面进行了转型,从精准定位转向模糊定位,从单一访谈转向了多元表演,从嘉宾为主转向了主持人为主,播出后达到1.22%的全国收视率,排名经济频道周播节目的首位,并在全国同时段播出的综艺节目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0.
经常收看电视,大家有个比较,觉得各地电视台举办的生活类节目,除中央电视台的《为您服务》节目之外,江苏电视台的《衣食住行》节目也很受观众欢迎。《衣食住行》节目有个最明显的特点,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