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张守信 《视听界》2012,(6):52-56
2012年初“限娱令”正式实施,湖南卫视停播大部分娱乐节目,开办多档新闻、服务和教育类节目,并欲通过“双剧场”模式在省级卫视的竞争中突围,然而节目创新乏力、电视剧类型与收视群体不对位,使这套编排未能奏效。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湖南卫视收视份额持续下降。一时间,业界出现了“芒果烂了”、“芒果地位不保”等言论。7月1日,湖南卫视推出“七月怒放”全新编排,重点打造金鹰独播剧场和晚间十点档创新节目带。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和运营,湖南卫视成功重返卫视前三甲。本文结合湖南卫视4月和8月的节目编排方案和各阶段收视数据,  相似文献   

2.
李翔 《新闻通讯》2014,(1):16-18
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档源于韩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为电视荧屏创新热点,主要得益于节目在参与者选择、主题设计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创新。而面对加强版“限娱令”的到来,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生产方面必须要重视为参与者和观众制造有创意且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体验”,这样电视真人秀节目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3.
李洁 《新闻世界》2010,(12):184-185
《分神》、《朋友还是敌人》(《friend and foe》)、《七人工作室》、《幸运轮》,这是国外几档收视不俗且颇有社会影响力的益智游戏类节目。这些节目与同类型节目相比有着不同凡响的创新点,使节目效果实现了“增值”。本文对这几档国外益智游戏类节目的“增值点”进行分析,以期对策划构恩国内益智游戏类节目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节目创优创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媒体的生存。电视传播领域严重的“结构性过剩”现象和“节目大量同质重复”现象把今天的电视观众折磨得心理上焦,感情上烦,手里的遥控器不停地转换频道,选择节目表现得十分挑剔。电视收视市场上不仅是货比三家,而是货比几十家。因此,任何电视媒体,无论规模大小,必须坚持节目创优创新,方能争得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5.
李翔 《新闻实践》2011,(7):59-60
从2010年下半年至今,“达人秀”热潮又开始席卷电视荧屏,诸多省级卫视的创新节目纷纷聚焦于达人的表演,这也成为此类节目吸引观众收视的重要撒手锏。不过在“达人秀”热播的背后,一些操作误区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达人表演迷人眼 各显奇招拼收视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达人秀》率先引领国内的达人秀节目。该节目旨在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由于购买了《英国达人》的版权,因此节目模式也较为类似。  相似文献   

6.
7月11日22点,由湖南卫视打造的《2013快乐男声》全国总决赛之“20强诞生战”出炉。本期节目在全国网、城市网收视排名中,双双揽获全国同时段第一和全国网络收视冠军。经过一年的调整,湖南卫视出奇制胜,用实力再一次证明了其强大的节目创新和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们结婚了》是2008年3月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周末档综艺节目,这档明星“假想结婚”节目用真人秀的方式展示了家庭生活的多个侧面,男女明星组合成临时新婚家庭,在节目设置的各项“夫妻任务”里,双方的喜怒哀乐透过镜头纤毫毕现。一经推出便受到海内外观众好评,收视屡创新高。成为真人秀节目策划新的指向。  相似文献   

8.
陈拓 《传媒》2020,(10):37-39
电视调解节目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议程设置由来已久,曾经遍地开花,创造了可谓辉煌的收视表现。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调解类节目观众黏度日益下滑,收视表现承受重压。如何不落入琐碎、低俗的收视陷阱,让电视调解节目在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成为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又兼具社会管理功能的媒体重器,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地域性、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用真诚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掌握的司法调解资源增强地面频道的地方服务性功能,建构媒体参与的社群管理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视听界》2014,(1):16-17
在国内电视圈内,江苏卫视与湖南卫视都属“巨头”级别。湖南卫视被业界公认为电视改革创新的前锋和省级台的“领头羊”。江苏卫视2007年前的全国收视及综合排名还在5名开外,近年来奋起直追,步入三甲之列,一些节目和时段的收视排名常超越湖南卫视,名列全国第一。就节目创新、频道运营能力及整体规模、实力而言,两大卫视已相差不大,在省级卫视群落中堪称双峰并峙、二水争流。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又非常严重,中国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在这种激烈竞争中,电视台如果仅仅抱着传统的只靠节目内容和形式争取观众,提高市场地位,将很难在电视收视竞争中取得较好成绩。从2005年开始,中国部分电视台从自身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通过对电视受众收视习惯的考察,在节目编排上大力创新,提出并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如中央电视二台(经济频道)、湖南卫视、安徽卫视、重庆电视台等。本文以重庆电视台为研究个案,来看看“编播季”的实行及其特点,以及在电视节目与传统节日结合、频道推广、品牌提升等方面提供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电视节目与节目之间互有关联这一特征,应用“互文性”理论来探讨电视节目无缝连接的创作表现形式,希图对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连接做深入研究,从而创新电视节目的连接方式、构建频道“节目流”,以此增强节目之间的耦合力,固化受众的收视意识和提升节目传播效果。一、电视节目无缝连接的理论基础--媒介文本的“互文性”“电视节目无缝连接”最初是电视制作、播出技术的专门术语。它是指使用专门的电视播出软件,将模拟电视节目实时地采集到全数字播出系统,并将数字电视节目按已编排好的节目表定时全自动播出,在每个节目之间实现平滑切换、…  相似文献   

12.
徐立军 《视听界》2010,(2):116-116
收视竞争是一个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节目上的推陈出新是收视竞争的正道。但是,创新的风险和创新的收益成正比,创新的风险和创意的难度一样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14,(3):10-10
2014年2月17日,北京一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里,由冯小刚执导的央视马年春晚,引发了诸多的热议。这些热议许多都源自于对节目的创新,同样,在今年节目收视评估实践上,央视马年春晚也进行了创新。与往年只与传统研究公司合作不同,央视在今年首次引进专注于互联网广告大数据的第三方广告技术公司秒针系统,在原有电视直播的基础上,增加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监测,并首次启用“全媒体收视率”这一全新指标,对春晚全媒体收视传播效果进行监测评佶。  相似文献   

14.
姜平  琚园园 《新闻世界》2010,(10):84-85
本文从当下两档选秀节目《快乐男声》、《花儿朵朵》的收视现状入手,分析当下选秀节目既不叫座也不叫好、收视低迷的原因,以期国内的选秀节目能够在模仿国外节目的同时增加更多的创新元素,突破"潜规则"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在央视和省台的双重挤压下,地方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节目精品化与创新成了现实的最佳策略。在业内大推主持人明星制的今天,主持人的地方化(或方言化)却被大多数人忽略,而这正是各地方电视台最可自信和自豪的收视增长点,也是节目原创性的最佳所在。地方化主持人,即电视台根据其最多收视人数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打造的对象化节目中的主持人,他(她)必须深谙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为大多数受众的“自己人”。  相似文献   

16.
卢彬 《声屏世界》2016,(1):29-31
电视节目主持人“转型”的现象较易吸引观众的关注,孟非、撒贝宁等知名主持人的成功转型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收视体验。其中,主持人由新闻类节目“转型”到娱乐类等节目的现象较为多见,也相对容易成功,但由娱乐节目主持转向新闻节目主持则相对困难。节目主持人转型并不是对原有主持风格和主持形象的颠覆,而是在其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即知名度是节目主持人“转型”吸引观众目光和获得成功的基础之一。节目主持人“转型”还需以自身的主持形象、主持潜能和综合素质为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周丹丹 《新闻窗》2010,(4):54-55
据《南都周刊》4月27日报道,连续6个星期以来,江苏卫视推出的“新派相亲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稳居全国卫视频道收视冠军;而湖南电视台也推出了“用时尚的娱乐方式交友相亲”的节目《我们约会吧》,由此拉开了中国电视收视的新一轮竞争,带来了中国电视的相亲节目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视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则是争夺收视市场的法宝。自2013年湖南卫视成功推出《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以来,多家卫视相继推出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从置换嘉宾到置换环境,多档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造成了当前电视市场节目同质化的结果。节目置换式更新本为节目创新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如果单纯的进行节目制作元素置换而缺乏深度思考,一味跟风,将很难延长创新节目的收视生命。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置换式更新,避免节目同质化现象是节目制作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德刚 《声屏世界》2002,(10):15-16
“真人秀”节目是舶来品,但“拿来主义”毕竞不是好的方法。国内的《生存大挑战》《走入香格里拉》收视火爆,然而,该类节目的内核是什么?创作之路该怎么走?道德悖论在哪?都是人们关注的。本期特别把一组有关“真人秀”节目的研究和访谈文章放在一起,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留给读者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在应对新媒体竞争时,节目编排手段的创新也是一把利器,频道、节目的分众化定位,打通节目收视时段,加强互动,综合运营是具体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