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刊是杂志缩短出版时间、增加新闻内容和增强时效的产物。新闻杂志是从季刊、双月刊、月刊发展到半月刊、周刊的。周刊表示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出一期,如《瞭望》就是从1981年的月刊变成1984年的周刊。现在以周为单位出版的新闻周刊,除《瞭望》外,还有《深圳周刊》、《北京青年周刊》、《东方文人周刊》、《新民周刊》等。报纸以周为周期出版是相当普遍的。起初,它是在编辑、记者力量不足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出版形式。现在许多行业报就是一周出版一期,如《福建商报》、《福建环境报》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日报、晚报为了吸引读者不断推出新的版面、栏目。前几年是周末版或星  相似文献   

2.
2002年,《驻马店日报》及其子报《天中晚报》,在全省第四届报纸质量综合检测中,双双被评为全省一级报纸,《天中晚报》还同时荣获全省“十佳报纸”称号。《驻马店日报》1986年2月1日出版第一张对开小报时,发行量不足1万份,历经17年的风雨,发展成为今天的“两报三刊”(《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经济周刊》、《驻马店日报·法制周刊》、《驻马店日报·教育周刊》),发行量突破10万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回首往事,驻报人备感几多艰辛,几多酸楚,几多欣慰,几多激情。特别是创办初期乃至其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办报思想观念滞后,…  相似文献   

3.
《衡水日报》自去年8月1日将原位于5至8版的《经济周刊》、《社会周刊》、《家庭周刊》、《法制周刊》、《科教周刊》、《文化周刊》改《晨刊》后,充分发挥报纸舆论监督作用,努力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收到了可喜成效。去年8月至11月,共刊发各类型的舆论监督稿件132篇,其中有118篇已有回音,96个问题得到了改进和处理,且无一篇产生负效应。不但对于基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化解矛盾、改善党群和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大大提高了报纸声誉,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去年11月,衡水  相似文献   

4.
孙言兵现任山西省临汾日报社编委、农村部主任,目前全面负责《临汾日报·农村版》工作。他虽然是一位基层农村小报的编辑,但他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业绩,他的众多报纸编辑与版面设计成果、创立的版面设计理论和既为农民办报又为农民办事的感人事迹,对我国报纸版面的革新和新闻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虽然是一位基层农村小报的编辑,但他为我国报纸版面革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长期对报纸编辑的研究中,他发现我国报纸版面设计理论滞后,便立志要为繁荣中国报业向冷门冲刺。1993年9月他自费独闯北…  相似文献   

5.
(一 )  1986年 2月,沐浴着全国改革开放春风,《驻马店报》 (《驻马店日报》的前身 )在文明悠久的天中大地上诞生了。创刊时的《驻马店报》是一张四开小报, 10余名工作人员,没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场地,每周出版一期报纸。一年试刊期后,改为《驻马店日报》,设立了四科二室,报纸发行量由 1万份上升到 2.5万份,编采逐步走上正规。目前,《驻马店日报》已由 1997年的四开小报变成了“两报三刊”即 (《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经济周刊》、《法制周刊》和《教育周刊》 ),报纸累计发行量 10余万份。报社兴建了新的办公大楼,盖起了…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爱国的新闻工作者。郁达夫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一九三八年末,为宣传抗战,郁达夫应邀到新加坡,服务新闻界,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因日寇侵占新加坡而开始了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流亡生活。在这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担任了当时新加坡最大的华文报纸《星洲日报》三大副刊(日报副刊《晨星》;晚报副刊《繁星》和《文艺》星期副刊)的编辑工作,兼编《星槟日报》文艺副刊和《星光画报》文艺栏,接编《星洲日报》的《教育周刊》副刊,还一度代理过《星洲日报》总编辑,以后又主编英国当局在新加坡创办的《华侨周报》。这三年多里,郁达夫前后发表了时评政论、文艺评论和杂文、随笔等四百多篇。  相似文献   

7.
报纸专版的兴起是媒介市场的需要。专版是报纸宣传的特色阵地,办好报纸专版,注重专版的新闻性、专业性、服务性是报纸服务于群众的具体体现。2010年,河南省《平顶山日报》推出了健康、教育、财金等专版,以服务性为前提,向读者传播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内容。几年来,这些专版获得读者及同行的认可与肯定。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健康周刊》...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市报人》2009,(4):F0002-F0002
《定西日报》是中共定西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8年7月,现为对开四版,彩版印刷,周日增出四开八版《西部周末》,同时不定期编辑内参《定西日报·送阅件》。目前。报纸期发行量3万多份。近两年,先后创办开通了《定西日报·手机版》、《定西日报·电子网络版》及数字报纸,顺利实现了“一报多版(印刷版、手机版、  相似文献   

9.
编辑策划是新闻策划的主体之一,是报纸在新形势下增强竞争力的一大法宝。本文以重庆《大足日报》为例,探讨编辑策划的必要性、着眼点和改进编辑文风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田勇 《网络传播》2006,(11):32-34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继2006年8月1日在我国率先推出第一张互动多媒体报纸后,又于今年10月25日在国内首次成规模推出实用性的电子纸报纸——《宁波播报》。它的载体基于高亮度反射型电泳显示技术的移动便携式电子纸。《宁波播报》借助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等媒体的内容资源,由中国宁波网独立编辑发布。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以中国宁波网为数字报业平台,它标志着全国第一张编辑形态有别于传统报纸的全新电子纸报纸问世。  相似文献   

11.
报刊     
《当代传播》2006,(1):56-56
我国日报出版总量连续第五年居世界第一;广告额排名前三名报纸均同比下跌;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拥有26亿资产;借船出海《中国商业周刊》在泰发行;李泽楷拟洽购香港老牌财经报章《信报》。  相似文献   

12.
蒋忠波 《编辑之友》2010,(3):101-104
戈公振,江苏东台人,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学者。戈公振先生参与报纸编辑工作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他参加了《东台日报》的编辑工作,担任图画编辑。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06,(11):11-11
继2006年8月1日在国内推出第一张中文互动多媒体报纸后,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又于10月25日在国内首次成规模推出实用性的电子纸报纸——《宁波播报》。《宁波播报》由中国宁波网编辑发布,这标志着全国第一张编辑形态不同于传统报纸的全新电子纸报纸问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彭水日报》的编辑角度出发,谈一谈报纸编辑如何在内容上创新,抓住大众的眼球;如何进行编辑和排版,提升报纸文字质量和版式,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15.
沈清良 《新闻传播》2007,(10):28-29,31
近些年来,《绥化日报》为了提升报纸的影响力、竞争力,打造报纸品牌,扩大读者面,使受众愿意阅读、愿意参与、愿意传播、愿意接受,共开办了11个固定专刊,新生活周刊·摄影部也不定期地办有专刊。专刊,已成为《绥化日报》的看点和亮点。概括起来,《绥化日报》的专刊报道有三个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报纸办周刊有过两个高潮,一个是80年代末兴起的周末版、星期刊热,一个是近两年兴起的各种各样的周刊热。无论是国家级的大报,还是地方性报纸;无论是党报,还是专业性报纸,只要是日报,就几乎没有不办周刊的。而且,周刊的名称从通俗的“社会周刊”、“生活周刊”、“法制周刊”、“文化周刊”等,逐渐发展到比较别致的“燕周刊”、“星周刊”、“下周刊”、“壹周刊”等。一家报社的周刊  相似文献   

17.
河北日报、河北画报、河北科技报、石家庄日报和建设日报的美术编辑,最近共同倡议筹办一次《河北省报纸美术展览》,目的是为了提高报纸的美术工作水平,探讨报纸美术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每周三期,全年150期全年订价120元感谢您对《文摘周刊》的关爱与支持!《文摘周刊》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大型综合类文摘报,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报刊""安徽省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等荣誉,自2008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文摘周刊》是一份"荟百家精萃,铸一己特色"的报纸。其丰富的内容,独具特色的版面,既能让读者感受时代进步,参与社会活动,美化家庭生活,更能让读者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健康延年。  相似文献   

19.
胡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七月》、《希望》等著名杂志。虽然他很少从事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曾经为《国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深有体察。另外,作为一位忧国忧一位忧国忧民、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诚如他自己所说,报纸“是一直在看,所积的感想自然不少”。他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观点颇具特色,值得我们珍视。一1942年,胡风已经是一个成名的编辑,常有年轻编辑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当编辑的秘诀”这样的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20.
邹德浩 《传媒》2000,(1):40-40
中文报纸在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当首推有80多年历史的《醒华报》,但这份老报也从过去的日报变成了如今的月刊。在随后的年月里,台湾、香港以及当地一些商业团体又出资办过《快报》、《城市周刊》、《经济时报》、《晨报》、《大中报》、《大公报》、《侨报》等近百种中文报纸,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有的办了两年,有的发行了三四期,就因没有读者,无声无息地停刊了,中文报纸真正形成气候,也就是近20年来的事情。目前主导全加中文报纸市场的主要有三份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前两份报纸在加发行历史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