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拙文《亦从"江苏上海县三林塘"邮戳谈起》(参见140736)发表后,有邮友对当年上海市内寄递邮件存在"本埠"、"外埠"之分发生兴趣。现有实物对照,图1为1959年市区愚园路寄上海县马桥乡平信封,封背贴普84分票,收寄戳日期时间为1959年9月25日9点,马桥支局投递戳为次日9点;图2为20世纪70年代市区寄南汇盐仓公社平信封,封背贴文普纪念碑8分票,收寄戳  相似文献   

2.
拜读汪政先生的《"江苏上海县三林塘"与"上海三林塘"邮戳之变》(《新瑞集藏》2013年第3期),文中对于1958年间,江苏省下辖上海、宝山、嘉定三县与川沙、松江、青浦、金山、南汇、奉贤、崇明七县先后划归上海市有较详尽叙述,  相似文献   

3.
梁铁旦 《上海集邮》2014,(11):42-45
拙文《亦从"江苏上海县三林塘"邮戳谈起》(参见140736)提到,1958年起,上海市郊县与市区的通信有"本埠"和"外埠"两种资费标准。其实,从1950年7月1日始,国内各地寄递邮件就分"本埠"、"外埠"两种资费标准,延续至今已有60多年。1950年1月10日起,我国结束各大区邮资标准不一的情况,国内邮件寄递无论距离远近,没有"本埠"、"外埠"之分,信函资费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枚由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国营二六五厂寄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县309信箱(解放军第3303工厂)的有趣实寄封。根据该封上的收寄地址、封右上角贴邮资处的两枚叠加销戳的邮票、两枚邮戳时间和左侧应为"改退批条"被撕的残留有"邮"、"寄"和"原"字样分析,这是一枚经邮局工作人员正确处理了的、经二次投寄的有效实寄封。首先是寄件人对所寄信件的寄出地和寄达地是属于"本埠"还是"外埠"的判断不正确,故在封上只贴了一枚10分的"云南民居"邮票作本埠邮件寄发。收件邮局在发现该信件寄达地属外埠而欠资后,及时对该信件作了批退处理。  相似文献   

5.
前一段时间整理邮品时,看到前几年购入的一件上海本埠挂号信封,从寿宁路元声里寄往永兴路昌仁里(图1),背面贴纪107《第一国际成立一百周年》邮票横双连(面值1角6分符合本埠挂号信资费),并盖1965年1月6日上海34支局的收寄戳(图2)。不过信封上没有投递戳,也没见到挂号签条。这是怎么回事呢?经仔细观察,信封背面有手写"内有币票不能寄挂号信"的字样,旁边盖两枚红色"孙馥珍"、"沈瑞□"(第三字不清晰)的人名章,还有  相似文献   

6.
老邮人 《集邮博览》2009,(10):36-36
邮递员,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绿衣使者"。他们身着绿色的邮政制服,风里来,雨里去,穿行在大街小巷之中,给人们送来欢乐、送来幸福。在他们投递的邮件上,有一个特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位于青浦淀山湖畔,占地5600亩,由知识大道、勇敢智慧、国际教育、生存挑战、科学探索、水上运动、运动训练、生活实践八大园区组成,为青少年课外教育活动的大型基地,其中知识大道区有世界文明发展史上162位著名人物的塑像,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公园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日,国内挂号邮资上调1元为3元;本埠邮简寄递的资费为0.6元。也就是说,实寄1枚挂号邮简需要花费3.6元。请看这枚邮简由某公司寄出,正中加贴挂号条形码签条,说明这是1枚挂号邮简,然而正面却仅仅加盖本埠邮资0.6元的邮资机戳,挂号邮资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9.
"县"、"支"邮政日戳是我国邮政日戳中的一种特殊戳式。几年前,我就在屠业驰先生(曾任上海市川沙县集邮协会常务理事)所著的《解读邮戳(1949—2005)》(学林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中看到过此戳式的样图,却从未见过实物。然而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收到一枚加盖"县"、"支"日戳的包裹单残片。该包裹单残片贴有《普16革命圣地图案(第四版)普通邮票》20分"古田会议遗址"4枚。邮票上盖有三枚"上海1977.7.10(县)七宝(支)"日戳(如图)。从戳面信息来看,我认为此戳式应当系单线圆形双环(双月牙)  相似文献   

10.
1994年7月,我向上海亲戚寄发挂号信,由于亲戚家里无人,此信连续投递了数次,从实寄封上的戳记一目了然。第一次投递家里无人。第二次投递前盖上副戳“再投”。第三次投递通知单,并在信封上加盖“窗投”  相似文献   

11.
江西奉新县的一家科技并发中心被停业,无法投递的邮件被退回、上面盖有“俐k退回,,的霍凳记。“停业退回”戳@赖斌荣  相似文献   

12.
张仲斌 《垂钓》2007,7(5):64-64
上海的西侧有一个很大的湖泊,叫淀山湖,方圆数百公里,风景优美,水产丰富,有鲫鱼、鲤鱼、草鱼、青鱼、白鱼、鳊鱼、鳝鱼、赤眼鳟(红眼鱼)等等。1961年的秋天,我17岁,在上海农学院中专部的牧医科读书,老师组织我们去青浦县淀山湖实习。  相似文献   

13.
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如图7和图8形式的戳记,主要还是在上海、北京等少数大城市使用,这次使用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但主要还是用来收寄本埠和外埠的平信之用。据笔者分析,这种机器使用范围得以扩大与当时国内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尤其是到了60年代的中后期——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人们的通信范围多以国内为主,且以平信居多,所以这种机器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就目前笔者所知,这种机器的机号上海有:沪18、沪28、沪35、沪5l、沪59、沪105、沪甲16等,北京仅知有北京1支一种。  相似文献   

14.
沪浙基层邮协秘书长培训班于11月11—13日在上海青浦朱家角举办。这是上海市集邮协会和浙江省集邮协会首次联手合作办班的一次有益尝试。上海市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世瑞作了开班动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上海市集邮协会干2004年12月10-12日在青浦举办“2004年基层邮协秘书长工作研讨班”。区、局等邮协秘书长50余人出席,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开拓创新集邮活动,稳定发展集邮队伍。  相似文献   

16.
正《集邮博览》总第308期刊登《一套宿松河塌图案式邮政附加费挂号实寄封》的署名文章,读后感觉有诸多疑点。一、判断实寄封首先要看其是否有投递日戳,从中确认其邮路。如果没有,就应找出令人信服的原因;如果有,也要进一步验证其真实性。该文在对4枚封的投递日戳只字未提的前提下,便将其认定为"实寄封",显然只有论点没有论据。二、寄件信地址是虚假的。宿松县不可能直辖"邮政所"、"代办所"这类级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有过按人头定量发粮票,凭粮票和人民币购买粮食的人不少,但用粮食当作货币发放,却很少有人晓得。笔者的藏品中有一张作为货币使用的"领粮书——乡邮粮"票据,是1949年10月31日,由晋冀鲁豫边区冀南行政公署大名县(建国后大名县划入河北省邯郸市行政区)发放的。这张富有地方特色的"乡邮粮"票据,是  相似文献   

18.
沪浙基层邮协秘书长培训班于11月11-13日在上海青浦朱家角举办。这是上海市集邮协会和浙江省集邮协会首次联手合作办班的一次有益尝试。上海市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世瑞作了开班动员。国际邮展评审员梁鸿贵,全国集邮联组织部副部长王立明应邀前来授课。  相似文献   

19.
邮政日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据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投递时间的印记。邮政日戳记载了邮政业务在办理、交接、运输和投递邮路中的过程。"平原"邮政日戳由于使用时间短,样式特殊而受到集邮爱好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邮政编码的最早雏形在民国15年(1926年)出现。当时的上海邮务管理局报经邮政总局同意,将上海市区划分为中心1、2、3、4区,东区,西1、2、3、4区和闸北、南市、烂泥渡、龙华、高昌庙等14个投递区域,要求用户在信封上加注投递分区编号。1947年4月,上海邮政重新推出投递分区编号制,将市区划分为18个投递分区。但因保障措施不足,未能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