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社会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必要性.主张把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平等与尊重"和"服务"等理念以及社会工作的"三大手法"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有益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伤亡.玉树地震过后的首要任务是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可以考虑发展黑色旅游.本文在分析玉树旅游资源具有"三高三低"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开发黑色旅游的探讨,提出玉树开发黑色旅游的"色彩组合"策略,希望能对灾后重建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频发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伤害。一方面考验着国家的赈灾救灾应急体系,另一方面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针对受灾人民的心理康复和社工服务工作也考验着广大的NGO组织。笔者认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相关各方立体配合,协调调动多方资源,对于灾区重建工作的推进是大有益处的。本文以灾区适龄上学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社工为主要介入方,协同社工机构、政府、学校,探讨多元立体角度下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恢复重建以来,到如今已走过了将近20个年头,但是社会工作还没走上职业化的道路.社会工作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门象牙塔内的学问.这既有社会的原因,亦有社会工作教育本身的原因.本文通过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历程的回顾,现状的分析,拟对社会工作教育发展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关怀的主要对象,社会支持是现代社会扶助弱者的一种重要方式.社会工作如何向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为弱势群体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目前,在农村,社会工作主要介入留守儿童、孤儿、老人、残痰人和贫困农民等弱势群体,而乡村教师是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社会工作应积极关怀乡村教师群体,为他们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广州市B街道长者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调研报告、服务文书、自评报告、观察日志、督导日志、访谈记录等原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比较,重点分析长者社会工作介入过程、维度及策略。在深度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建构出"能力为本的社区长者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便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和利用家庭、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个体"、"家庭"、"团体"和"社区"四个层次的社会工作介入,逐步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根治和预防家庭冷暴力,巩固和保持家庭的自动平衡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在地化"是指利用在地资源、培养在地社工人才、发展在地经济文化、探索社会工作可持续发展路径.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社会工作"在地化"发展在后续乡村振兴工作中大有可为,但也面临着行政化与专业化两难、无限管控与有限权责冲突、专业性和专业价值缺失与融入性和排他性共存等问题.针对社会工作"在地化"发展困境,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在地职能、在地价值和在地文化融入的解决对策,对社会工作"在地化"发展介入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农村扶贫中以人为本的内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政府在农村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运用"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通过倡导社区能力建设,提升贫困人口自我意识和自身能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树立以人为本的内源发展观,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起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念,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0.
"5·12"大地震对北川羌族自治县造成惨重损失,使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挑战。其中,具有羌族特色的建筑文化本是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灾后重建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将之更好加以保护,如何将之继承并发扬光大,也备受关注。本文以北川羌族自治县白什乡为例,通过对该乡灾后重建中建筑文化的规划与建设,论证了在灾后原址重修与异地重修中,现代科学规划与尊重历史的差异是保护与继承建筑民俗的重要手段,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