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厉彦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于沂蒙山革命老区。他早年工诗,有诗集《都市庄稼人》《灼热乡情》问世。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散文写作,先后出版《春天住在我的村庄》《享受春雨》等书,并获冰心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大赛一等奖、《时代文学》年度奖等奖项,近百篇佳作被《读者》《青年文摘》《新华文摘》《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转载,并入选到中小学生畅销书《正能量阅读》《中学生魅力阅读》《崔峦教你写作文》《崔峦教你阅读与作文》以及中、高考试卷中。他的文章除了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与亲切,还有“大江东去”的豪放与担当。2015年7月《北京文学》发表了他的新作《人民、人民……》,此文刚一面世便引发了读者的热切关注。中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语文学科的受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很多语文教师经常遇到学生作文“如何真情写作”“如何驾驭大题材”的困惑,本刊在此转载这篇力作及部分评论,期望能给读者以感悟、启迪。  相似文献   

2.
一口气读完厉彥林老师发表在《北京文学》的散文《人民,人民》,读后收获很大,感受颇多。有迎面而来的磅礴气势,有荡气回肠的痛快淋漓,有历史回眸中的金戈铁马,有现实生活里的情真意切,更有锋刃游走的高超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幸在《北京文学》拜读了厉彦林老师新作《人民,人民》。
  手捧文稿,研读数日,感触良多,脑海不时浮现出纪录片《开国大典》中亿万人民欢呼雀跃之场景,耳边不时旋绕着伟大领袖毛主席“人民万岁”那惊天春雷般深厚的湘音……  相似文献   

4.
厉彦林老师是我中学时期就已熟悉的作家,至今仍保存着上世纪90年代摘录到笔记本上一些他的诗作。2015年第7期《北京文学》刊载了厉老师散文宏篇《人民,人民……》,读来倍增力量,倍感欣喜与振奋。一本在手,不忍释卷。从遥远的青藏高原,我发短信给正在山东读高中的女儿:此文作者的作品曾数次入选阅读教材和高考试卷。这篇新作大气磅礴,笔法细腻,说理透彻,哲思深刻,宝贝女儿要反复研读甚至背诵,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和政治考试成绩10分哈。当然,读此文的收获绝不仅于此。  相似文献   

5.
高中时,初读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就成了他的书迷。秋雨老师擅长以灵动的散文书写厚重的历史文明,从《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历史的脸谱》到《中华文化的四十七堂课》等,廿载光阴转瞬而逝.秋雨老师从不惑之年而过甲子,他的历史散文早已成为了经典。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土地》到《人民,人民》,充分看出作家、诗人厉彦林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视野的宏阔和明晰、提炼题材的从容与精度,以及驾驭这种“大散文”必备的语言文字功力。
  我称其为“大散文”,与曾经听说的所谓“大散文”有所不同:它不重在幅制之大,动辄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也不在于作者口气之大,有咄咄逼人、我说你听之势;而是题材非轻又不那么具象,内涵深重很容易大而无当或流于空泛。作者何尝不曾想到类此难度,然而他却并未知难而止。对于一位富有责任感的精神文明建设者和人民群众的公仆,钟情并驾驭这一题材是绕不过的使命,岂能不对世世代代生活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作出清晰无误、热切而敬诚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郭初阳老师在一个散文教学的主题活动上,执教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的两则散文小品。这一课郭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解读、独特的设计让所有的老师(也包括上课的学生)记住了他的散文教学,也记住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和他的两则动物散文小品:《天鹅》《蟋蟀》。  相似文献   

8.
一、背大作家巴金早年在《谈谈我的散文》中说过这样的话,他喜欢写散文而且写了十多本散文集,首先应该感谢以前的老师强迫他背《古文观止》。茅盾背《红楼梦》也成了  相似文献   

9.
韶光易逝,与郝贵平不见已经十年。看到他的散文集《大漠拾韵》和《沙海行旅》出版,艰辛苦学有了成果,作为他中学时代的老师,我很激动,禁不住深长漫想,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感到欣慰呢!细读郝贵平的散文,我心潮澎湃,很艳羡他笔下描绘的大漠风情。和我读过的一些散文作家的作品比较,他的散文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借用司空留《诗品》中的话,我认为,他的散文表现出一种“劲健”高亢的艺术境界。一个作家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与他从小所受的文化教育、艺术熏陶、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有关,更与他的志趣爱好、胸怀抱负、思想认…  相似文献   

10.
彝族作家李乔,以长篇三部曲《欢笑的金沙江》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他还著有《挣断锁链的奴隶》、《破晓的山野》等作品。总之,他是以小说家的身份知名的,他的散文创作却很少有人提及。他在散文上的成就虽不能和一些专事散文创作的作家相比,但在他个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意义。作为一个小说家创作的散文,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边疆少数民族人民  相似文献   

11.
鹭焱 《初中生》2007,(4):14-17
《藤野先生》是鲁迅散文中的名篇。藤野严九郎先生是作品中的原型,他是鲁迅先生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这篇散文记载了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校时和藤野严九郎先生的师生之情。  相似文献   

12.
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澳门的一个贫苦渔民家庭。1938年到延安,担任鲁迅美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他创作了《人民交响乐》、《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著名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曾激励千百万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13.
正热爱周恩来总理的人都知道,周总理总是在他穿的中山装口袋上方别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徽章,这枚徽章上"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他做人的准则,也是他一生的最好诠释。周恩来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这与他忠诚党和人民分不开。周恩来认为,政府总理就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他从昆曲《十五贯》的内容联想到政府管理,提出要处理好"官"与民的关系。"我们国务院,人民群众要见我们,有的也难见。""《十五贯》教育我们做‘官'的人,让我  相似文献   

14.
我对《人民教育》有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源于他们的“红烛奖”小说征文活动。 记得那是1983年底的一天,我收到了一封寄自《人民教育》编辑部的信,给我写信的是刘堂江同志(现任中国教育报刊社常务副社长、曾任《人民教育》总编辑)。那时,他还是一位年轻的副刊编辑。他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送我的《张玉良传》,他每天吃饭的时候收听,并说,他听着听着泪水就禁不住流到了饭碗里。他希望我也给他们写一篇像《张玉良传》那样让人感动的小说,参加编辑部正在举办的“红烛奖”短篇小说征文。 《张玉良传》是我的处女作,我还从…  相似文献   

15.
《人民文学》第9期,看一篇罗伟章的《奸细》(中篇)足矣。 这两年一直看《人民文学》,罗伟章俨然“熟人”矣,但要问到如何评价他的写作,还是让人颇费踌躇。从《我们的成长》的朴素,到《大嫂谣》的真切,再到《变脸》的干瘪,罗伟章始终在“成长”也在摇摆。尽管“底层文学”一再升温,而罗伟章已俨然成为其中的“主力作家”,我们却不愿意看到一个新作家为了赶潮流而牺牲文学上的真正成长。  相似文献   

16.
一份份尊师的情意──析散文《啊,老师……》王爱琴散文《啊,老师……》的题目,用的是一个感叹句并带了省略号。作者感叹的是什么,其中又省略了什么,这是人们读了这篇散文需要弄清的问题。读完这篇散文,人们不难发现,这里写的是一份份尊师的情意。为了表达这种情意...  相似文献   

17.
来自四川的打工妹郑小琼凭借《铁·塑料厂》一文获人民文学奖“新浪潮”散文奖。2001年,郑小琼从卫校毕业,离开四川南充老家,南下东莞打工。个人亲身经历了打工的种种酸甜苦辣,因而一下班就静静地看书,写日记,写乡愁,写打工生活。评委会对她的散文《铁·塑料厂》的评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06,(3)
全国著名诗人,现任全国名牌刊物《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1947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祖籍河北丰润。他当过工人,也当过解放军战士、排长,还在《诗刊》、《人民文学》当过多年编辑他二十来岁就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万山军号鸣》、《六角的雪花》、《北方抒情诗》、《静静的白桦林》、《爱的花环》、《少女和紫丁香》和诗论集《感觉智慧与诗》等作品多种。他的诗歌、报告文学等作品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等多种奖项他多年在《人民文学》担任过副主任、主任、副主编、主编,有丰富的文学编辑经验,他能在繁重的工作中关注《小读…  相似文献   

19.
郑振铎不但是闽籍著名作家与文学活动家、文学史家、藏书家,他的散文也有卓越的成就。他撰写散文小品,是从事文学编辑工作稍晚的事。他最初的散文创作,也是抒写对“五州”惨案的愤怒的。以后又陆续出版了《山中杂记》(1927,开明)、《海燕》(1932,新中国).《欧行日记》(1934,良友)、《西行书简》(1937,商务)、《民族文话》(1946)、《蛰居散记》(1951)。他逝世后,有的出版社还为他出过几本散文集:《蕴华集》(1985,海峡文艺)、《西谛书话》上下册(1987,三联)。他的散文坚持文艺“…  相似文献   

20.
老师领进门     
《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改编自现代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先生的散文《老师领进门》。文中刘绍棠先生深情回忆了给他启蒙教育的田老师。田老师的教学方法极其特别,他能将教学的全部内容巧妙地编成一个个故事。刘绍棠先生在田老师的门下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也正是这些故事在刘先生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后来成为中国重量级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