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在肯定社会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2.
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文章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阐述,并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在肯定社会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在回顾有关社会资本理论与发展的基础上,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阐述,并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在肯定社会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湖南省高职院校的251名听力残疾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社会支持与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较低,社会支持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就业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69%。建议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重视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还要开发积极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学术界考虑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学研究中的新兴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例如在降低就业信息不对称、获取就业机会、降低就业成本、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和历史上任何一种新潮流一样,社会资本理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只要我们努力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扬其长、避其短,就可以使社会资本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动力机制在于大学生及其家庭为了实现家庭预期利益最大化和用人单位录用决策者为了实现个人预期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增加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来源、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促进工作流动和职业发展;消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损害就业公平、限制大学生择业范围、增加就业成本.应客观看待社会资本的两面性作用,大学生应积累社会资本,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环境,减少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动力机制在于大学生及其家庭为了实现家庭预期利益最大化和用人单位录用决策者为了实现个人预期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积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增加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来源、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促进工作流动和职业发展;消极影响在于社会资本损害就业公平、限制大学生择业范围、增加就业成本.应客观看待社会资本的两面性作用,大学生应积累社会资本,发挥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环境,减少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主要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的特征以及对就业的影响,揭示了大学毕业生社会资本的使用现状及社会资本对就业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并对大学毕业生积极扩充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正确、高效运用社会资本提出可行方法与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校积累和运用社会资本服务大学生就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言是一剂良药。文章阐述了高校社会资本的基本构成和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高校利用社会资本服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重点是提出了高校利用社会资本服务大学生就业的五个方面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村大学生因社会资本弱势而面临的就业风险,已对其个人、家庭、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政府应从营造公平竞争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等途径入手,消除社会资本消极作用,为农村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促进其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1.
由"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社会资本"在就业市场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正负效应,我们不应一味地批判由于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占有量不同而造成的就业不公,而应积极引导它的正面发展,限制它的负面影响,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开发大学生的"自致型"社会资本,降低大学生就业不公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利用外资的宏观负经济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利用外资有其宏观正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就业和税收等方面。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利用外资也不例外,其宏观负经济效应则主要表现为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区内金融风险隐患、不利于区内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等。鉴于此,内蒙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利用外资的质量标准体系、调控利用外资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以最大限度发挥利用外资的正面效应,遏制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其流动是必然的。高校教师流动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为了避免无序的高校教师流动,教师所在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流失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以应对日益增多的教师流动。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在腐败过程中的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述大多着眼于其积极性方面,对其负效应关注较少,研究尚不深入,因而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空白。腐败行为滋生和蔓延依赖的三个主要条件是:腐败机会的存在、腐败动机得不到约束及腐败受惩罚的危险性低。人力资本在腐败滋生及蔓延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也主要通过这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对新余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和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心理资本在学习倦怠与学业成就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及五个因子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及五个因子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性预测效应;学习倦怠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负性影响;心理资本在学习倦怠对学业成就中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资绩效,克服消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欢迎和利用外来直接投资以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做出了贡献。但亦不能因为外来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积极效应和作用而忽视其负面效应以及我们工作中的缺点。为了改进引进外来直接投资的数量实绩和质量绩效,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好的济增长绩效,应注意和克服外来直接投资的负效应和引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2001—2008年海西经济区20个地市产业结构相关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第一产业比重变化对劳动效率有负影响,对资本效率和经济规模则有正的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对资本要素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对劳动要素效率和经济规模具有正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结构下,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多元化经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公司负债规模与多元化经营程度之间负相关;虽然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多元化经营相背离,但从2001年到2004年的变化趋势来看,两者之间正相关性正在不断地提高;从行业特征来看,处在石化、机械设备与医药类行业中的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多元化经营之间相关程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Canadian society is characterised by a plurality of immigrants and Canadian migration policy and corresponding recognition approaches are strongly geared to economic criteria, qualifications and skills.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how immigrants who have acquired their highest qualification outside Canada are able to use their foreign qualifications and skills in their current job. The analyses a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assumptions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as well as the lack of transferability of human capital across country border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a labour market success index is developed, which is used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in regression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ditional operationalisations of human capital (years of education,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nd skill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individual labour market success. At the same time, being born abroad and having acquired one’s highest qualification abroad in comparison to Canada, especially in a Non-Western country, ha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labour market success of an individual. Detailed comparisons regarding different indicators of labour market success also prove these comparatively negative effec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limited explanatory power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the necessity to complement it with Bourdieu’s concep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