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谁先结冰?     
有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杯热水、一杯等质量的凉水,在相同的条件下,哪杯水先结冰? 师:答案是显然的,凉水先结冰. 生:我从小学就听说热水先结冰,后来在课外读物上也看到过,并说得头头是道.从初中到高中我问过几位物理老师,也说热水先结冰,并作出了解释. 师:你做过实验吗? 生:做过. 师:什么结果? 生:凉水先结冰. 师:你相信实验事实还是相信道听途说? 生:当然相信实验事实,但有些物理老师的解释听起来也有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热水散热快. 师:“热水散热快”这句话的意思是热水与环境温差大,散热…  相似文献   

2.
案例:建立体积概念 师(把两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放在讲台上,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一个苹果,然后把左边杯里的水往右边杯里倒):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做的实验,思考结果会怎么样? 生1:左边杯里会剩一些水. 师:为什么左边的杯子里会剩下一些水呢? 生2:因为右边的杯子中有一部分空间被苹果占去了. 师:说得好.那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 生3:说明苹果占有空间. 师:苹果是一种物体,它占有空间.(师举起玻璃杯和橘子)它们占有空间吗?  相似文献   

3.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4.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的讲桌上,按照学生的方位从左到右,第一个盘子里放两只杯子,第二个盘子里放一只杯子,第三个盘子里不放杯子),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每个盘子里放了几只杯子?……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师演示:把一只生鸡蛋放入一只盛满清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中的鸡蛋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教师接着取出另一只盛满盐水的透明玻璃杯。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把这只鸡蛋放入这个盛满水的杯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生:下沉。师:实际情况是否和大家猜想的一样呢?现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这个实验。请大家仔细察。生:鸡蛋浮起来了。师:对比这两个实验,你有什么想法?生:两个杯子里的水肯定不一样。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尝尝这两杯水有什么同。生:一杯是清水,一杯是盐水。师:观察实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使鸡蛋上浮的这…  相似文献   

6.
犤教学过程犦上课伊始,我捧着玻璃茶杯进了教室。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的意义,大家都能判断出一个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了。可是,生活中的问题却不像书本上的问题那样直接和简单,比如说老师的这杯子里有一些水,这些水占整个杯子的12吗?(注:茶杯是圆柱体的)(学生有的说超过12,有的说不到12,有的说正好12)师:咱们光争论是得不到问题的结论的,真理可不是掌握在嗓门大的人手里。要知道准确的答案,咱们还要怎样?生:验证。师:怎样验证呢?生:拿一把尺子量一量杯子的高度,再量一量水的高度,看水的高度有没有杯子…  相似文献   

7.
第十四届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题(江苏赛区)中,笔者认为有几题参考答案考虑不周全,现讨论如下:题1(原第一题)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其中一个盛满热水,如果利用杯子的吸热作用把热水的温度降低,可以把热水注入其余五个杯子中,让杯子吸收热水的热量。怎样注入热水可以获得最佳冷却效果呢?[方法1]把热水平均注入五个杯子,每个杯子分配1/5杯热水。[方法2]先把热水整杯注入第二个杯子,等到杯子不再吸热时再注入第三个杯子,如此类推,最后注入第六个杯子。  相似文献   

8.
师:我们看这个烧杯,里面好象是空的,它真是空的吗?生:里面有空气。师:里面是不是有空气?我们用实践来检验。请同学们把烧杯倒过来压进水里,然后慢慢将烧杯倾斜,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分组实验)生:杯子里跑出许多小气泡。师:这说明什么问题?生:说明烧杯里有空气。师:除了烧怀里有空气外,还有哪些地方有空气?  相似文献   

9.
师:出示盛水的勺子这东西你认识吗?生:盛水的勺子。师:在勺子里倒上热水,并用手去拿勺子哇老师的手为什么这么快缩回来?生:勺子很烫手。师:勺子为什么会烫手﹖生:水里的热传到勺子上来。生:水里的热一点点传到勺子上。师:想个办法使勺子不烫手。学生讨论汇报生1:在勺子里倒上冷水,勺子就不烫手。生2:把勺子放在冷水里,勺子也就不烫手。生3:在勺子外裹上毛巾,勺子不烫手。生4:把手在冷水里浸湿后再拿,勺子烫手好一点。生5:用夹子把勺子夹起来,勺子烫不了手。师:工人叔叔也很聪明,在勺子上装个柄(倒上热水)倒上热水后手拿在什么地方不烫手﹖生…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上《怎样测定物体的温度》时,在课堂上对半杯热水进行连续测量观察,我们发现,水温开始下降得很快,后来下降得慢,课内时间紧,5分钟的时间只测得几个数据。我们想这杯水最终能降到多少摄氏度?如果给一杯冷水加热,水温上升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家里在学校里作了几次实验。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求平均数”的课尾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平均数。生:我知道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师:快下课了,你们想和老师说些什么呢?生:老师,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生:希望以后老师还会为我们上课。师:老师也想再和你们一起上课,但快下课了,我们下课吧。(师一动不动,期待的眼神仿佛还在等着什么。多数学生在想,以往上课,老师说完下课就收拾东西走了,这位老师还想干什么)师:(深情地)下课,行吗?生:不下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位学生很聪明。他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公开教学活动上,我带着孩子们用非常简单的材料:两个杯、一些水,经历了一堂《热水与冷水》的科学课:师:现我们有一杯冷水和热水,再倒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那该怎么倒啊?(讨论片刻)生:在第一只空杯中,拿热水杯倒一点,再拿冷水杯倒一点。在第二只空杯中,拿热水倒得多一点,再拿冷水杯倒得少一点。这样  相似文献   

13.
怎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尊重 [案例1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 讲台上放着3个透明杯子,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教师用汤勺向3个杯子里加糖,糖的数量依次为2克、3克和5克。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个杯子里的糖水更甜些呢?(生说) 其中有一个学生:让我上来喝喝就知道了。 教师A:你就知道喝。老师是让你用数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片段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生:听说过。师:谁来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师:乌鸦在瓶子里填石子后,水面真的会上升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每个组都有一个盛有红色水的玻璃杯,还有一块石头,请每组选一个同学把石头放入玻璃杯中,其他的同学注意观察水面,看水面会起什么变化。学生做实验后回答:石头放入水中,水面果真就上升了。师:想一想,为什么水面会上升呢?生:石头把水“挤”上去了。再:再做一个实验:用一只杯子装满细沙,再把沙倒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中,再把倒出的沙装回杯子里,会…  相似文献   

15.
师:(出示盛有半杯水的烧杯)我这里有一只装有半杯水的烧杯,现在我还能向杯里装水吗? 生:能。 (师用另一只杯子向盛有半杯水的烧杯里装满水。) 师:现在还能再装吗? 生:不能; 生:水已经装满了,不能再装水  相似文献   

16.
占秀珍 《化学教学》2004,(4):32-33,47
[师]: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生]: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略)[师]:这些方法是否能比较简单的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呢?[生]:不能。[课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师]:下面这些途径,你觉得哪种方法为最佳?(1)碳酸钙高温分解。(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3)碳酸钙与硫酸反应。[学生讨论]:方法1肯定不可行,因为反应的温度太高,以及产物难以收集。[师]:那么方法2和3如何呢?怎样去判断?[生]:用实验证明。[学生实验]:取两支试管,放入大理石各一块,分别加入盐酸和硫酸适量。观察现象,找出异同,并选择。[学生分析总结]:相同的是都有气泡产生。…  相似文献   

17.
广告大揭秘     
一、激趣命题师 :这几天我们都在搜集广告 ,(板书 :广告)孩子们一定知道我们这节课跟———(广告)有关。师 :说说你想给这堂课命个什么题?生说自己创作的题目并选出最好的。师 :你是怎么想的?(师边说边板书课题)生说自己的创意来源。师 :你想得真好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题目。生齐声读题目。(让学生自己定课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欣赏中感悟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二、广告大放送师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广告(师边说边贴卡片 :广告大放送。生齐读“大放送”)把你知道的广告来个精彩的再现 ,现在我们分两组来比…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由猜想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登山的生活照片。师: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吗?生:黄老师。师:对,暑假里,我和同事们一起出去旅游了。你们能看出我在什么地方吗?生:在一座山上。师:是的,这座山海拔2000多米,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知道是什么山吗?教室里立即热闹起来,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激趣导入师 :请同学们闭上嘴 ,把两根手指放在鼻孔儿下待上一会儿 ,你有什么感觉?生 :我感到鼻孔儿里一会儿吸气 ,一会儿出气。生 :我感到呼出的气热乎乎的。师 :刚才 ,同学们所感受到的就是人的呼吸现象(板书 :呼吸)。如果用手指堵严鼻孔儿 ,有什么感觉呢?生 :我感到吸不进气也呼不出气 ,憋得难受。师 :为什么会难受?生 :因为不能呼吸。师 :对于人的呼吸你想知道什么?生 :人为什么要呼吸?生 :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生 :人是怎样呼吸的?生 :呼出的气和吸进的气一样吗?〔自我评析 :通过实验感知人的呼吸现象和呼吸对人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一、引导学生口述探究计划例一:《比较水的多少》教学片段师:(出示三杯水)三个杯子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装的水量不一样。你们猜一下: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比较三个杯子装的水的多少?(讨论5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我的办法是另外找来一个大一点的杯子,把这三个杯子里的水分别倒进这个大一点的杯子里,并做好记号。这样,就可以比较三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