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哈姆雷特本身是个热情乐观的青年,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但是父王的意外死亡,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使他忧郁,优柔寡断,多疑,性格上出现了矛盾,从而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以其悲剧为代表的戏剧创作标志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亚对悲剧创作有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悲剧创作观念。本文以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作品为例,结合作者本人的主观感情意识,深入地分析了其悲剧性人物在走向人生悲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的困境与悲剧性,揭示了其悲剧性人物的悲剧根本。  相似文献   

3.
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生活在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被誉为人类戏剧艺术上不可逾越的顶峰之一。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悲剧的成就最高,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又有莎士比亚剧作的独特风格。从这些震撼人心的悲剧来看,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立足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从若干方面研究了莎士比亚悲剧艺术的主要特征,希望能够为读者理解莎士比亚悲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福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疯癫"文学形象的有关论述和A.C布莱德雷对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实质的理解,审视了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里面的疯癫人物形象,探讨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物疯癫形象的种种起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疯癫主题取代死亡主题并不标志着一种断裂,而是标志着忧虑的内在转向。莎士比亚对疯癫意象的情有独钟和生动刻画也向我们展示了他对疯癫独特的审美观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伦理故事,由于该文学作品糅合了多种因素,形成了悲剧性的文学效应,容易引起读者产生共鸣。在文学作品研究中,虽然莎士比亚早已离开人世,世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莎士比亚及其文学作品的评论确是长兴不衰,尤其是《李尔王》悲剧的成因的研究,成为了评论家们一直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对基于《李尔王》悲剧的成因与现实意义进行分析,通过对人物的刻画来谴责人伦颠倒的社会现象,使人们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对悲剧作了科学界定。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物与环境、人物性格内部的冲突是新与旧两个阶级、新与新的邪恶势力冲突的反映;邓肯的悲剧是旧的历史合理性毁灭的悲剧。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对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生活作了最充分的审美反映,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肯定性和否定性本质,富于审美性,是艺术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莎士比亚不仅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喜剧,还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悲剧作品,尤其以四大悲剧最为著名。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仅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还通过人物命运的叙写向我们揭示了人性,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的分析来总结出人性的相关特征,并由此探讨莎士比亚在悲剧创作中宣扬人文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可以发现,在莎士比亚悲剧中蕴含非英雄主义倾向:非典型英雄的主人公,平民化的非主人公以及对人性善恶的双面凸现.这种倾向是由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造成的,对现代悲剧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描写的女性形象被人们长期忽略甚至误解.<麦克白>中所描写的女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所受压迫最深的一部作品,这与莎翁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6,(1):67-70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自文艺复兴以来就备受观众喜爱,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常演不衰,其作品的重要性自不必再重复,莎士比亚也由此被本·琼生称之为"时代的灵魂"。而在四大悲剧中,圣经原型的嵌入与应用,是造就悲剧经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化无形为有形——莎士比亚《麦克白斯》的心理刻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麦克白斯》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有人说它是莎士比亚最好的悲剧作品。这种看法恐怕是出于偏爱,因为,无论从剧本所写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还是从主要人物形象的美学价值来看,《麦克白斯》都未能超过《哈姆雷特》和《里亚王》,我们自然无法将它列为“四大悲剧”之冠。不过,《麦克白斯》自有它独到之处,譬如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它就胜过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这是人们在比较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时,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的创作生涯分为四个阶段。四大悲剧《汉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均完成于第三阶段,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基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看到人文主义的理想远远没有实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还很遥远,新势力和旧势力的较量愈演愈烈,人类的真诚、善良、尊严和仁爱受到私欲、野心、狡诈和残忍的腐蚀与践踏。他不再那么乐观了,而是把满面愁容和满腹的愤怒化为巨大的力量,凝聚在笔墨里,写出了不朽的四大悲剧。时间已过去了近四百年,莎翁的四大悲剧仍然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他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对…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自始至终以浓重的笔墨刻画了悲剧主人公孤独的性格。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失望,对人生、社会、人类未来出路的探索与迷惘,造成了哈姆莱特性格的孤独,造就了他孤独的人生。文章从孤独的角度来解读这部悲剧,阐释在哈姆莱特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强烈而独特的孤独性格。  相似文献   

14.
陈海容 《文教资料》2008,(32):20-22
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阐述的悲剧理论.将<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情节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结局的设计上与四大悲剧进行比较.分析莎士比亚悲剧对<诗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阐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四大悲剧各自独特的悲剧效果.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思想、创作既是人文主义的又是宗教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一种"基督教悲剧",更多地体现了原罪、忏悔和救赎等宗教观念,他四大悲剧作品之一<麦克白>,就很好地阐释了原罪意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悲剧.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全世界被公认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都对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创作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莎士比亚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 通常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中,以悲剧成就最高。而莎氏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中,《哈姆莱特》(写于1601年)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莎氏最重要的作品。别林斯基称莎氏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莱特》则是莎氏“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哈姆莱特》一剧的基本情节取材于丹麦王子哈姆莱特  相似文献   

17.
悲剧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更深刻的认识。莎士比亚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而其中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则被被公认为"四大悲剧",这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中心作品以至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转折点,是莎士比亚思想集大成者。而四大悲剧所折射的灿烂文学光芒的阴影下,则是作者体现出来的依附于权贵,取悦于王权,为王室服务的权贵思想。本文就这一现象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胡玥 《文教资料》2012,(33):108-109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被誉为是心理描写的杰作,也被称为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最阴沉可怕的一部。不仅仅是因为戏剧的笔墨暗淡,主题“灰色”,也因为在戏剧中存在着“超自然因素”——女巫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多种艺术手法构建自然、和谐的伦理道德体系,追求真善美一体的终极道德伦理鸟托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进行解读,展现剧中人物制造的伦理道德的荒原,体验李尔的人性复归及其对亲情的守望.认为考狄利娅这一形象承载了莎士比亚道德伦理鸟托邦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人文主义理想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冷酷客观现实产生的剧烈冲突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主题.本文结合人文主义理论,论述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人性解放和自由,反对一切形式的封建桎梏,谴责资本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