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修辞的具体使用,发现“公文有修辞”,修辞是在公文中有大量的应用,并且有其内在的使用规律:公文中出现的辞格种类有限,主要有排比、对偶、反复、引用等四类;而消极修辞运用比较多,涉及到炼字和炼句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公文写作中修辞的使用建议:修辞运用不能脱离公文语体特征随心所欲地使用,要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2.
论公文修辞的历史传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文修辞是最早的自觉的修辞实践。据考证,“修辞”最初专指撰拟、修饰施政化民的文章教令。这就是我国传统修辞理论有着浓厚政治伦理色彩的原因。“言语之美,穆穆皇皇”。在长期的公文修辞实践中,前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有许多精辟的总结、睿智的发现与创造,出现了一批批练治而工文的“鸿笔”,产生了不少“铿乎有声、炳乎有光”的名篇,形成了著诚尚实、简约体要、质文兼美的优良传统。这一影响深远、内涵宏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很好学习和借鉴,以提高公文撰拟者的思想业务素质,克服现行公文写作中的一些疵病与积弊,使改革时代的公文更好地发挥“鼓天下之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儒家思想为尊,因此,古代公文通过直接或间接引用儒家经典,作为指导思想、出发点或证明具体观点的论据。这不仅使公文思想深邃、富有内在张力,也使儒家政治伦理和实践理性得到传扬。作为临民治事工具的古代公文与作为儒家思想具体表现形式的儒家经典相结合,成为“治统”与“道统”有机结合、互相补益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4.
公文写作受社会、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制约。计算机应用是公文写作“书写”工具的革命。计算机制约着公文写作的内容和形式,使公文写作简单易学。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搏大精深,不仅通篇充满着理论创新和思想创新,而且在语言风格上,一方面运用消极修辞,明显地体现了公文语言对逻辑思维的倚重,达到了“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1](P54)的极致;另一方面又运用对偶、排比、叠用等积极修辞,将公文语言内蕴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公文写作的充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思维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文是一种“代言”性的写作形式,其写作主体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公文自身的性质、功能与其他写作形式、尤其是文学写作有着质的不同。因此,表现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特征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这种不同,对于把握公文的写作规律,提高公文的写作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璨 《考试周刊》2011,(89):23-24
公文写作作为应用写作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体系,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本文以公文语言的语体色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公文写作的特点和写作基本构成要素中的语言运用、修辞和表达方式的选择使用等,从而从一个侧面论述公文语言的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8.
行政公文是实施领导、处置公务、管理政务、加强联系、沟通信息的重要工具。本文着重从修辞要素着手,通过与一般文章修辞比较,概括出行政公文修辞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修辞主体的专任化、修辞动机的功利化、修辞语境的特定化和修辞手段的消极化。准确把握行政公文修辞的这些特点,对于行政公文写作来说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唐婷 《文教资料》2013,(32):166-168
在历朝历代的公文写作中,引用前人经书特别是儒经是惯用手法,宋代在这方面较为典型。宋代公文写作中的用经现象普遍存在有着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着其显著的特点和方式,这种手法在实际的公文行文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无节制的用经也给公文的行文带来了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文修辞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公文写作实践与教学中存在着重格式、忽视语言锤炼的偏向。本文对公文修辞的重要性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着重阐明公文修辞是高难度、高境界的修辞,要达到实诚、清丽、庄重、简明、整饬之美的境界,必须下苦功夫。  相似文献   

11.
清代公文制度的内容,涉及文体运用、写作态度、抬头、避讳、缮写、用印、装订等撰写制度,进本时间、驿递规定、时限要求、递交方式、电信应用等传递制度,题本票签,限期办文、发抄遵行等收办制度,六科封驳、稽察注销、收贮存档等封置制度,以及涉及公文处理全过程的保密制度等。清代公文制度是在明代公文处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持了明代公文处理的基本精神,但它较明代更为繁琐和严格。清代公文制度体现了封建社会公文制度的最后辉煌。  相似文献   

12.
行政公写作活动中,读不仅担当着将公内容转化为工作行动的中介作用,而且在公写作的整个活动中干预制约着作用,也直接影响公的写作效果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满足不同读的阅读需要是实现公社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读分析是现代应用写作理论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公的行目的因为具有内含性,故而常为人们所忽略。事实上,行目的对公的撰写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像准绳一样制约着公写作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只有充分把握住行目的,公才能写得有的放矢,其影响客观实际的社会功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行目的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它成为公主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曹操的公文以叙事为宗旨,带有鲜明的权威性、指令性,且篇幅简短,表述明确,指示具体,文辞朴实。曹操将公文与文学作品和理论文章从内容上渐渐区分开来,开始自成一家,对公文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主题词是公文的一项格式内容,它随着公文处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需要而产生。国务院1994年6月修订并发布使用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有主题词715个,为公文主题词的标注规定了统一的用词规范,它对公文的写作、阅读,标引、存储、检索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主题词、主题词表、主题词标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解读,分析了公文特定的话语方式,揭示公文写作中所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文写作能力是现代必备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文写作一直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难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并于2012年7月1日开始施行。在新老更替的关键时期,公文写作教学必须在内容上紧扣新《条例》的新特点、新变化,在"快"和"新"上下功夫,讲清公文演进历程,明确新《条例》发布的必要性;讲清过去党政两大系统公文处理工作的差异,明确新《条例》发布的划时代意义;讲清新《条例》的主要变化,切实增强教学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公文写作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材中行政公文的编排大多结构雷同,教学案例缺乏规范性与实用性,写作训练不足,设计不科学。只有敢于打破传统编排体例,精心挑选例文,科学安排写作训练,才能达到保证公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公文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公文是行政机关在处理公务时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制的公务文书,它具有政策性、指导性、规范性的特点。公文写作要求内容准确简明,格式规范得体,语言严谨庄重,具有权威性。文章针对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公文文种选择错误、相同文种不同类型混用、公文标题的拟写及格式不规范四个方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公文写作中的难点,供公文写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