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语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为此,广大教师付出诸多辛勤的努力,“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理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杨洲 《宜宾学院学报》2005,5(4):115-117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语学习现上,钱梦龙也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式的“训练”为“主线”,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学习学风.这与语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体现了一位语教育名家高瞻远瞩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3.
学习新课标后,我认为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一门“学问”,更不再是学生额外被迫的学习负担,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盏“指路灯”。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进而发展成为学生自己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后的成就感,使他们懂得自己能参加探究原理、研究问题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兴趣很高,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而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数学。标准认为:“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语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了课程目标,其中第二维度就提出了展示学生学习语的“过程、方法”,其中一条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足以见得探究在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究学习是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简称“语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下的语教学,突出了“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语)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大起来,合作探究的时间多起来。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在巡回中启发引导学生解决探究中的问题。笔认为,学习一篇课,教师在组织引导学生完成各自(或各组)探究的问题之后,还要善于对该篇课作总结性发言,梳理学生探究中的重点,补充学生探究中没有涉及到的重点问题,把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与学习应有的知识结合起来。笔试着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我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五改、五让,即: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把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同时提出,并作为一条重要的理念提出来,这是以往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的。可见《语课标》对合作学习是多么重视。合作学习既是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又是学生学习其它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与…  相似文献   

10.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亦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给他们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应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积极尝试小组学习的途径,在解决重难点过程中、语言实践中、反馈评价中合作;应精心组织探究性学习,合理安排探究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语综合性学习”开拓了语学习的新领域,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因而学生有了极大的自由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他们的“工作成果”常常会给老师一个惊喜,但开放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放任学生自行学习而教师只“作壁上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过于“开放”,除了活动作个开场白和小结外,其余都让学生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语课程标准)。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叩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扉,消除学生学习上沉闷、压郁、胆怯、被动的心理障碍,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说“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充分显示出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语学习的主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国家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高效运行的具体体现之一。新课改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因此“自主、合作和探究”是中小学应该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什么是“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实施“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文军 《江苏教育》2005,(1B):22-22
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现在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享受着语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自从《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型的学习办式之后,“自主、合作、探究”之风便频频出现在语课堂教学的前台,广大一线教师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已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师者如何适时地使用“小组学习”,并在“小组学习”中科学地指导学乍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是“小组学习”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曹津源 《初中生》2006,(11):16-18
《语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怎样在课堂答问和交流中贯彻这些要求呢?江苏某市某中学初三甲班师生课堂讨论《智子疑邻》(人教版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实录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教给我们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则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其实,在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探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合作的前提就是自主.一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而合作学习就是使许多的学习个体在自主学习时达到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