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翁石室的办学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 文翁名党字仲翁,一说翁仲,庐江舒(今安徽舒县)人,“少好学,通春秋”,具有渊博的学识,“以郡县吏察举”。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据《华阳国志》记载,文翁“为蜀守”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修水利,“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二是办学校。“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自从修筑了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大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物产富饶,但是文化教育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文翁担任蜀郡太守后,除“穿湔江口”,即开蒲阳河,灌溉灌县东部及  相似文献   

2.
文翁石室是全国第一所地方办的学校 文翁名党,庐江舒(今安徽舒县)人。“少好学,通春秋”,具有渊博的学识,“以郡县吏察举”。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文翁任蜀郡太守。据《华阳国志》记载,文翁“为蜀守”后,办了两件大事,一是修水利,“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二是办学校,“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  相似文献   

3.
西汉官学教育体制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的官学并不是到文翁在蜀地兴校办学才出现的,其官学形式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即只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学教育体制。当时还存在着以培养史、卜、祝专门人才的官学形式。而且此类官学早在西汉建国伊始就已着手建立。后来则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学一起,同生共存,共同服务于西汉政权。这样说来,西汉实际是在实行着两套不同的官学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4.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为博士班开设《中国史学名著》课 ,讲到“董仲舒建议汉武帝 ,表章六经罢黜百家” ,说 :“表章六经 ,便是表章古代的王官学 ,罢黜百家 ,便是罢黜后起的平民学。汉武帝为何听他话如此做 ?诸位或许会说 ,当然因为孔子儒家言便于帝王专制 ,汉武帝才采用了董仲舒之言。此说似乎已成为近代我们的常识 ,大家都这样讲了。但我要问 ,此说出在何书 ?有何根据 ?如讲王官学百家言 ,那是根据《汉书·艺文志》 ,又经章学诚《文史通议》详细发挥 ,我只根据章学诚的话 ,稍换讲法 ,说王官学就是贵族学 ,百家言就是平民学 ,如今汉武帝要复…  相似文献   

5.
<正>翻阅史书,千年流光,弹指而逝。回眸岁月深处,两千多年前,蜀郡守文翁在成都修筑石室学宫开办官学,建成我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他在成都大兴教育之功,令班固在《汉书》中不禁点赞:“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除了兴教育,文翁还举贤能、修水利……他政绩显著且为官清廉,移风易俗,改变了蜀地落后风气,史称“大化”,让后人不禁赞叹:“公学始祖兴教化,汉代循吏第一人。”(“循吏”指重农宣教、守法循理的清廉官员) 2020年,文翁入选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巴蜀之地,天地独钟,文翁精神,光耀千秋。  相似文献   

6.
典故三则     
不寒而栗【原典】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释义延伸】西汉武帝时,有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任县令,又升为长安县县令。他在任职期间,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  相似文献   

7.
司马相如     
《中文自修》2007,(2):F0002-F0002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汉武帝因读《子虚赋》而对司马相如大加赞赏,遂拜其为中郎将。此后司马相如曾奉  相似文献   

8.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传统治术的两端,并且由此产生“儒生”与“文吏”二类文官群体的分类。汉代中期前后,“霸王道杂之”的政治运作模式确立,儒生、法吏并用,或者以儒术缘饰法术,此运作模式有利于帝国行政和大一统的思想控制。汉制,郡国守相不用本郡国人,西汉外籍蜀官在巴蜀地区的施政带有“霸王道杂之”的色彩,使得地方基层社会逐渐被整合到国家秩序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陷入“地方化”。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的行事具有典型意义,可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观察和分析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名校概览   成都石室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兴建的学校,从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距今已有2142年的办学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石室中学一直是四川省著名的重点中学.最近,又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中首批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说他“典莫正于《尔雅》,故作《方言》。”《方言》是《输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的简称,是我国第一部综合各地异名的汉语古代方言词典,它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汉语史、汉语方言史、汉语词汇史、汉语音韵史丰富的资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1.
“锦江春色来天地,石室文风烁古今。”石室中学,位于天府腹地,成都城南,锦江之滨,石室故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省级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自西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石室精舍”始,迄今已有2155年的历史,目前有文庙(设高中)、北湖(设初、高中)两个校区。她不仅是四川教育史上一张永不褪色的名片,更是我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早的书市,出现在西汉后期的长安。汉武帝曾下令征集图书。在朝廷的倡导下,书贩开始活跃起来。在长安城东南的太学一带,有一片槐树林,故长安书市又称“槐市”。书市逢初一、十五最为热闹。《三辅黄图》载:“相与买卖,雍容揖让,或议论槐下。”这是中国书市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名校概览 成都石室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这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兴建的学校,从西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距今已有2142年的办学历史.新中国成立后,石室中学一直是四川省著名的重点中学.最近,又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中首批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标准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古代官方学说。当时由于古文版儒家经典的出现,有些儒者开始对今文经典以及今文经学家的治经方式产生质疑,今、古文经学家的争论由此而始。西汉末年,今古文经学家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给予《左氏传》官学地位。这一阶段的论战虽然以古文经学的失败而告终,但《左氏传》的地位得以提高。东汉初期,光武帝设立《左氏传》博士,《左氏传》的地位得到官方承认。东汉中后期,古文经学家郑玄遍注群经,取得了这场论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秦、西汉、东汉在蜀郡西部置有一湔氐道,属蜀郡(《汉书·地理志》等)。湔氐道又称氐道县,三国蜀汉时先改湔氐道为湔县,后又改为都安县。《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秦汉制度“有蛮夷曰道”,湔氐道是当时氐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可湔氐道究竟在什么地方?至今却是一谜。搞清这一疑题,不仅是研究历史地理之需要,亦为研究川西氐族古史及其关联的都江堰史之首要。 湔氐道、湔县的辖境包括今灌县县城在内,这是汉代至明代文献的一致记载,本无疑处。可从清代以来,在疑古风的影响下,学者多认为秦汉时期的湔氐道在今四川松潘境。《汉书:地理志》蜀郡湔氐道条下,清王先谦《补注》引《清一统志》说:故城在松潘厅西北。龚煦春《四川郡县志》卷第一  相似文献   

16.
对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的几点认识●邵明明一、汉武帝在位时期,西汉空前强大,至西汉后期趋于衰落,这其中的转换过程,教材叙述不足,难于理解两汉的衰落、王莽改制等历史问题。教材应对汉武帝时代潜伏的问题进行揭示。如外戚干政、国家财政不足等。二、对宦官专...  相似文献   

17.
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蜀川”,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作“蜀州”,一些唐诗读物也将“蜀川”写作“蜀州”。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11月第1版):崇州市,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古蜀国地。西汉置江原县,属蜀郡。成(汉)玉衡二年(公元312年)置汉原郡,为郡治。南朝梁  相似文献   

18.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他是我国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其代表作《子虚赋》和《上林赋》等将汉赋推向了高峰,使这种文体成为一种固定形体。扬雄推崇说:“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赏,相如入室矣。”(《法言·吾子》)鲁迅说:“赋莫若司马相如”(《汉文学史纲要》),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为西汉时司马迁所作,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史书,也是上古汉语词汇的重要文献资料,研究其词汇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的是“入”字在《史记世家》中词义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语法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一、“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2007年是《教育文汇》全新改版的第五个年头。为全面总结改版以来的成败得失,真正实现创建品牌期刊的第一阶段目标,《教育文汇》决定从即日起至2007年12月1日止与舒城师范学校联合举办“‘文翁杯’我看《教育文汇》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