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就业率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向全社会公布所属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2000年以后,全国许多省市也开始采纳这种做法,在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曾经提出:高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把就业工作作为“龙头”;就业工作头绪繁多,要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作为“突破口”。客观上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使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毕业生就业率,认真研究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各种因素。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目前学校对毕业实习缺乏有效质量控制,学生大多把毕业实习时间用来求职,实习单位指导毕业实习的积极性不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实践经验要求不适当等问题,政府应当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间,明确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实践经验的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改变对高校就业率考核的办法,高校应当恢复毕业实习由学校集中组织实施的做法,同时要加大对包括毕业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今年,重庆市技工学校14249名应届毕业生已安置就业13918人,就业率达到97%以上。一项来自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大好,甚至优于大学生的就业。其中,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机械电子技工学校等技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了100%。据主管重庆市技校工作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市技校毕业生就业时,没有明显的冷门专业,而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需用人单位提前预订;高…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向全社会公布所属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2000年以后,全国许多省市也开始采纳这种做法,在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曾经提出:高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把就业工作作为"龙头";就业工作头绪繁多,要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作为"突破口".客观上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使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毕业生就业率,认真研究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某高校举行的人才招聘会上,有的毕业生为了挤进自己向往的单位,竟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在见习期不要钱,经过考验得到认可后再建立劳动关系(《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2目)。当前已进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求职的高峰期,在很多人才交流会上,几名甚至几十名大学生竞争一个很不起眼的职位是经常的事。为了增加竞争力,一些应届毕业生“主动”选择“零工资就业”,不惜“牺牲”原应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再要求用人单位尽他们应尽的义务——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由智联招聘网开展的“2006大学生就业调查”的报告显示,目前“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  相似文献   

6.
2008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经过多方的努力,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去年相比略有提高,今年绝大部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填报灵活就业表和用工证明的毕业生人数有所下降。二是随着陕西省"十一五"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  相似文献   

7.
目前正是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期,有关签订劳动合同及试用期等问题又一次引起求职者的关注。在此,我们提醒大学毕业生,毕业前签订的就业协议不能替代劳动合同,就业后要及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园招聘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签约的主要渠道。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在面临“就业率”指挥棒的强大压力下,高校要主动出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举办校园招聘会。因此,在当前毕业生数量攀升而就业需求职位数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探索如何提高校园招聘会的成效,促使校园招聘活动的有效信息被广大应届毕业生充分利用,对于促进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向15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和100家用人单位发出调查问卷,了解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在选择方面的不同需求,深入剖析在社会阶层固化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试图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 晓煜):进入5月份以来,陕西省西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些应届毕业生陆续踏上了就业征程,分赴北京、深圳等地的就业单位。为保证毕业生安全抵达工作岗位,学校除对用人单位进行认真考察外,对赴外地就业的学生都派专人护送。近日,学校领导亲自护送20名毕业生到深圳的就业岗位报到。西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毕业生安全就业保驾护航@晓煜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北京高校有6万多名应届毕业生,从落实就业情况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总体上仍属供求平衡。就业特点主要有:名牌效应愈加明显,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不同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相当明显;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越来越大;男女生就业机会不均等。在就业市场上,学生干部和党员以及有特长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并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今年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关注。首…  相似文献   

12.
共青团山东省委日前发出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学士后流动站”是指专为应届或毕业两年内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的临时和短期的实践和工作机会的基地。各级团组织在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做“红娘”,联系一批企事业单位,建立“学士后流动站”,接纳大学毕业生预备就业;各高校团委则建立未实现就业的应届和两年内未就业的毕业生信息库,组织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学士后流动站”工作。然后,根据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拔部分毕业生到“学士后流动站”锻炼,为期一年。锻炼期间,用人单位与毕业…  相似文献   

13.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近年呈上升趋势,违约问题已经成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一个难题。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违约现象是一把“多刃剑”,不仅使签约的双方——毕业生本人或用人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秩序。同时给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和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为地增大了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如果某个高校的毕业生违约行为过多,导致用人单位对学校产生“信任危机”,对该校今后毕业生的签约行为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认真分析高校…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已是全国热门议题之一,据报道,2007年近500万名高校毕业生中约144万人未如期就业,17个省市还出现了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的"倒挂"现象.一方面我们听到部分教育机构和学生在感叹:"毕业就失业"、"应届毕业生比民工还廉价",另一方面我们又听到一些大企业在呼唤:"求猎头们赶快‘百度'出一批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产教结合 实施“准就业”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但各高校在具体实施就业导向,探索产教结合模式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重视人才市场而忽视服务市场,重视用人部门需求而忽视学生个性需求与发展的倾向,或者说在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了过分关注学校与用人单位而忽视学生的市场主体地位等倾向。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在改革和实践探索中,构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柔性就业导向办学模式”,实施了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准就业”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校连续4年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5%以上,2002年毕业生就…  相似文献   

16.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依据是每年6月初高等学校上报的毕业生就业方案(精确到每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软盘及表格),计算方法是经毕业生的总人数减去未就业毕业生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来计算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目前所涉及的毕业生就业形式主要有以下7种:①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②毕业生不通过学校办理手续,也不需要就业报到证,直接到用人单位应聘;③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单位就业;④部分师范类毕业生回来源地区,由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安排就业;⑤毕业生自主创业;⑥…  相似文献   

17.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从1999年的84.8万增至2006年的413万;而同期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2006年更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公示》)。随着逐年的沉淀,“毕业即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是越来越多。然而,除了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大学毕业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近三百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用人单位对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我国高等院校要求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关毕业生工作的协议,其可以作为统计就业率、确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依据。但在实践中,由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协议的性质、内容认识不清等问题,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在签订过程中存在虚假签约、高校诱导签约、单方毁约现象严重等不良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就业协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进行改革完善的对策,从而更好地规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在这里我们呈现了一些高校比较好的做法,体现了这些学校宝贵的探索。在新一轮就业周期即将开始之际,愿这些经验能给更多的高校以借鉴,给新一届毕业生创造更好的择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改革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在总结近几年就业率统计经验、得失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7种就业形式,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式作出了新的规定。2005年,国家继续延用了这种统计方式。对于这种统计方式,社会各界在总体上认同的同时,仍然提出了不少意见,新闻媒体不时披露少数学校和用人单位在就业率上弄虚作假的种种现象,人们也依此对就业率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从媒体的披露和笔者了解的情况看,问题有六:一是学校逼迫学生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