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发现,三个群体均认为就业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人单位认为,沟通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能力。往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能力高低决定其初次就业成功率和初期就业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观点相比,应届大学毕业生、往届大学毕业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三个群体均认为本科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就业能力提升需要大学生本人、高校、用人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几方面的配合。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有机配合.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出发,探讨和思考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就业自救"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新观念,开展生涯发展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自救"能力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入手,对大学生"就业自救"与生涯发展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的原因.大学毕业生待业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尤其要求大学毕业生主动积极地树立起适应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职业》2005,(19):4-5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足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关键问题,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现代大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大学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的象征.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一个重人课题.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这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规模和对大学毕业生需求层次要求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对大学生就业的制约,提出了如何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等相关问题和如何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如果算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要接近400万人.这样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就业大军,即将涌入就业市场,这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史上也是空前的.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透视大学生就业,就是我们这期杂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针对当前经管类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含当前经管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经管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的促进对策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明显的部门偏好和地区偏好。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间收入差距相对悬殊、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社会保障差异巨大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就必须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重要问题,可雇佣性不足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论文阐释了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技能理论,依托上海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情况作了调查研究,从而从高校和学生层面对开发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提出建议,以实现大学生就业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递增,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残酷的就业竞争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伴随着就业恐慌在大学毕业生中层出不穷。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是影响大学生们顺利就业与将来工作与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探讨,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使大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参与就业竞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从国家政府,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以及各高校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一个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着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特点和原因,阐述了转变就业观念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并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本文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每年高校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攀升,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程度在逐步下降,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择业观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经济。社会、政府、学校、家庭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大学生本人的就业心理也要更加理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大学生的专业结构以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四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