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沈曾植虽著有以论词为主的专著《菌阁琐谈》及其他若干论词文字,但在现代词学史上,仍属于波澜不惊甚至被尘封的人物。在厘清《菌阁琐谈》一书原貌及重编情况的基础上,对其推崇晚唐五代的香弱词风,追求"险丽"奇诡的审美趣味做了细致的分析;对其注重词体声情搭配并从音乐的角度探索词曲演变的规律的相关论说也做了充分肯定;梳理了其与常州派代表人物周济、刘熙载等人的词学渊源。鉴于沈曾植晚年与王国维的密切交往,分析沈曾植之词学思想,时以王国维为参照对象,由此反映出新旧词学交替之际,词学思想的汇合与分途之轨迹。  相似文献   

2.
民国年间,清遗民的复辟活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自清王室逊位到丁巳复辟是复辟活动的亢奋期。这一阶段,遗民复辟的核心力量是宗社党势力与隐逸于京津沪及青岛的遗臣,他们积极策划与发动各种复辟活动,至张勋复辟时掀起“高潮”。丁巳之后,遗民复辟活动进入消沉期,这一阶段遗民的活动主要是积聚复辟力量与寻找复辟外援,但皆以失败而告终。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方面利用溥仪与清遗民,在东北建立“满洲国”,遗民复辟活动异化。溥仪与郑孝胥是这一时期“复辟”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政治意愿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  相似文献   

3.
广东是近代晚清遗民较多的几个地区之一。这有历史的渊源,也有学风的遗传,同时还有地理的原因。广东晚清遗民的政治态度和表现是复杂的,他们大多通过办实业、从事文化教育等活动来资助一些前清项目,编辑晚清历史、广东遗民事迹与地方文献,从而建立与过去的种种联系,寄托其遗民情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聚焦于沈曾植、王国维、罗振玉、郑孝胥等一批避居上海的清遗民在民国之后的现代遗民实践。通过对遗老们生活与心态的检视,本文考察清遗民在辛亥后的避世选择:遗老们如何栖居“海上”,又如何在日常与文学世界中上接遗逸传统,在现代都市中展开自己的“海滨”生活。在遗老的笔下,整个城市被架空,本当蒸蒸腾腾的都市景象,亦被转化为云海缭绕的“山林”。  相似文献   

5.
进入二十世纪,碑学成为书坛的主流,传统帖学开始走向边缘化,很少受到书家的关注。然而沈曾植却另辟蹊径,创出一种碑帖结合的书法风格。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关于碑帖结合的书学理论。本文主要阐述了沈曾植的碑帖兼重、南北汇通、笔法、墨法等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词的发展过程中,遗民词是唐宋词光辉的最后一页。在宋元之际的词坛,遗民词人形成了江浙遗民词人和江西遗民词人两大创作群体。这两大群体的词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如都具有隐逸的思想特征,创作题材上都由舞榭歌台、秦楼楚馆的男女艳情转为自然之景、隐居之乐等。但是,他们又各具特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就意象的选取、词风的追求、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南宋江浙遗民词和江西遗民词二者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试论沈曾植诗歌的佛教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影响人的思想,势必影响文学创作。沈曾植一生以佛学居士自居,这种虔诚的宗教信仰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本文立足沈曾植学佛的态度,分析其诗歌中散发的佛理思想,分别从生命感悟的信手阐发、人生趣味的执着追求、人生无常的坦然面对、爱憎分明的高尚品格等方面分析其诗歌中佛教精神的积极意蕴。  相似文献   

8.
清初遗民词的主题取向,主要集中在故国之思、离乱之叹、英杰之吊和隐逸之情这四个方面。较之明词及南宋遗民词,清初遗民词显示了较强的纪实性和叙事性,所表现的情感也趋于多元化,呈现出内容充实、风格多样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9.
语文故事     
发奋读书有一次,两广总督张之洞做寿,府中大宴宾客。一帮文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辜鸿铭也在席间大谈西方学说。谈兴正酣时,他突然发现同是幕僚的沈曾植在一旁一言不发,而且面有不屑之色。辜鸿铭忍不住问道:“沈公为什么一言不发呢?”沈曾植轻描淡写地答道:“你说的话,我都懂,但是你要懂我的话,还需读二十年中国书!”  相似文献   

10.
王炼 《语文知识》2008,(1):79-81
余怀是清初著名遗民,他的词作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清初遗民词的主要特征。和宋遗民词相比,余怀遗民词在创作上受到隐逸思想的影响更加明显,咏史怀古之词注重历史与现实的沟通共鸣,在表达形式上通常联系个体命运以抒发家国之痛。  相似文献   

11.
梁济是一位倾向于文化含义之"遗"的清遗民。他在清末反对暴力推翻清政府,主张温和的改良。在清帝逊位民国建立后,梁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从对民国寄予希望到失望,但反对复辟清朝,选择殉节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从梁济在民国后的价值取向,认识其有别于其他清遗民的文化遗民情结,这是梁济既传统又趋新的人格特质形成的,反映了民国新旧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文章从梁济的价值取向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树立坚定的文化信仰,不断发展变通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永不消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宋遗民词人隐逸词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宋遗民词人 ,是宋词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 ,本文从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 ,对其中的隐逸词进行考察 ,结合宋亡后士大夫心理与境遇的分析 ,探求宋遗民词人的心奥 ,试图为宋末元初遗民群体中隐逸词的特点找到社会文化学依据。运用社会文化学的眼光 ,详析宋遗民词中隐逸词的新特点 ,并联系宋末元初那一特定历史时代的具体情况 ,试对宋遗民词进行认真 ,允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清代词学的丛林中,刘熙载的词论真可谓是一株卓然独立的乔木。早在清季,谢章铤、冯煦、沈曾植等人就一再指出,融斋论词“多洞微之言”、“精处不少”、“会心特远”。而近代以来的词学研究、则更进一步揭指了刘氏“论词莫先于品”、“词莫要于有关系”等论断的积极意义,并将他的词论置于中国文艺批评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进行比较观照,抉示了其在建构理论体系、更新审美方法上的贡献,推许《艺概·词曲概》是《人间词话》问世前最为重要的词学批评著作。  相似文献   

14.
南宋遗民词人,是宋词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本文从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对其中隐逸词的特点进行考察,结合宋亡后士夫心理与境遇的分析,探求宋遗民词人的心奥,试图为宋末元初遗民群体中隐逸词的特点找到社会文化学依据。运用社会文化学的眼光,详析宋遗民隐逸词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沈曾植是晚清著名的学者,他的诗歌是典型的学人之诗,诗中不仅有深奥的学术思想,而且僻典奥语,层见叠出。可以说,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以学问为诗的巅峰状态,造"学人之诗"之极,此前此后都没有人引学问入诗如此之深、之繁、之僻。沈曾植的诗歌表明古典诗歌发展到近代后期,基本丧失了清新朴实的天然之风,学问化长期潜在的问题使它的生息气脉已折耗殆尽。  相似文献   

16.
从南宋遗民词的文本出发,对南宋遗民词人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创造,即清空、沉郁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清空,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推崇追慕,这和南宋遗民词人的隐居生活密切相关,和他们的隐居不仕的文化心理相契合,是词人在潜身草野、怡情山水的生活中为了求得对不可忍受现实痛苦的一种暂时性精神超脱相一致的审美选择。沉郁,是指南宋遗民词感情的深沉郁勃,遗民词人身虽隐居,但终生都没有忘怀故国、故家,失意和苦闷增加了情感的浓度和思想的深度,使其词在情绪的深沉和感情的力度上,都呈现出深沉郁勃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辛派遗民词人的代表。在他的咏物词中,可以考订为暮年创作的有10首。这些词代表着辛派遗民咏物词的总体风格,继承了宋词咏物传统审美标准的形神兼备和寄情遥深,但与同时代紧紧追随传统的其他遗民咏物词相比,这些词在寄情方式上打破了对物的依附,入情而忘物,更多地直接抒发悲情;意境关系上并不追求浑化天然,而是大量运用正面抒情、直接议论和借物造境,词作风格情调激楚苍凉、真切明朗。  相似文献   

18.
宋末元初遗民刘辰翁是辛派词人后期的代表人物,其元宵词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元宵词超越了宋代节令词佳人伤春和男士悲秋的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隐含了深沉的寄托,深刻地反映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时代风貌和遗民心理,在词史上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末元初遗民刘辰翁是辛派词人后期的代表人物,其元宵词为宋代词人之冠.他的元宵词超越了宋代节序词佳人伤春和男士悲秋的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隐含了深沉的寄托,深刻地反映出宋元易代之际的时代风貌和遗民心理,在词史上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宋元之际南宋遗民词普遍存在“以词存史”的创作现象.存史纪史的叙事性主题、词人行迹的叙事性记载,拓展了词体的功能结构,使南宋遗民诸家词作具备了叙事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南宋遗民词人这种创作实践,在部分词人的创作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当可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自觉.纪实手法、褒贬笔法、铺叙手法及联章体的运用,可视为词人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