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无法     
《新作文》2006,(1)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  相似文献   

2.
龙开朗先生善书善刻 ,作品琳琅满目 ,有文有野。书法作品讲究“味”、“情”、“气” ,篆刻作品既有秦风汉韵 ,又有个性。这是他感悟人生和书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
  学习书法,重在研究。应在三个方面下工夫,即:悟性、功力和知识。悟性是对书法灵魂的感悟。学习书法,一个人除了天生对书法有灵感之外,关键之处就是对书法真谛的感应。习书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世间万物都是机械地存在着。悟通之后,也就是人和书法能对话的时候。那么,看山就不是山了,是雄伟、威严的象征;看水也不是水了,是深沉,是力量,是大自然生命的流动。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两个“平正”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平正”是在悟通之前,后一个“平正”是在悟通之后,也就是书法要达到的至高境界。有了悟性,不下苦功也是练不好书法的。所说的书法“功力”,就是指按照古人的书写标准和规范进行书写的程度。不像古帖,不能和古人对话,线条质量上不去,章法、布局不讲究,其表现就是功力未达到。社会文化知识的支撑,是决定着一个人书法道路能否走远的重要方面。有时候所学的文化知识和从事的社会实践,不一定马上用得上,但它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一种应用,是不知不觉的一种自然补充。  相似文献   

4.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漫画家和翻译家。他不仅漫画画得好,而且对世界各国的语言研究也有颇深的造诣。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学习外语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中,“22遍读书法”就是他在学习俄语时创造的一种方法。所谓“22遍读书法”,也叫“读字”学习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每读一遍就在题目的旁边画  相似文献   

5.
文章无法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文章无法!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之最高境界也是“无法”。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法将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毫无人气、灵气的“书呆子”。学生阶段本是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如果让我们整日牢牢记住文法,记住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那么,如溪流般的学生思维将会被遏制,长此以往,…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先生是个有趣的人,他率真,重于情、深于情,有着独具魅力的真性情,他“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痴迷的程度”“为人天真倒像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这是多数教师解读《金岳霖先生》后的基本认识,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7.
在探讨“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书法。《书法小辞典》中的释义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法则,主要包括执笔、用笔、间架结构、分析布局(章法)等方面。书法依附于文字而存在,因此,具有实用价值;通过运用书写技法,对文字进行艺术性的创造,能借以表达书者的思想情趣,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这就是说,书法体现书者的思想感情、智能技巧、运力行气、审美能力等。可见,它与德、智、体、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其次要知道书法与写字的联系与区别:书法和写字都以“字”为前提,写字是书法的基础,重在实用;书法是写字的高级阶段,要求达情抒志,讲究法度,重在艺术。现就书法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27年我在湖北省立第五小学上学。秋季开始。我升入六年级,遇见了两个好老师,一个是教音乐、美术、体育和算术的舒恒圃先生,一个是教“国语”(现在叫“语文”)的邓精一先生。6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怀着对这两位先生的深深感激之情:如果说我还有些小小的长处和特点,我认为都是在这两位先生的帮助和鼓励之下才开始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书法·语文教学·人的发展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张健书法是我国独有的艺术之花,它将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亲切地结合为一体,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习字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讲究写字、用字的规范化。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把字写得正确...  相似文献   

10.
众所 周 知 , 诗 歌 的 创 作 十 分 讲究 含 蓄、凝 练 。诗人 的抒 情 往往 不是情 感 的 直 接流 露 , 也 不 是 思 想 的 直接 灌 输 ,而 是 言 在 此 而 意 在 彼 ,写 景则 借 景抒 情,咏物 则托 物 言志 。这里所 写 之 “景 ”、所 咏 之 “物 ”,即 为 客 观之 “象”;借 景 所 抒 之 “情 ”,咏 物 所 言之 “志 ”,即 为 主 观 之 “意 ”。 “象 ”与“意”的完 美结 合 ,就是 “意 象 ”。它既是 现 实 生 活的 写 照 , 又 是 诗 人 审 美创 造 的 结 晶和 情 感 意 念 的 载 体 。 诗人 的 聪 明 往往 就 在 于 他 能 创 造 一…  相似文献   

11.
“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真”与“朴”是季羡林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正如季先生所追求的那样:“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真”即其散文是他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近九十年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朴”即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如同他一生经常穿在身上的蓝色中山装一样。  相似文献   

12.
黄寿祺以易学闻名遐迩,其书法艺术为其易学大名所掩。事实上,他的书法深味古法,是典型的接收过传统胎息的文人一路书风,故清雅绝俗。该文试结合现当代书法史,从赏评《山居茶广与笠山先生书》四卷简札书法始,从“技”与“道”两个层面,来赏析其书法艺术特色,以小见大,进而阐述其整个书法风格与成就。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说启功先生是个书法家,而知道他的诗、画与书法同样高标绝俗的人却不多。50年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北师大的老校长陈垣先生就曾称赞他是诗、书、画“三绝”,陈垣先生的话决不是溢美之辞。而启功先生却认为诗书画只不过是“三余”。先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执教已60多年了。论学问,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乃至于艺术都有精湛的研究,同时先生又精于文物鉴定,现在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凡听过先生的课或听过他淡话,读过他著作的人都会感受到先生学问的渊博和见解的透辟。所以有人说他是书法专家,他总是笑  相似文献   

14.
李萍先生是离休干部,多年“修闲”终于“修”出正果:潜心研著的《书法经纬》图文并茂、行销海内外,被港澳人士誉为“大陆最佳书法著作”;他创立的沧燕书法学校连续数年被天津市评为成人教育先进单位。他组织学员为天津艺术节举办的沧燕书法展览好评如潮,受到市领导和市书协的表扬。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点和线构成形体来传神、达情、表现人的审美心理的,书法发展到东晋王羲之成为新体书法之祖,及至唐代,张旭、怀素以其豪放的笔法将草书推向高潮,而颜真卿又突破了王羲之优美书风的樊篱,自开旷达拙重的壮美书风,“欧、柳”二人同时也为唐代书法的繁荣大注生机。宋代“苏、黄、米、蔡”,元朝的赵孟頫,明董其昌,王锋,清代的郑板桥等人都  相似文献   

16.
翻开范风财先生为祝贺《教育科研论坛》创刊四周年的书法新作“贯彻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顿觉眼前一亮,不禁拍案称绝,深为范风财先生的奇思妙想而感慨万千。书法,贵在灵气。就是使人心旌摇动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源于书家自身品格及文化素养。没有渊博的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写不出意境浑厚、灵动飘逸,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的。范先生在书法创作中,追求的是“濯古求新”。他的章草出秦入汉,融会古今,开创了章草的新天地。读者在观其新作时,追其思绪,品其心迹,引起共鸣。范风财先生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曾入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17.
正3月14日下午,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文化名家系列讲座第十讲隆重开讲,这也是2014年的第二场文化讲座。河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刘金凯先生于百忙之中拨冗前来,在阅读传媒公司漫谈艺术之路,揭示书法真谛。刘金凯先生首先阐述了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指出它传承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三千六百年前的殷商时代至今,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有助于帮助我们认知每个时代的特点。紧接着,他从多个角度总结出书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艺术很讲究“气”字。作文章“最要气盛”;绘画要“气韵生动”;书法讲究“力实而气空”;歌唱中要求行腔“一口气”。这说明,对气的要求,是我国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国人欣赏艺术时一种习惯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沈尹默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他既是诗人,也是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在诗歌方面的审美情趣决定了其书法创作的价值取向,同时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又影响着其诗歌创作。沈尹默先生诗书双修的艺术人生,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在书家的文化修养和人品修养之上的,这是我们研究沈尹默先生书法获得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让女儿去学书法,最初是出于她小学班主任的意见。想想书法能养性修身,或许能使一刻不停的女儿文静一些。女儿八岁去书法培训学校跟陆老师学书法。上课时,家长孩子一起听。陆老师上课很风趣,他的口头禅是“小孩子是很聪明的,很难的东西他几天就可学会了。”他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充满了信心,充满了鼓励。他很讲究学生的作业规范,学生优秀的作业,打上个大大的“优”,再另加五个红五星。作业如有要改正的地方,他除作好不同的修正符号外,还打上四个大五星,再加一个小五星。为了让这个小五星变成大五星,孩子们写啊写啊,写几次也就成功了。他对孩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