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群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新中国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基础理论教材,代表了两个时期的理论特征。两者在文学性质的界定、理论出发点与体系的构建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两部教材的比较,我们还需要重新反思文学的性质,在文学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上要处理好理论介绍性与个体独创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曹安然 《林区教学》2014,(10):34-35
《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都是描写男女婚恋题材的文学作品,它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由于两部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阶级立场与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了两部同为婚恋题材的小说所表达出的婚恋观有所不同。鉴于此,对两部作品体现出的不同婚恋观进行分析,以期能为读者深入了解此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40年代解放区“土改小说”的代表作。本文比较了这两部作品在人物描写艺术上的特点,旨在说明文学与时代和社会的关系。文章认为,这两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即体现了两位作家共同追求的时代性、社会性,又体现着他们不同的审美个性和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4.
《洋葱头历险记》与《大林和小林》这两部长篇童话在思想、情节和艺术手法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教育性、现实性和趣味性三个方面.造成这些巧合与雷同的原因,除了罗大里、张天翼两位作家在自身经历、政治观点、创作思想方面的相似之外,主要是两人发挥创作天才,以形象演绎同一种社会发展理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朝鲜经典盘索里小说《春香传》和元杂剧《西厢记》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两部经典名作,两部作品中所描叙的男女婚恋故事,呈现出朦胧的现代意识,具有反封建的思想主题。两部作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是文学体裁不同,《西厢记》为元杂剧,《春香传》是"盘索里"类小说。二是《西厢记》与《春香传》主人公身份地位不同,崔莺莺是相国千金,张生却家境贫寒;而《春香传》则相反,李梦龙是两班贵族,而春香是退妓之女。《西厢记》与《春香传》中男主人公在追求爱情方式上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在此基础上考察中朝两国文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小说《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艺术上的极高造诣,二是电影的推波助澜。然而,与小说的畅销和电影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文学史或文学手册中有关它的评论极少。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上反动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对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地位的描写,以及对南北战争有仇视情绪。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但它虽然未能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7.
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两位著名英国女作家,分别于1813年和1847年先后出版了各自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和《简.爱》。这两部小说近两百年来一直为人喜爱、畅销不衰,不能说与这两部作品的开篇技巧毫无干系。文学评论家的基本任务就是对这两部传世作品的开篇艺术作一些比较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对《沉沦》与《青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故事结构、主题、人物形象、手法和风格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并揭示出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的原因,使得这两部作品得到更好地理解,对探索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中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爱情名著,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都以不同方式阐释相似的爱情故事。文章试图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以揭示两个剧本在描写至真爱情方面的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爱情观的异同,他们的爱情观的许多方面直至今天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平 《沧州师专学报》2011,(2):40-41,122
《老子》与《圣经》是代表中西方文化的两部伟大杰作,然而,两部作品中处处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其中对"是非"价值论的共性论述即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尝试分析《老子》与《圣经》在"是非"价值论方面是如何进行类似论述的,从而使人们能够以此为切入点,更深、更广地去探寻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在这两部杰作上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1.
《明珠记》和《罗密欧与朱砸叶》都是写于16世纪的戏剧作品.且有着相似的服毒情节,但是无论从这一情节的主题思想还是所反映的时代内容来看,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绘画创作完成了一种将西方现代美术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相结合的典范.长期以来,他的作品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只是最近十年,检讨中国新兴美术的发展,他的先驱作用及作品价值才得到极大的提升,被誉为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宗师.与中国比邻的日本,亦有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著名的美术家栋方志功,它的作品既保留了日本民族的神韵,又吸纳了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风格特立.将这两位东方最具特色的艺术大师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他们的异同,对我们当今的美术创作正途定会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赞扬了男女主人公争取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人文主义,这两部作品虽出自不同作家之手,文化背景、时代氛围也各不相同,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文章主要从文化背景、审美意趣、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4.
孙瑞 《海外英语》2012,(17):158-161
莎士比亚的戏剧流传至今与它的思想、语言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莎剧翻译中的一员,朱生豪显示了他天才的才情与手段。他的译本至今仍然深受广大的读者的欢迎。该文旨在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两本译作的分析来研究朱生豪的译者风格。文章采用了宏观和微观的视角,运用翻译问题学理论从语言学各个层面探讨了译文的风格特征,并且宏观上分析了译本中对原文主题和语气的风格的把握。最后总结归纳了朱生豪的译者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5.
谈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密欧与朱丽叶>原来是由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人文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于1595年根据一个民间流传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所创作的话剧,后来由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谱曲,使其变成世界著名的芭蕾儋舞剧.该文主要从音乐和舞蹈两大方面进行简要的叙述,让读者更直接的感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16.
Romeo and Juliet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rama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I like the novel very much and will give some ideas and comments from the three points: fir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omeo and Juliet & Butterfly Lovers; Second the analysis of Romeo and Juliet's characters; Thir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novel.  相似文献   

17.
在东方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对东方表面上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对东方的轻蔑和仇视态度,表现为将东方丑化和妖魔化;另一种是欣赏和向往东方,表现为将其美化和诗意化。西方人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构成东方主义中的钟摆现象。然而这两种观点表面上似乎是对立的,但实质都是将东方异化成"他者"形象,都无益于东方真正以和西方平等的姿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所以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固有模式,将东方从对其非常不利的东方主义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是什么原因让朱丽叶和罗密欧刚尝到爱情的甜蜜就匆匆赴死呢?一般认为是缘于封建家长的阻挠或是罗密欧不知朱丽叶假死的真相,但这些只是表层的原因。笔者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宁愿过一种短暂但充盈的生活.反映出他们拥有的是基督教的。线性时间观”。  相似文献   

19.
双关语作为"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利用一个词语或词组所关涉的表里两层意思来达到一箭双雕的修辞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无存在汉语修辞还是在英语修辞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然而要想进一步了解双关语,我们不得不首先对其特点做一了解。本文乃借助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从语音上的相关性;语义上的多歧义性以及双重语境三个方面来对英语中的双关语特点作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审视英美小说是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小说是通过讲故事和对具体环境的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英美文化的知识瑰宝,诸如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英国女作家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英国作家劳伦斯的著名小说《儿子和情人》、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名著《汤姆·索耶历险记》、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的《红字》等等。它们的文学魅力及思想教育性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基于此,要使学生多途径、多方位地获取英美文学知识,需要改变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