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残酷的浩劫之一,侵华日军的暴行震惊了世界,冲击着人类文明的底线。文学书写是梳理、记忆、反思南京大屠杀历史的重要空间,现有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文学书写很多,从战时至今历时时间长,从中国、日本到英语世界涉及国家地区广。但是相对纳粹屠犹的文学书写,南京大屠杀文学书写还需进一步加强表现战争的深度与广度,以期在记忆历史、追问人性、维护文明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媒体报导日本右派团体将推出影片,宣传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另外,大陆和香港也将推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二三部,台湾方面则传出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于南京大屠杀仅有两三行的叙述,有一家版本甚至只字未提,一时成为媒体报导的热门新闻。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中国抗战时期,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沦陷后日军进行的大规模屠城惨案。日本在战时通过消息封锁、虚假宣传等手段掩饰暴行,战后得到美国的政治庇护,加上中国幸存者未对侵略者有力控诉,致使大屠杀在西方鲜为人知,几乎"被世界遗忘"。直到1997年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出版后在全球畅销,作为媒介的世界性畅销书对传播南京大屠杀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中外媒体对日本歪曲历史、挑衅和平等行径的披露,对中国公祭活动的仪式化报道,中国为保护历史真相、纪念遇难同胞所做的不懈努力共同促进了世界对史实的关注。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自此南京大屠杀凝聚为国际共识,从中国记忆上升为全人类的永久记忆。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是从抗日战争史的角度还是从中日两国关系影响的角度,南京大屠杀都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对此,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南京大屠杀"一目做了这样的教学要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因此,按照课标的要求,老师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讲述帮助学生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着重讲述并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后所犯暴行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大屠杀以外,强奸与虐杀是不可忽视的严重罪行之一。事实上在某些语境下,对无辜妇女的强杀往往比屠杀更容易激起强烈的愤怒情绪,究其原因,则与人类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不无关系,侵犯与愤怒事实上都源自对女性身份的相同设想。同时,南京大屠杀中大量性暴行的产生也与日本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本文试图结和女性主义对强奸的理解及日本历史文化背景,综合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性暴力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纯如以日本、中国和西方三个视角围绕南京大屠杀为什么被遗忘展开论述。从日本视角看,大屠杀被遗忘有国际社会的外交和国内的历史教育等因素。从中国视角看,有心理和社会道德因素。从西方来说,张通过恢复历史记忆的方式证明了人性的善良面。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行,南京市民和全国各地人民群众一道,以最沉痛的心情,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是一堂历史必修课,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必须牢记苦难的历史,坚守和平的未来。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8.
《作文与考试》2023,(6):14-15
<正>2022年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5周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之名,祭奠遇难同胞,缅怀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英烈。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越来越少。据统计,2022年已有1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永远离开了我们,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仅有50人。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意味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相似文献   

9.
选择1991年至今出版的英国历史教科书,对其中的中日战争叙事内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日战争在大多数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处于被弱化的地位,中国被忽略。具体表现有三:英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日战争内容所占教科书整体内容比例很低;教科书对于南京大屠杀描述不足;教科书认为国民党依靠外援抵抗日军,其在二战中贡献甚小。英国历史教科书通过对中日战争的选择性叙述,形成西方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中日战争历史叙事,教科书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还是在文本内容选择中都施展着其可能的叙事偏见。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时,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历史事实,把当年日军对南京人民的大屠杀说成是“由于中国军队的激烈抵抗”。但是,狡赖岂能掩盖血写的暴行。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进行了血腥的“南京大屠杀”,时间长达六月,恐怖残酷之状惨绝人寰。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当时中国军民被集体枪杀的达十九万多人,零散杀害尸体经收埋的达十五万多具,被害总数在三十万以上。这里仅录三个历史材料,将日军的暴行示众:  相似文献   

11.
孙智昌 《学科教育》2000,(7):30-34,41
历史科学书中如何认识和描写“南京大屠杀”,关系到如何认识历史,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大问题。中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各家教科书对这一事件都有详细描述,都配有插图,都设计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习题,由此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日本历史教科书把重点放在这一事件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上,描写这一事件的分量也很少,同时还存在着史实错误。我们希望日本能正确对待历史,教育好下一代,让中日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上1937年12月发生的“南京保卫战”又被称作“南京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失败后,日寇铁蹄践踏金陵,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南京大屠杀”。然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本文基于逆向思维,结合相关史料,从南京保卫战失利视角审视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从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全面解析历史。  相似文献   

13.
从南京大屠杀罹难同胞资料整理现实瓶颈入手,在回顾中日学界对南京大屠杀罹难者人数所存在的争议的基础上,从户籍管理视角探究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相关资料的缺失问题,从而实现对清末民国时期户籍制度的发展情况的探究及梳理.这些工作对于反思与总结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后的户籍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国松 《文教资料》2014,(33):46-47
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法律形式固化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决定》的出台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充分的法理依据,符合国际惯例。本文就国家公祭日的内涵,以及设立的历史与现实背景做出解析。  相似文献   

15.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侵华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中国学者对此暴行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日军实施暴行的心理层面来看,这是日本长期对士兵实行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普遍形成非正常心理的必然结果,日本军国主义才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记忆方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国家记忆错误,也就是抹除或制造错误的记忆。这种所谓记忆错误综合症,往往是文化退化的标记。在记忆错误的几种形态中,完全性失忆是具有代表性的病症,比如日本教科书完全抹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而无独有偶的是,我们正在忘掉文革带来的历史性悲剧,由此导致了民族反思的重大空白。忘却历史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合众国际社东京5月30日电】据参加编写历史教科书的一位人士说,日本文部省官员对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出版商施加压力,要其修改教科书内容,把南京大屠杀中死难者的人数降低。 东京学艺大学教授君岛对《日本时报》说,负责出版新教科书的出版商屈从于日本文部省的压力,“自愿修改”大屠杀死难者人数。修改涉及详细列举中国死难者人数的那一章。文部省说这一数字太高。君岛是这一章的作者,他说,原来的高中课本引用的数字出自当时日军驻南京部队司令官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决定,明年春天在东京都白鸥高中附属初中使用由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历史教科书。鉴于日本明年将进行新一轮教科书的审定工作,在日本其他学校采用右翼教科书的可能性在增加。为历史翻案是日本右翼活动的最大的“主题”。例如有的人认为日本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从军慰安妇的记载,都是对近代历史的污辱,要日本青年学生不要学习那段历史。有的人极力否认侵华日军强征慰安妇和中国劳工,并说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记载上述内容是一种犯罪行为。有的人认为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侵…  相似文献   

19.
周一早晨例行着升国旗、奏唱国歌的仪式,让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们感到尴尬的是——站着近3000学生的大操场,几乎听不到唱国歌的声音无怪乎随后校长在讲话中说:“非常惭愧。”站在学生后面,看着那些连国歌都不愿唱的高中生们,作为历史老师的我,想到的不是南郭先生,而是60多年前那场南京大屠杀。在随后的历史课上,带着清晨的思索,我给同学们准备了三段素材。第一段素材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一个台湾老兵、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他们2000多人被5个日本兵押到草鞋峡去屠杀,在行走的路上他感到不对,和其他人商量拼上几十条命杀掉5个日本兵大家逃命,然而回答他的是,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不知道那2000人在草鞋峡面对日本人的大量机枪是怎么想的,要不是那个老兵躲在尸体下面逃过了这一劫,我们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日本文部省在审定教科书中公然篡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历史,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八月四日下午,南京市白下区“少年之家”组织孩子们来到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屠杀南京无辜群众的现场之一──汉中门外,听南京大惨案的幸存者伍长德老爷爷控诉了当年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伍长德老爷爷今年七十四岁,是南京同仁街菜场退休工人,当年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直接受害者。一九四六年五月,他曾作为证人,在东京国际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