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红现象由诞生之初的文字网红转向宽媒体网红,商业价值日渐明显且走向产业化,成为重要的经济"风口"。基于网红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案例挖掘网红商业的价值,从创业角度辨析网红运营模式的共性,试图找到网红商业模式成功运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搜热词:"网红"正确的价值观真善美不知从何时起,各类"网红"铺天盖地,"网红"现象成为公共话题。每个人都握有自己的"人生剧本",梦想当"网红"并无不可。问题是,当下,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网红"?例如有"布鞋院士"之美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小文,他生活俭朴,淡泊名利,课堂上的一副朴素打扮,让无数网友为之点赞。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  相似文献   

3.
克里斯托·阿比丁所著《网红:理解在线名气》一书,从"网红的要素"、"网红与传统媒体"、"网红与红人营销"等多个方面,为我们理解今天喧闹非凡的"网红时代",提供了有益的解析。同时,如果从"数字劳动"的视角进一步思考"网红"现象,则我们对于其中所涉及的"网红"与"粉丝"、"线上"与"线下"、"非物质"与"物质"、"自觉自愿"与"剥削压迫"等问题的理解,也将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4.
<正>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网红美食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奶茶、雪糕、月饼等简简单单的美食,竟然会为博一个网红之名开始内卷。网上流行的美食越来越多,有的人不断被"种草",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的双手;有的人却对着那些稀奇古怪的网红美食直呼看不懂。它们是怎么成为网红的?人们为什么难以抵抗它们的诱惑?别着急,先来盘点一下那些美食网红大战的获胜者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迅猛发展,"网红"应运而生并成为时代的"新宠儿"。"网红"借助其在表达方式、传播模式等方面的天生优势,能够在思想浪潮中脱颖而出,有一定的偶发性,同时也具有必然性。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借鉴"网红"的表达方式、传播模式,充分发挥"网红"的独特作用,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网红"作为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产物,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追捧,部分大学生盲目认同网红的言行观念,对其过度情感依附,狂热消费网红产品。大学生粉丝群体的"网红沉迷"是新媒体赋权下网红诱导展示和粉丝主体选择的结果,高校针对性教育的缺失加剧了这一倾向。政府、媒体、高校要各司其职,大学生要提升素养和强化自律,共同构建"网红沉迷"的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传统教案过于强调知识传递、站在教师立场进行设计教学、关注教的细节而忽视与之搭配的评价等弊端日益显露,如今深度学习的提出,要求教师课堂进行深度教学,因此教师的教案需要从教师立场的"教"之案走向学生立场的"学"之案。以英语学科教学方案设计为例,深度学习视野下的"学之案"应该是坚守学生立场,指向真实情境构建,教师搭建支架的教学方案,不但关注知识点的教学,还注重学习内容的统整性,使得课堂教学从过去基于经验走向科学、走向专业。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25):161-162
本论文以高中生群体为样本,对网红经济给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高中生的特点,进行问卷调查并确定网红经济对高中生的影响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而加深,针对一些"网红经济"所带给高中生不好的影响的问题提出高中生应理性看待网红经济,提高自身辨别真相的能力,并尝试利用"网红经济"的营销模式提出高中生可以模仿"网红经济"营销模式分享学习有关内容,促进高中生的学业。  相似文献   

9.
综合能力评价对于高职教师专业化成长和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基于对"评什么"、"是什么"、"参照什么评"和"怎样评"的考量,本文首先论证了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能力评价指向的内容,和这一评价的性质、特点,继而基于这些特征、指向,对这项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实施方式进行重点设计,使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实现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流行词语"网红"主要指称"网络红人",也兼指在网络走红的事物。"网""红"的虚化和"网红"的词化为"网红"成词奠定了系联的基础。词语模作用下的语言类推是推动"网红"成词固化的内在机制。现代汉语双音音步韵律是"网红"形成的韵律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之"苦",教师教之"痛",教学研之"困",提出了"悦读"教学的主张,阐述了"悦读"教学的背景、价值指向,明确了"悦读"教学的长效路径:关注积极情绪、提升文化品格、重视读写结合、培养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关心"品质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养。然而,现实中教师对"关心"的理解却存在种种误区,主要表明为忽视"他者"需求的关心、"唯他"指向的关心、"唯分数"指向的关心。"他者"伦理维度的缺失是教师对"关心"理解偏差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围绕教师关心品质中"他者意识"、"他者责任"、"互动共在"等核心要素,应关注基于反思的教师关心品质的提升、基于关系的教师关心品质的提升以及基于学生发展的教师关心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不仅制造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打造了一批热门人物。在这其中,网红无疑是社交媒体时代最直接的产物,网红经济发展至今渗入到各行各业,具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多类原因推动网红教师的出现。教师网红化的渐进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对网红经济或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是迎接治理的新挑战。文章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网红化现象的发展现状、产生原因等进行探究,希望有对教师网红化现象治理的可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关注网络传播中"洋网红"现象,分析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对其产生双面影响的因素进行讨论。要合理运用"洋网红"的传播效果,扬长避短,并认为讲述优秀的中国故事、提高用户媒介素养、打造跨文化交流渠道是促进"洋网红"正面效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时代变迁,"网红"也逐渐由粗俗转变为一种经济发展趋势。他们经历了从对个人"粗俗审丑"2.0时代到"猎奇审美"群体增长3.0时代的变更。"网红"的不断提升,也带动了"网红经济"的发展并演变成为2016年度比较火爆的经济现象。追寻"网红经济"火热发展原因对于探讨新媒体下商业模式运行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时尚网红+平台电商"的网络营销模式将网络社交资源与个人形象力变现,释放出巨大的网红经济价值,但网红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质疑。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对网红经济环境下消费者重复购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结论认为,网红电商特征和网红个体特征只是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准社会关系只会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而不会直接产生购买意愿。网红电商产品质量和网红个人专业性有助于在消费者与店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进而引导重复购买意愿。消费者的信任与满意才是主导长期消费的核心基础。电商在进行网红营销时,要注重网红销售专业能力和价值观与产品特征的适配度。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承担专业教学、企业实践和社会培训的三种职责,切实履行好教师、技能大师和培训师的"三师合一"角色,做到"以专业育专才"。在明晰教师、企业和学校等三方面问题成因的前提下,构建"三师合一"指向的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四有"模式,开创"三个结合"的研修通道,形成"师企校"的研修"三元合力",最终实现校本研修"回归教师本位、回归职业教育主场、回归教师工作世界"的"三个回归",不断发挥"三师合一"指向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孵化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于泽元  王开升 《教育研究》2021,42(3):149-159
师德是我国文化语境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话语,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才能够展开其应有的范畴,构建师德养成之道.在我国传统文化视野中,师德养成的本质是教师的自我立德树人,是一种"为己之学",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最大的师德所在.通过对"德"的文化发掘,可以发现师德之"德"应该由教师的道德转向教师的"德性",师德的养成要高扬本真自我的德性价值,让教师在日常实践和伦常关系中以身体道,通过知行合一、格物致知、自我统整、诗意栖居而涵养自身的知识之道、人生之道和价值之道.指向德性的师德养成之路让教师能够无违本心进入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19.
莫旻荧 《广西教育》2014,(15):148-149
英语教学与教师、学习者的意向性是密切相关的,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它是一种以意向性为指向的心理表征过程。意向性从根本上说不仅"构造"了教学过程。而且还"指向"了教师"教"的心理表征与学习者"学"的心理表征。  相似文献   

20.
由于高考命题指向、学校考评导向、教师自身认识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难度较大等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存在比较普遍的弱化现象。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要改变这一现状,需重建课堂"情境",让教室内外劲吹自主、民主之风;需重建历史"情境",让青年学子沐浴求真、求实之雨;需重建课外"情境",让广大师生走进"身边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