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婷 《林区教学》2020,(1):40-42
分析电商行业人才现状、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现状,探索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缺失的体现和原因,为下一阶段利用当前"课程思政"的方式、构建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的文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电商人才培养的关联,探索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建构的原则、方法与相关内容,为下一阶段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转化实施确定方向,为进一步细化传统文化在电子商务职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搭建框架.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9,(3):85-89
对农村电商发展特点和人才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人才匮乏。阐述人才是基础,而高校对人才培养有着教学优势和经验,能够担当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任务。依托高校教学平台,探讨以高校为阵地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策略,构建政府主导的"农村+高校+电商平台"三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农村电商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助推农村电商发展。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培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可采取与企业协同合作发展模式,让其为学生提供货物、平台、资金等有利支持,并由此为企业输送创新创业跨境电商新鲜血液,以此带动跨境电商专业发展,促进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二者相互进步。本文阐述了协同创新为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以及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以期有效提高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效率,加快跨境电商行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现状,分析跨境电商人才职业基本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人才培养途径,以期能够为同类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而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因此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刻不容缓。本研究是在高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开展的实证研究,笔者首先提出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然后采用对比研究、调研访谈来验证该模式对提高学生跨境电商职业能力的有效性,试图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州区位优势助力福州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政策助推福州跨境电商发展。但福州跨境电商发展受人才制约明显,有关高校跨境电商专业开设滞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标准落实未到位,政企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未形成合力。未来,福建要加大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建立跨境电商人才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三足鼎立的跨境电商基础专业体系、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技能实践体系、阶段式和持续式相结合的在职培训体系等五位一体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跨境电商人才。  相似文献   

8.
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给高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带来挑战,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政、行、企、校合作为抓手,构建教学、孵化、实战三层递进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一条富有成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9.
跨境电商业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的重要外贸模式,并将快速发展。互利网是其重要基础之一,高校在负责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保守,未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文章就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现状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电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致力于解决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推动跨境电商开拓了电子商务的最后一片蓝海。福建是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主力军,在政府的引导及市场的引领下,福州跨境电商企业迅速发展,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然而传统高校培养的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或市场营销人才不能满足跨境电商岗位的要求,出现了人才供需矛盾。本文分析了福州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