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甄朔南 《中国博物馆》2001,(1):25-28,32
当前随着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 ,博物馆正面临经济与社会的挑战 ,博物馆学也在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附属机构中就有一个名为“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 (Internationalmovementofnewmuseology)的组织。为了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 ,有必要对国际上博物馆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进展有所了解 ,下面就是对新博物馆学的简要论述。   (一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一般地说 ,新博物馆学是指具有一整套关于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的侧重理论的探讨 ,并且在运作中…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人丛语》(2002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称《丛语》)是宋伯胤先生博物馆学论著选。该书收录了宋出版不同时期博物馆学论文48篇,内容涉及博物馆藏品管理、陈列、博物馆学说史、外国博物馆等诸多领域,是先生多年来倾注于博物馆学研究的心血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国际博协第25届大会研讨主题“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的主旨乃在强调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宗旨和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倡导传统博物馆借鉴新博物馆学的理念和方法,转换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主动融入祉区,积极参与社区发展,成为促进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博物馆学专业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指导各地博物馆实践,培育博物馆学人。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出版,2018年被列入中文核心期刊,2021年3月再度入选。为更好顺应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基于刊物自身的资源优势,本刊自2023年第1期起,由黑白印刷改为全彩色印刷,并新增“典藏研究”版块。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构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物馆(或称博物馆现象)组成要素的研究。历来是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博物馆的组成要素。有助于深化对博物馆本质属性和社会职能的认识,有助于博物馆的科学管理。现实意义十分重要。此前,国内外学对博物馆的组成要素提出过各种说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博物馆学学科属性问题与范广杰同志商榷(范广杰《博物馆学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中国博物馆》,1988年第3期)。本文以边缘科学、综合科学的特征,形成方式及与博物馆的关系方面论述了博物馆学不属于上述两门学科。范文虽也持此结论,但论据和论证缺乏科学性。范文提出博物馆学属于“社会技术科学”的观点,本文认为,按范文所依理论,博物馆学应属于“社会应用科学”。  相似文献   

7.
法国的生态博物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博物馆一词诞生于法国,由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HenriRivière)和雨果·戴瓦兰(HuguesdeVarine)1971年创造了人处于环境中的生态博物馆学的概念,其实早在1968年,他们已经在法国的乌尚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地已经开始试验这一观念。人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了30多年,生态博物馆理论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无论在法国,还是世界上。1、基本观点:人处于他的环境中生态博物馆产生于跨区域社区中(例如地区自然公园和城市社区),甚至可以说是1963年法国非集权政策的产物。按照里维埃先生和法国自然公园的博物馆学家的思想,这一新型博物馆具有三个基…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学家达纳(Dana)在其《新博物馆》里明确指出"一个理想的博物馆就是‘有用的博物馆'"。这一思想的提出,开创了美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繁荣之路,掀起了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其模式的强烈热潮。这篇文章从Dana提出的博物馆理想模式内容展开,深度剖析了其为实现博物馆理想模式采用的方式方法,得出应用Dana这一思想,将有利于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有利于形成博物馆与公众互利模式,最终达到促进全民相互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千年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预言被制造出来。数字在变幻着它们的魔力。特别报道、学术研究、专题会议都试图去理解博物馆当前的机能 ,以便预测未来的状况。当然 ,可以用来理解博物馆的现状及应对在博物馆领域的全球性问题或特定新情况的方法很多。本文所采用的观点是博物馆学的 ,就是说针对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馆所”的内外部作用。博物馆学领域总有着各种各样活动。既有博物馆的修缮、改陈、新建 ,也有方法上的多样化 ,现有的定义显得过于狭隘 ,难以反映新生事物。包括托米斯拉夫·索拉 (TomislavSola)在内的一些人总在讲…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初通过开设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博物馆专业人员,现今,博物馆学已跻身大学、研究生学院等高校课程,一些高校还设有博物馆学教授职位或专门的博物馆研究部门,并出版该领域专著、期刊以及主办或承办大量博物馆学方面的学术活动。可以说以高校为基础的学者已成为批判博物馆学理论方面的领头人,而博物馆理论上的新走向也在革新着博物馆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博物馆》季刊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博协全体会员,传播行业发展最新成果;面向全国博物馆行业,聚焦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聚焦博物馆核心业务,指导博物馆工作实践;面向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前沿,探讨博物馆学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服务博物馆学科建设与发展。2018年10月,《中国博物馆》正式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版)之“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核心期刊。为了顺应当前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编委会的部署要求,2020年,《中国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部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变革办刊理念,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为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服务。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一、栏目设置及文章要求根据刊物定位,刊物内容分为聚焦、理论、实践、资讯四个一级版块:1.聚焦版块:针对博物馆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推动难题破解、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博物馆与公共教育博物馆的定义是对博物馆的各项功能和工作目的的直接界定,也是博物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以下简称国际博协)自成立以来一直从博物馆工作实际、运行规律、社会环境的变化等角度考虑,在屡次大会上对博物馆的定义做出修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博物馆》2023,(3):129-129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2018年起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俗称“北大核心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本刊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本刊栏目设置包括聚焦、理论、实践、国际、青年、资讯等。  相似文献   

14.
这篇文章将探讨与博物馆工作理论有关(即博物馆学)的专业性概念。为了在结构上整合博物馆学和经营管理学理论,一些理论模型被引入。这些模型基于欧洲(以及美国的一部分)过去25年的实践,其目的是为博物馆今后25年的实践提供指导方针,并成为博物馆培训项目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数字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近些年来在博物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新博物馆学”理念的介分绍,结合新兴数字博物馆的独特性,对“新博物馆学”语境下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予以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博物馆》2023,(2):F0003-F0003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2018年起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俗称“北大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著名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先生曾对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以来,世界博物馆领域发展和博物馆学演进过程中的一系列分化事件进行了科学梳理,并指出"博物馆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不是孤立的,它是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大环境中产生的分歧,并且形成了两条各有侧重的思想路线:一条是以博物馆功能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梭戛生态博物馆肩负保护与发展双重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70年代,当生态学理论引入博物馆学研究领域时,触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开始步出“神圣殿堂”的域限,走向文化的原生地,从而使文化和它所处的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态博物馆大大拓展了传统博物馆藏品、建筑、科研、教育、观众等概念,一个崭新的具有广泛社会联系和社会行动的博物馆时代到来了。二十年后的1995年春,挪威生态博物馆学专家受贵州省的邀请,与中国博物馆学家组成课题组,考察我省十余个村寨,有目的地寻找适合生态博物馆生长的土壤。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经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中挪合作的文化项目,中国第一座…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营销学的框架内,对博物馆产品和博物馆品牌的内涵及外延进行探讨分析,并从市场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创建博物馆品牌,对于丰富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推动当前的博物馆建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许多博物馆开始利用计算机管理藏品。计算机在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不仅实现了博物馆藏品管理工具与手段的升级换代 ,而且将引发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模式的深刻变革。藏品信息将成为博物馆业务工作的新对象 ,藏品信息管理将成为博物馆藏品管理工作的延伸和发展。对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博物馆学的新课题。  一、博物馆藏品信息1 藏品与藏品信息讨论藏品信息管理 ,首先会涉及到藏品和藏品信息的概念问题。藏品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将藏品定义为 ,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