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翻译功能理论的可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功能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翻译理论进行了研究。翻译功能理论注重的不是译与原是否对等,而是强调译应该在分析原的基础上,以译预期功能为目的,坚持“功能 忠实”的标准。在翻译标题、广告及谚语等时,翻译功能理论对所运用的译改写、融合、删除等方法具有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2.
意译乃翻译之常见现象 ,而增译则为意译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针对英汉翻译中增译的意译语言功能 ,提出了“增译具有三类意译语言功能”的翻译新理念 ,即 :一、增译的词语性意译语言功能 ;二、增译的结构性意译语言功能 ;三、增译的表述性意译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翻译中的可译性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翻译可使不同民族间相互交流,然而在翻译过程中除可译性外,还存在不可译性或可译性障碍问题,使得目标语很难再现原语的意义、功能、风格等。通过对诸多可译性障碍的分析,以便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旅游资料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旅游资料的作用及功能进行分析。发现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旅游资料英译中要解决的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原文的核心信息,应该灵活运用增译、省译、改写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较好的沟通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5.
汉英校园标语的功能翻译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以校园标语的英译为语料,基于功能翻译批评的视角,亦即在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两种功能翻译策略指导下,通过对校园标语英译平行文本的分析和评述,探讨功能翻译观对校园标语英译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爽 《现代企业教育》2014,(24):349-350
近年来,俄语修辞学,尤其是功能修辞学的发展,为研究翻译过程中不同功能语体、交际任务下的翻译技巧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而增译是在翻译各种题材文章时常用的翻译方法。将两种方法巧妙结合,才能在翻译中将原作的隐含之意清晰、合理、恰当地表达出来。所以,本论文就俄语增译方法与功能语体的关系以及其对俄汉翻译的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习语翻译不仅是笔译中的一大难点,在口译中也是口译员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本文拟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在目的性法则、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的指导下,通过笔者口译实例分析变译理论及其具体手法对商务口译中习语翻译的适用性,并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对商务口译中习语的变译处理尺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翻译中的目的论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的论对广告翻译的意义,然后从删译、增译和改译三个方面探讨了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擎 《考试周刊》2011,(16):33-34
功能译论是一种实用型翻译理论,它提倡以翻译目的为翻译的主要导向,在不同的情境中,针对译作不同的读者对象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与标准,以一种灵活多变的方式处理具体的翻译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文学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实现如何在功能译论的指导下进行,进而实现对文学翻译实践进行推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10.
以"目的论"为代表的德国功能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研究的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以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理论。这一重大转向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译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从而为译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拓展了一片新的视野;鉴于此,本文作者尝试对功能派译论给世界尤其是中国译论界带来的深远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目的性行为,其核心理论"目的论"为文本翻译中的变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将变译方法应用于文本翻译,能够更好实现文本的最高翻译目的。本文将以旅游文本为例,研究目的论和变译对文本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龚腾龙 《考试周刊》2011,(41):28-29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互相转换,它对传播一个民族的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可译性只是相对的,而不可译性却是绝对的。本文从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两方面论述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以及语言的杂化与不可译性的关系和影响。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源语信息的流失。我们不能把翻译的功能看得过高,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文字能力去努力呈现原文的风貌。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功能看可译性问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绝对不可译性。本文从《红楼梦》选段再看可译性的语言功能观,认为翻译中可译性是相对的,翻译可译性有天生的限度。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从交际翻译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菜名英译。以菜谱语篇功能类型为基础,从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两个方面,探讨了交际翻译对菜名英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误译是对读者造成误导的翻译单位或翻译现象,翻译策略选择失当是导致误译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翻译界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概念还有混用的现象。翻译策略体系包括译前信息取舍策略、译前文化导向策略、译中语意转化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若干,译者需由译前策略到译中策略逐项作出选择判断。翻译策略体系研究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三个概念进行剖析,明确翻译策略体系,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单位标识牌的英语翻译在国际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泉州地区企事业单位标识牌的翻译谬误,并提出借译与改译相结合,建立标识牌翻译标准等相应翻译原则,以提升泉州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对外开放和交流,同时对其他城市发展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论。钱钟书在译论方面提出"化境论"。本文通过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和钱钟书译论的梳理和比较,认为二者承认译文可以同源文的功能是不同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能对二者的关联建构提出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8.
《译有所为——析功能翻译理论》(2004)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之一诺德(Christiane Nord)的一本专著,该书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如赖斯(Reiss)、曼塔里(M?ntt?ri)、弗米尔(Vermeer)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并针对译学界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功能+忠诚”的翻译原则,作为对功能翻译理论的补充。该文拟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主要理论观点作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译有所为——析功能翻译理论》(2004)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之一诺德(Christiane Nord)的一本专著,该书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如赖斯(Reiss)、曼塔里(M?ntt?ri)、弗米尔(Vermeer)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并针对译学界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功能+忠诚"的翻译原则,作为对功能翻译理论的补充。该文拟对该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主要理论观点作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 翻译课中,无论是进行两种语言对比,或是学习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或是开展翻译实践讲评等,都要涉及译例。因此,翻译课中译例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译例学习,就是对照研究两种语言在语言成分、修辞手段、交际功能等方面最普通、最典型的特点和差异。通过译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被译语和译入语及其对应关系,提高他们两种语言的文化修养。此外,译例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翻译方面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探讨翻译路子和招数,从中找到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