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槐轩杂著》与《槐轩杂著外编》均为刘沅文集,《杂著》四卷,《外编》四卷,共八卷。《杂著》由刘沅亲订刊刻,《外编》则是由刘沅孙刘咸炘编撰而成,文集体裁广泛,包含序、说、考、辩、记、论、书、祭文、墓志铭、墓表、传、杂著等文体。其中碑记文、考辩文内容多与蜀地文化有关,对保存蜀地文化、传承巴蜀文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10,(2):232-233
<正>"集"是中国古籍分类四分法中的一大部类,源起于汉刘向父子《七略》之《诗赋略》。《诗赋略》中包括歌诗、屈原等赋、陆贾等赋、孙(荀)卿等赋以及杂赋等五部分。班固《汉书·艺文志》承向、歆父子余绪,仍设《诗赋略》。魏晋以还,有晋荀勖《中经新簿·丁部》、梁阮孝绪《七录·文集录》以及多数以四部命名的目录,下迄《隋书·经籍志·集部》、《四库全书·集  相似文献   

3.
叙事赋与中国小说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183;艺文志》诗赋略着録的赋分四派,第一是屈原赋等二十家,第二是陆贾赋等二十一家,第三是孙卿赋等二十五家,第四是杂赋十二家。前三派的分类标准为何,难以判断。最後一家杂赋,显然都是佚名的作品。其中“客主赋”十八篇,大概是用客主问答的叙事法。这种叙事法早在传为屈原所作的《卜居》、《渔父》里就已见到了。  相似文献   

4.
邓稳  范佳 《中华文化论坛》2015,(3):41-46,192
屈原开创的一种新兴文体,经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迭代创变,终于形成一种名为赋的文体。但在"赋者,古诗之流"的赋体起源观影响下,东汉《楚辞》注家王逸开始以《诗经》解释屈原作品中的"诗"字,洪兴祖《楚辞补注》承此不变,遂使"赋自《诗》出"的观念牢不可破。通过梳理以《诗经》释屈赋之"诗"的阐释现象,绾合《诗经》在南楚传播的特点及出土文献《采风曲目》考证屈赋之"诗"字不指《诗经》而指"自作之辞",揭示出儒家《诗》教观念对赋体缘起问题的遮蔽。  相似文献   

5.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称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今属上海市)。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有《容台文集》九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与《画禅室随笔》、《筠轩清秘录》、《学科考略》等并行于世,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鉴赏家兼书画理论家。  相似文献   

6.
《寻根》2016,(1)
正"吆喝"与"喓喝"吆喝,这里专讲食贩的叫卖声。古写作"喓喝",原是指虫叫的声音,春秋时期已见应用。如《诗·南召·草虫》:"草虫。"但""和"吆"在《说文》里都未曾收录。到了宋代,""仍是指虫声。如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欧阳公云:‘予作《憎蝇赋》,蝇可憎矣,尤不堪蚊子自远喝来咬人也。’"宋代以后在文字上记载食贩的叫卖声较多。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入市":"更有御街桥  相似文献   

7.
论班彪的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彪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 ,千百年来多被忽视。本文试就其赋 ,略谈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贡献。班彪“才高而好述作” ,但其作品数量不多。“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旧唐志》载“班彪集二卷” ,而真正的文学作品则更少。今天所能见者 ,仅《北征赋》、《悼离骚》、《览海赋》和《冀州赋》。就在这本来不多的几篇当中 ,除《文选》完整地保存了《北征赋》外 ,后三者若非唐代类书保留片断 ,恐怕早已灰飞烟灭。对于班彪的赋作 ,我想从现存的三篇佚文谈起。《悼离骚》残文见于《艺文类聚》卷五十八 ;《冀州赋》残文大段见于《艺文类聚》卷六与…  相似文献   

8.
西晋文学家张载在太康年间创作了三篇与蜀地相关的文学作品,分别是:《叙行赋》《剑阁铭》和《登成都白菟楼诗》。《叙行赋》是张载入蜀途中的所见所感,也是其入蜀路线的反映;《剑阁铭》是其基于剑阁的战略地位对时事政治的建议,其中也隐含了张载的入仕愿望;《登成都白菟楼诗》是张载对西晋成都繁荣富庶生活的再现。  相似文献   

9.
宋志坚 《寻根》2011,(1):50-60
在鲁迅校辑的古籍中,精力耗费最多、时间延续最长的当数《嵇康集》。从《鲁迅日记》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为校辑《嵇康集》所付出的心血:  相似文献   

10.
藏冰考     
《寻根》2017,(6)
<正>《左传》说:"《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藏冰的有关制度和举措在《诗经·豳风·七月》的最后有明白的表述。其中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凌阴,就是藏冰的地方。这四句诗是说:夏历十二月采冰,一月藏冰,二月举行一个开冰仪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卷十三)。可见,藏冰渊源古老,但后世相关文献并不多,藏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相似文献   

11.
Hailed as “one of the great artists of our time” (The Washington .Times), choreographer, direc-tor, dancer, painter, and designer Shen Wei is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for the breadth and scope of his artistic vision.  相似文献   

12.
作为清末法学大家,沈家本有着较为丰富的刑事审判法思想。他主张仿效西方,在我国构建专门的审判机关体系,设立陪审制度,废除法堂刑讯,并呼吁对审判官进行职业教育和严格选拔。沈家本的学术思想和修律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刑事审判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On the evening of October 28, 2008, China Central Opera Theatre presented "Turandot", a classic production by Italian composer Puccini, in Cairo Opera House at the bank of the Nile River. To the surprise of the staffs from Egypt National TV who were broadcasting this show, the heroin was not the one who performed in the previous two performances, but a Chinese soprano. She is Shen Na, a young opera singer who won this role in an intense competition held in the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Center of China in the early 2009. Egyptian friends told me that Shen Na is the youngest and most beaufful Turandot in the history of Cairo Opera House.  相似文献   

14.
石雨 《寻根》2010,(3):128-132
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富可敌国,他经商的原始资金,或称"第一桶金"的来历,是深入研究沈万三时必然要提出,并且需要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关于这个问题的数种说法中,“分财说”是被很多研究者肯定的。当代两本沈万三研究论文集《江南巨富沈万三》、《周庄走出沈万三》中,皆有“分财说”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5.
姜德明 《寻根》2001,(3):107-108
知道沈从先生战后回到北平,曾经主编过一种艺刊物《现代录》,寻访多年,终未得见,我早就不存奢想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让我在旧书肆发现,欣喜之情,不尽言表。  相似文献   

16.
淮茗 《寻根》2009,(5):94-97
对现在的读者来说,沈复和他的《浮生六记》应该不算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虽然还不能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文学名著那样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但喜欢它的人也是相当多的,甚至有“浮迷”之说。之所以要提到这些,是因为这本书能流传到现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7.
陈超 《寻根》2010,(4):120-122
在家族学的研究过程中,家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目前家谱收集整理成果的逐渐面世,家谱的文史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在家谱的利用过程中,除了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外,各地方馆收藏的家谱仍缺乏有效的利用。事实上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家谱由于长期无人间津或征引不多,反而能成为文学研究的新史料,并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谢石华  叶厚民 《寻根》2009,(4):107-109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故里何在?这不仅是海内外叶氏宗亲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所有关心叶公研究的学者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早有定论,但却是一种误传。我们认为:叶公故里不在河南省叶县,而在河南省新蔡县。  相似文献   

19.
糜华菱 《寻根》2007,(6):51-53
沈从文爱交朋友,但能始终相与者不多,早年交好的徐志摩和胡也频不幸英年早逝,稍后相识的胡适在北平解放时彼此分道扬镳,而丁玲、曹禺等文坛旧友则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地位悬隔而目渐疏远,只有一个巴金与沈从文的交情生死不渝。在“四人帮”横行时,沈从文自身难保,但他还挂念着遭受迫害的巴金夫妇,想方设法托人打听他们在“五七干校”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據筆者管見,中國現代詩詞以馬一浮、陳寅恪、沈祖棻三大家為成就最高.本文擬略述中國現代詩詞的若干特點,和馬一浮、陳寅恪,沈祖棻詩詞的杰出成就.包括四部分:一,現代詩詞的幾個基本特點.二,現代詩詞的藝術新變.三,馬一浮、陳寅恪、沈祖棻詩詞代表作舉例.本文旨在說明,舊體詩詞可以反映現代生活和情感,詩詞之境界與詩人的性情、學養、心靈境界息息相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