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教育的真谛在于启迪智慧 反思我们的教育问题,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缺乏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教育要传递知识.但传递知识不是教育的全部。缺少智慧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缺少人文的素养,学生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人文的关怀。一个人的成功,除了知识为基础,人文的因素才是关键。而智慧教育关注的是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张扬,更加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智慧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智慧的人。  相似文献   

2.
阅读能夯实语文教师人文底蕴,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的条件;是辨别文化,启迪学生认识的前提.作为一名致力于专业发展的语文教师而言,需要阅读的途径主要有: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性储备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经典、时文美文阅读这些拓展文化视野的背景性知识阅读.  相似文献   

3.
构筑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以精神培育精神、以情感点燃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的人文教育,包括对人文关怀和科学理性的培养。由此,我们针对现今语文教育如何体现“理解、沟通、关怀”三个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以构筑具有人文价值的语文教育为落脚点,在实践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让语文教育真正回归主体,回归精神教育,回归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还应该挖掘语文的人文性功能,在实施知识教育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中学语文教学为切入点,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与实施策略展开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充满浓浓的情感."情者,文之经",文字就是情感的载体,文章就是作者感情的外化.学习语文应该是如饥似渴地畅饮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的甘泉,走进文本及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其丰富的感情来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因此,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要让情感教育深深扎根于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习要使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这一特点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广泛应用和实践.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求和可能,在自己喜欢的方面有所发展.同时,还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通过广泛的实践来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美芳 《考试周刊》2013,(57):36-37
<正>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语文陪伴了一代代人,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脚印。正因为有了语文,我们的智慧火花才会闪现,我们的创作热情才会激昂。语文在生活中,不断给我们体验,给我们启迪。因此,教师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让语文彰显人文魅力,对学生有着非凡的意义。一、激趣——在情感共鸣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8.
张燕妮 《现代语文》2005,(10):81-82
语文是为人的终生成长提供营养的学科,语文教我们尊重生命、贴近自然、融入生活;语文教我们同情与宽容,唤起想象,启迪心灵,提升精神品质与人生境界;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浸润着人文色彩,流溢着生命的动感,承载着智慧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一、语文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必要性 语文是与人交流思想、获取知识、存储知识、总结成果、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它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带有综合性的文化基础学科,它能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启发人的思维智慧、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语文教育,原本应该展现的是宽阔博大的人文情怀与灵性十足的文学形象,带给学生思想的启迪,引领着他们精神的成长.但在长久以来的应试语文教育中,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课业负担、重复的机械训练,使学生苦于应付.应试语文的强迫性、指令性和功利性,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语文变得索然无味,部分学生开始讨厌语文,他们谈到电视,谈到网络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将语文教学根植于现实生活,即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在教学中注人现实的生活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认识语文学习的内容,加深、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并真正地受到教育与启迪.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本身不只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注重其科学性,忽略其人文性,导致在科学教育中过分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在现代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人文精神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体现,结合实际探讨了初中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包括制订包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挖掘科学教材的人文素材,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文及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厘清了人文、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术语基本内涵之后,我们发现,人文教育乃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文科学不仅是一门博大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精神体系和价值体系,比起自然科学体系来,人文科学知识则更容易直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人格品质;人文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而素质教育的人文本质特征是完满人格的培养;我们还必须关注人文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今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具有独立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大学人才。以“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为实例,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入手,围绕如何建构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这一核心问题,分别从“知识与经验的融通、美育与智育的融通、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前提、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知识及方法关乎人们认识自我和社会的深度,关乎公民教育的质量,以至凡涉及人的权利、义务、道德、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内容时,历史知识及方法就成了理解人、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之所以为人,除了历史成就的人文文化外,还因我们有推进自己的历史不断文明且更具智慧、更有道德、更为人道主义的愿望和能力。公民教育正是依靠这种愿望和能力养成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因此,与其说社会科教育需要包含历史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的知识素养,不如说公民教育要求社会科必备良好的历史教育——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与现代意识养成密切关联的一整套观念体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学科,不仅是系统的知识之学,而且是文化之学,其特有的文化属性使之承担起了传承人文精神的重任。立足于此,语文教育才会发挥其育人功能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体育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高职体育教育是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面临发展机遇,也面临培养人才目标的挑战。通过资料研究法和规范分析法,建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知识体系,研究高职体育教育课程知识体系中的课程项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集体运动、户外运动和健康科普知识课程对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更优的教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在关联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人文发生严重分离,科学知识的灌输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主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割与分离的弊端过强,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客观上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达到新的融合。本文深入地考察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关联意义,提出既要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又要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的人才观念。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普遍趋势是重语言技能轻人文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定义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已不容忽视。语境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人文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过程中,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相辅相成,让学生在语境中去感知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法自然的和谐教育理念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之身心关系,不仅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发展指导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身心,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子无为自化“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原则,主张教育返璞归真,身教重于言教,知行合一,不仅为中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而且给当代教育教学目标原则改革以诸多重要而深刻的启示;老子辩证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倡导教与学诸多矛盾的有机统一,不仅对古代道德教育有至为深刻影响,而且对当今国民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仍有相当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价值与模式:历史视野中的我国公民教育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贝  周光稷 《教育学报》2007,3(4):63-68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和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即使当前的公民教育研究看上去与“公民社会”理论的话语体系相对应,中国公民教育的建构也远非如此简单。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所依托的,不仅是中国当下正在建构的“公民社会”蓝图,还有百年以来中国纵横交织的现代化历史,以及东西方学术冲突融合的积淀,这些因素深远地影响了我国公民教育构建的价值和模式。只有明晰当前我国公民教育各种理念的历史来源及其合理性,公民教育的展开才能具备现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