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它的高耗低效又广为大家诟病,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块软肋。老师们都在努力探索,寻求走出这种困境的办法。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写话教学入手,在"乐写"上做足文章,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练就扎实的写话基础,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儿童本真的书写有人说:"儿童是本能的缪斯。"心灵自由,想象力丰富,加上从小受母语的熏陶感染,学生们的语言是鲜活生动的。事实上,儿童在用文字书写以前就已经能用"说"进行恰当的表  相似文献   

2.
田红丽 《教师》2014,(18):109-109
把"赞赏"瞄准全体学生的每一次习作,一"赏"到底,让每一次讲评显出不一般的效果。首先,在新作发布中赏析成功作文;其次,以特殊的"用稿通知"激励成功作文;最后,改"终审"为"初评",引导学生多次修改展示成功作文,使学生逐渐变得乐学、乐写,最终走出习作困境。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由低年级升入中高年级后加上了习作课,原来的"写话"变成了"习作",不少学生感到不适应甚至惧怕写作。那么,如何训练学生走出这种写作困境呢?笔者认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领学生写作入门很重要。三年级是起点,起好步是关键。针对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写作训练中,我重点  相似文献   

4.
肖敏 《考试周刊》2014,(4):41-41
<正>"作文真烦人,不作又不行"。经常在孩子们口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的确,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中之难,教师怕教,学生难写。这已成为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个瓶颈。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必须突破传统习作教学的窠臼,积极开拓习作空间,定位于更宽广的视野,走出习作教学的小天地,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和活动为主线,让学生面向生活,自由创  相似文献   

5.
长假习作是语文教师在课余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了让学生从"惧怕"习作中走出来,给长假习作"保鲜",在三、四年级的长假习作布置中,可以从课文知识"巧"迁移、习作训练"巧"观察、口语交际"巧"表达这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了其语文素养。许多学生在习作时总是抓耳挠腮,一脸的无奈,既使硬着头皮去写,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血无肉,缺少真情实感。面对如此现状,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教师,笔者不禁陷入了深思,如何才能引领学生走出习作的困境呢?一、有备无患在课前一般小学习作课一周安排两节,一学期大多数教师只是让学生写八九篇作文,这种训练很难保证习作教学的成效。再者,学生的知识面窄,只顾学习书本知识,不去留意、关注身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了其语文素养。许多学生在习作时总是抓耳挠腮,一脸的无奈,既使硬着头皮去写,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血无肉,缺少真情实感。面对如此现状,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教师,笔者不禁陷入了深思,如何才能引领学生走出习作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它的高耗低效又广为大家诟病,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块软肋。老师们都在努力探索,寻求走出这种困境的办法。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低年级写话教学人手,在“乐写”上做足文章,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使学生练就扎实的写话基础,为将来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面对习作总感到厌写、怕写。能否写好起步作文对学生今后的习作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习作教学应如何让小学生提高写作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使作文成为学生心灵的翅膀呢?一、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上下功夫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要给予鼓励和赞赏,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对于习作是生疏的,我们应该多一点宽容和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3,(67):61-62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实际习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空话套话多,离题甚远,生编硬套,为了达到规定的字数用废话前拉后扯地凑,甚至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为此,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让使学生想写、乐写、会写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激活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走出“谈作文色变”的困境。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把习作引向生活;新奇的导写,自主的评改,是激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许多专家、教师都在研究习作教学,但对于习作训练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教师对习作训练较为盲目、随意、散乱,不成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多读多记和多练多写两大部分对学生进行有条理、有系统性的"读-记-写"的习作序列化训练,借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侧重于"空中楼阁"、"七零八落"式的理论指导,这种苍白无力的指导,对学生习作无多大益处。与其过多强调"怎么写",不如在"写什么"上下功夫,让学生发现习作规律,获得习作的能力,体会到习作的快乐。一、以例文激活"写什么"1.激励习作情感文章应为情而发,让学生"有话要说"、"有情想表"非常重要。如习作《20年后回故乡》,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自信心不足,担心不好写。我就从几个方面引导,先从《桂花雨》例文入手,让学生想象故乡  相似文献   

14.
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处于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过渡期,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文章从"主题作文"教学入手,多写、多练,保证学生习作的数量。精心挑选学生习作中典型的作品,通过"谈作文"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修改,提高习作质量。可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办班刊,发奖状,领"稿费",让学生收获习作的快乐,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纪实习作教学一直陷入学生无话可说的困境,实践中有人回避此类教学习作。依据学段的课程目标和学生身心特点,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必须打好纪实习作这一攻坚战。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有多种,教学中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扭曲无疑是主因。纪实习作教学辩证施治才能革除病根,从内容入手、形式相随,习得为主、学得为辅,自由表达、统一指导等策略,可以使其走出困境,走上坦途。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学生的作文水平低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老师虽然作了种种努力,似乎还是难以走出困境,以至作文陷入了一个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境地。笔者以为要消除这样的尴尬,关键是要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的人格发展结合起来,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习作中解放出来,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作文教学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分析 中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观察作文是这一阶段习作训练的重要形式."画秋景--写秋色"是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一次观察习作活动.它与单元主题"色彩"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习作让学生自己画一幅图画再来写作,使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习作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生活化的习作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习作更加生动丰富。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教师要抓好"观察生活,写作素材生活化""融入生活,写作亮点生活化""思考生活,写作过程生活化""描绘生活,写作情感生活化"这四大环节,使习作教学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武睿堃 《山东教育》2011,(10):36-36
小学生由低年级升入中高年级后加上了习作课.原来的“写话”变成了“习作”.不少学生感到不适应甚至惧怕写作。那么.如何训练学生走出这种写作困境呢?笔者认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领学生写作入门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当前 ,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堪忧。学生害怕、厌倦写作 ,老师怕改、烦改学生习作的现象随处可见 ,作文教学低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从作文教学的投入、作文的教法和评价、写作的积累等几个方面 ,提出目前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以供同仁们参考。一、加大作文教学的投入中学生现有的趋读畏写、重读轻写 ,与写作训练不足是有直接关系的。众所周知 ,写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只有多写多练。正如欧阳修所说 :“惟勤读书而为之 ,自工。”著名教育家张中行先生也认为“作文除了多读多写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长期大量反复训练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