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西欧各国中最为繁荣持久,其在各个领域的伟大成就对欧洲各国的文艺复兴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本文仅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史学、政治思想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对后起的法兰西文艺复兴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后期的天主教会与文艺复兴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文艺复兴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人们已研究了数百年,很多问题已达成共识.但是关于文艺复兴与天主教会之间的关系,史学界有过误区,即一贯把天主教会说成是文艺复兴的敌人和对立面.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与天主教会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完全敌对的;另一方面,文艺复兴同宗教改革互相促进,前者促进了后者的爆发,后者推动了前者的传播和向纵深发展.另外,不能笼统地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罗马教皇、天主教会的活动及耶稣会都泛称为"反动活动".事实上,有些教皇如利奥十世等也曾支持文艺复兴运动,并对天主教进行过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3.
16世纪后半期,随着历史学方法思考的深入,历史资料整理和研究的发展,民族历史观的日益成熟,民族历史的写作提上了日程.但是,当时法国史学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民族历史写作的范式.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埃米利奥传入的,传统人文主义李维-布鲁尼民族史范式显然不适宜于法国思想家对民族史的要求.要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实现法国拉波佩利埃尔等学者提出的整体的社会文化史的历史新构想,必须将市民的历史转变为民族的历史,将城邦的历史转变为国家的历史,将表现城邦爱国主义和公民共和美德(vertu)的历史转变为表现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历史.16世纪后半期的法国历史学家的史学实践就是探索民族史写作新范式的发端,预示了未来历史编纂发展趋势.根据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史学发展独特路径的探究,我们对法国文艺复兴史学对西方近现代史学的贡献做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1940年代后期诗歌生态的忠实记录者,《文艺复兴》在战后积极推出了一批"中国新诗人"。其中既包括借《文艺复兴》这个平台,完成在中国新诗史上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集体亮相的"九叶派"诗人;也包括以李白凤、史卫斯为代表的,一些在1930年代即已成名的"现代派"诗人。因此回到《文艺复兴》这个历史原点,不仅跳出了现有对于"九叶派"在1940年代的集聚过程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窠臼,也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现代主义诗歌如何在1940年代特殊的社会文学环境中,求得一定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生动实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的抛弃天命史现,历史和政治结合,倡导疑古和考证,注重研究当代和以往的历史,盛行历史传记体的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18日午休中,组长来电:"小杨呀,有件事情你得帮个忙呀!""后面做节市级公开课吧,文艺复兴。"我心想:不就是有人来听课嘛。于是,很配合地答应了。2013年10月19—20日翻看初三的历史课本、教参、课标、文艺复兴的相关资料,上网搜索优秀教案和公开课实例。看的资料越多,就越觉得材料的取舍、顺序的安排是个问题。我没有教过初三,对初三的学生不熟悉,对初中历史文艺复兴应该讲到什么程度掌握不好。尤其是看了初三的课本,觉得内容说深不深,说浅不浅。怎么让初三的学生在这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中世纪末罗马教廷和教会深深陷于危机之中,十分需要得到新的支持;而前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因其局限性,未触及教会的根本利益,所以教皇容易与人文主义者合作。文艺复兴运动后期,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的神学理论,所以罗马教皇便完全改变了态度,对文艺复兴进行残酷压制。  相似文献   

8.
教皇尼古拉五世与文艺复兴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运动是我国史学界长期以来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有些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譬如,关于封建教会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以及在这场运动中所起的作用问题,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有些看法也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本文拟就通过分析教皇尼古拉五世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对这一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索。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史学界倾向性的看法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矛头直指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罗马天主教会,而教会及其头面人物教皇则自然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对立面,教会及教皇一般是敌视和压制文艺复兴运动的。笔者认为,这一看法与当时的历史情况有违。  相似文献   

9.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是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展现的"黑人艺术"举世瞩目。这个黑人文学家辈出的年代,不仅把黑人小说与诗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后来美国黑人戏剧的崛起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也为黑人女性戏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主题与思考,为后期黑人女性戏剧的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的历史学家汉斯·巴伦及其“公民人文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复兴是西方史学研究年久不哀的论题。雅各布·布克哈特“人和世界的发现”的提出奠定了直至 2 0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史学的基础。继承和发展布克哈特的是美裔德国史学家汉斯·巴伦。他提“公民人文主义”新概念 ,实现了史学的突破。“公民人文主义”强调积极参政投身社会 ,激发爱国激情 ,捍卫祖国独立自由。巴伦通过从彼得拉克到布鲁尼 ,到马基雅维里 ,直至近代启蒙思想家思想发展轨迹的探究 ,揭示西方近代文明积极价值观的渊源。在布克哈特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人文主义中增添表达爱国热情 ,体现集体精神的新的内容和价值观念。这个‘新的’“公民人文主义”也不愧是人类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1.
阅读复兴     
The e-book trend is nowhere near peaking.Over the next five years we can expect to see more and more readers move away from printed books and pick up e-books instead.But it doesn't mean the death of the printed book. There are some who prefer printed books.They like having shelves filled with books they've read and books they plan to read;they like the feel of the book in their hands and the different weights and typefaces and layouts of different titles.In other words,they like the physical form of the book almost as much as the words it contains.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文艺复兴绘画艺术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是欧洲人性觉醒的重要时期,人文主义精神成为当时艺术家们极力表现的对象,概括起来,其具体表现为: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人的内在心灵的关注;对人的世俗生活的描绘。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欧洲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人性作为理解人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本原则。从人的理性出发,充分肯定人的地位、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倡言自由和幸福,是这一时期人的哲学理论的根本主张。通过倡导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最后走向自我,是这一时期人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5.
师:这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力作之一,作品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所创建的雅典学院为背景。位居画面中心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手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右方前面以欧几里得为中心,用圆规在石板上计算;左方前景的中心是毕达哥拉斯。前景中心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还有苏格拉底、亚历山大等等,共50多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在那里,他们似乎忘掉了尘世间的爱恨情仇,唯有理性的思考,讨论,争辩……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对性感的追求体现了一种对个人、个体、身体的空前重视,他们认为美的完美定义和潜在暗示就是性感。当时意大利人过分放纵的肉欲生活.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但也有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丰富翔实的例证 ,从体味人世艰辛、依附于庇护人、同情劳动人民、揭露社会罪恶等方面着手 ,探讨莎士比亚及其弄人形容品性的共鸣点 ,同时指出他们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文艺复兴主旋律的回荡。  相似文献   

18.
"及时行乐"主题是文学作品主题的一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但在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思想得到了相当集中的表现。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多篇诗歌,阐析"及时行乐"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9.
黑人文艺复兴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人文艺复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黑人文化"首府"纽约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为中心,由黑人知识分子和文学艺术精英们所发动的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弘扬黑人传统文化、提高黑人民族自尊心、争取黑白融合的文化运动.黑人文艺复兴使美国黑人变成一个对美国文学艺术做出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树立了新黑人形象,极大地提高了黑人的社会自我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黑人成为世界大舞台上的一成员,极大地拓展了国际间的文化与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20.
胡适将中国的“五四”文学革命以及整个新思潮运动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名称固然有对于西方文艺复兴理念的借鉴,但是更多的是基于胡适立足本土、立足传统、立足民间的理论预设.“中国的文艺复兴”并不局限于史学领域的判断,而包含着胡适对于民间话语的挖掘,对于传统文化与西化等问题的诸多理性思考.由于理论与现实的落差,学界对“中国的文艺复兴”多有误读,故而有必要对这一名称的提出及理论、现实背景等进行梳理,以尽可能的还原胡适的原初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