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首先,教师要重视留守儿童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其次,课堂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为留守儿童学习语文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再次,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双基"教育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成材"与"成人"并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他们在为城市发展增砖添瓦的同时,他们的子女却成了我国生活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照顾下过着衣食无忧、吃穿不愁的生活,但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爷爷、奶奶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有的留守儿童在课题不专心听讲,学习效果极差;有的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一心照顾游戏玩耍,学习完全抛之脑后。这样长此以往,很多留守儿童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学困生。说谎、逃学、打群架等现象在他们身上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学校老师与监护人缺乏良好沟通,不能达成教育的合理。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转化农村留守学困生呢?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农村教育的经验和案例,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探索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同仁一起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加上和父母、监护人、学校老师情感沟通不畅,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造成亲情缺失,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现状,分析亲情缺失所产生的问题,指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留守儿童的特殊生存状况,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学校不及时予以纠正,任其发展,肯定会影响他们以后人生的成长。笔者在近年的德育工作中,总结出了下面几点教育留守儿童有效的经验。一、淡化"留守"概念曾几何时,研究者与教师都习惯于将留守儿童的缺点归结于留守之故,他们将研究的眼光总盯在"留守"二字上。更有研究者为了引起社会对此事的关注而夸大了留守儿童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在不断增长,他们在生存、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当前关爱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心理现状、教育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受惠于国家政策,城镇化建设也着实向前迈了一大步.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自然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更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大都来自农村,他们常年工作在外,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城里人的美好生活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背井离乡,却在种种条件的限制下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被他们留在老家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社会的关怀,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这个新生的概念解析开始,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牧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生活现状,接着分析了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并尝试指出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就如何改变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等四个方面试图给出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7.
潘占明 《甘肃教育》2014,(24):21-21
正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社会、政府、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本文笔者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他们当前的生活和教育现状及学习、交际、心理等状况,提出农村班主任应该用责任心、爱心、诚心、耐心,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留守儿童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身上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心灵关怀的缺失。学校教育肩负着关怀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是指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中,要给他们投注积极的情感反应,唤醒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希望,获得面对留守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成人,而农村又有一批新的留守儿童继续"驻扎"。留守儿童的亲情沟通和教育期待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变化,留守儿童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而这些帮助虽然带来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但是也有其弊端。文章通过叙事研究讲述两代留守儿童童年时期的亲情沟通及教育期待,以期让大众更好地了解这个特殊群体,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杨洪中 《考试周刊》2014,(53):172-172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尤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应从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们因成长缺陷而扭曲的心理;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让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态化,有效预防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实践,让留守儿童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者任意一方外出务工,而独自留在农村生活的一批儿童,他们大都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照顾,甚至由父母方的远房亲戚抚养。居住环境复杂,父母角色长期缺席,导致留守儿童现状堪忧,一系列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滋生,他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当前农村学校教育存在师资力量匮乏,家长教育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提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熏陶,通过定期进行家访,编制适用留守儿童的教材,用人文精神灌输正确价值观,用情感教育抚慰留守儿童心灵等举措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治疗,摆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而使这些"缺翼"的天使走上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A3):172-17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推进,全国约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孩子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信息体系。近几年,作者通过构建"金山小学阳光心情吧"、学校信息网络和利用"校讯通"工程,构建起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让学校与家长对子女进行协同教育,这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雷红霞 《甘肃教育》2014,(23):39-39
正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二十余年,多年来一直留意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习惯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表现,摸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对待留守儿童,除了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之外,还要多留心他们幼小心灵的细微变化和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有恰当的教育引导方法,以使他们更好地和身边的人交往,快乐健康地成长。一、创设"爱"的环境,让留守儿童敢于交往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正>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农村中小学所面对的一大课题。那么怎样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同样快乐成长呢?本人认为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三要"和"三不要"。一、留守儿童教育"三要"1.要多给关爱。留守儿童多住在亲戚家,有的甚至在朋友和邻居家,可无论在哪,他们都属于暂时失去父爱母爱的孩子。这种情况对他们的人格和性格总会有些影响,有的狭隘自私,有的偏激暴力,有的怯懦自卑,  相似文献   

16.
李香满 《教师》2015,(1):26-27,30
从乡村走出,又反哺乡村。她放弃都市的优越工作,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8年乡村教育人生,她始终用爱心、真心、耐心、细心、诚心对待每位学生,更多地关注心灵、照亮人性,成为了许多贫困生和留守儿童的"谭妈妈""取款机",被广大学生称为"最可爱的人""知心姐姐",也被社会称作"网络妈妈""最美教师"。她就是湖南省宜章县天塘乡明德小学教师谭兰霞。"天塘有爱",遍洒孩子。8年来,她奔波于200余个特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家庭,嘘寒问暖、排忧解难,呵护他们的  相似文献   

17.
让转入的"留守儿童"在新环境中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皮格玛利翁效应",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搭建良好的沟通桥梁,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健康的情感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对河南省信阳市部分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等访谈的基础上,对当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当前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问题,提出合宜、灵活的角色定位,大力加强情感教育指导,积极探寻情感沟通技巧的多种支援渠道及开发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多种途径等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这里所谈话题是关于"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早已是社会焦点问题,而贫困"留守儿童"则成为学校教育的心病。贫困留守学生的出现使学校中学生的教育变得更加复杂。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学校、教师、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关心、爱护贫困留守学生,让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沟通缺乏,临时监护人干预不力,导致他们的学习状况、身心理健康、行为养成等方面均存在的问题。我们深入全县各中小学,通过摸底、家访、访谈等方式,对永泰县"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旨在客观、科学地了解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有效解决方法,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缓解父母后顾之忧,促进农村安定稳定及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