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秉持"以商汤教育平台为核心,平台即生态"的理念,商汤教育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推广与学科建设工作,旨在实现可延展的AI教育,打造协同合作、相互依存、共生共长的AI教育"元生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进入智能化时代,由人工智能与教师协同并存所形成的"AI+教师"协同教学的实践形态,将为高效教学和个性化教育提供新的契机。由于教师的"缺陷存在"所产生的"补缺"需求,使得"认知外包"成为常态,人工智能由此嵌入教学,充当"代具"以弥补教师能力的不足,形成"人-技术"的教学新形态。"AI+教师"协同教学的实践形态,按照协同性的高低依次分为"AI代理+教师"、"AI助手+教师"、"AI导师+教师"、"AI伙伴+教师"四种,这四种形态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协同、共同服务于教学。未来,"AI+教师"协同教学的实践形态,将致力在实现教育转型、突破技术壁垒、厘清伦理关系三个方面做出努力,以弥合理论模型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鸿沟,为教学注入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AI)时代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AI"的运用对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文章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挑战与成长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大数据、信息技术科技影响下教师的前景与未来,以期推动教师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教师继续教育翻天覆地的变革。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视角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文章分析了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教育个性化以及强化技术与实际教学应用的整合,构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如构建基于AI的自适应学习平台、设计大数据驱动的教师培训课程以及促进多元化学习资源与技术的整合。期望通过这些策略和路径,能为教师继续教育带来更高效的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9,(8):12-17
文章通过对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AI经历了诞生与初步探索、应用探索以及"大爆发峰值期"三个发展阶段,预测目前已进入AI应用研究的"大爆发峰值期";同时,文章系统地提出AI的教育应用现状及其在教育应用过程中将引发的师生隐私与数据安全、教育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牢笼"等理论与实践问题;最后,面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应在正确对待AI的教育应用发展趋势、教育应用的善恶以及未来智能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教师是促进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不佳、能力标准不清等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主要阻力。鉴于此,为切实提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研究基于教师专业素养和人工智能教师专业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廓清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等,以叶澜的“教师专业素养三维结构理论”为基础,探索性构建了涵盖AI教育意识、AI学科知识、AI实践技能3个一级维度和11个二级要素的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框架,并对该素养框架进行了学理性阐释,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点和趋势,教研工作数字化转型是教研部门的必然要求。在分析了北京数字学校“空中课堂”两千多份问卷和一万多个电话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整理出数字时代教师、家长、学生的需求,从而提出数字时代北京市中小学教研转型的五个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或智慧)教育科研平台,建立线上教研室;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加强数据驱动的教学研究;统筹谋划和推进数字教育、教科研资源建设和开发研究,建立教育和教科研大数据;大力开展基于新技术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研究,探索建立作业库、试题库;建立创新实验室,探索开展5G环境下的体验式、互动式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袁丹红 《天津教育》2022,(2):129-131
<正>近几年,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在当前,AI已经进入了许多行业,并发挥出了其巨大的作用,将AI引入教育事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AI与课堂有机结合,可以从多个方面改变传统的课堂,让教师能以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体验与教学效果,让学生能更好参与音乐课堂,同时,使用人工智能,还可以逐步打破原本坚固的学科壁垒,跨学科研究将更加普遍。本文试图针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研究,探索将人工智能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趋势和研究热点。为探讨AI赋能教师培训的教育意蕴及其实践向度,从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师培训理念和实践方式变革入手,分析AI赋能教师培训促使培训和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培训目标指向教育智慧的生成和教师自身的完满发展,并在多元关联的知识域、主体域、智能系统中解析AI赋能教师培训的心理场与物理场、自主与规约、冲击与张力等问题,以及培训过程中所蕴含的多维实践意义及关系建构。实践向度上,提出应精准设置学习路径以实现长善救失,坚持实践导向支持对教学实践探索的螺旋上升,将智能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注重人性涵养以丰盈教师个体生命。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流教育形态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根据学习者个性特征为其提供精准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大规模个性化教育。教师在知识掌握、认知能力、情绪管理、生理素质等诸方面的“缺陷”日渐暴露,斯蒂格勒的“人性结构”理论启示:基于人工智能的AI助教系统将是未来课堂教学中有效弥补教师缺陷、激发教师潜能的关键性“技术”。文章在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课程教学活动、现有AI助教系统的功能及人机协同教学现状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认为AI助教系统在认知方面表现更加出色,但教师在情感和创意方面的智慧是无可替代的。基于此提出了未来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框架和AI助教系统模型,模型中包含了“AI替代”“AI协助”“AI增强”“AI赋能”四种不同的功能关系。最后展望了未来AI助教系统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智能时代AI助教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思路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AI教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给学本评估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智能化学本评估,即开发智能技术的评估代理主体能力与介导功能,有效地改进教学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智能化学本评估涵括智能学习段评估、智能学习性评估和智能学习化评估三种新方式,实现基于证据优化随后教学活动、通过"生-机-师协同"促进评估-学习一体化、籍由深度参与支持自主终身学习三大目的.为了探索AI教师主讲课堂学本评估的新特征,本研究以AI教师主讲的语文、数学、英语三节微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录像和课后调查为研究资料,采用质性编码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显示,AI教师主讲课堂中,学习段评估促进了反馈发展为前馈,学习性评估实现了学生深度参与评估,学习化评估彰显了评估任务即学习任务.据此生成智能化学本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近期正式发布团体标准《数字校园人工智能平台开放能力要求》(T/BAHE-202202)。标准遵循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的总体要求,秉承“统筹、集约、绿色、发展、开放、共享、安全”的原则,给出了数字校园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应用支撑要求、模型管理要求、数据管理要求、设备管理要求和平台安全要求,适用于人工智能平台开放能力设计和接入,旨在指导数字校园建设中公共人工智能平台的建设,支撑各类教育AI模型、应用、设备等的接入与调用,促进人工智能在同一学校或同一区域的集约统筹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AI人工智能逐渐渗透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文章旨在利用人工智能的创新思维的相关研究对现行设计教育方法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思维既是人工智能和产品设计的共同分支,也是重要的设计方法论.当前新形势下的产品设计教育实践应该以AI创新思维为指导,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流程进行递进式模块划分,帮助学生拓展新思维和群智协作,实现产品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系统整合.实践表明,运用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成果质量明显提升.信息技术运用与实践教育并行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善于利用创新、数据、路径帮助产品开发教育成长将会成为未来设计从业者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革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评价工具,实施多维度综合性数据评价;开展无感式、伴随式数据采集,开展全过程纵向评价、全要素横向评价,实现教与学评价的智能化。AI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评价者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智能的采集、统计和分析,并可视化呈现教师教学行为特点和执教的能力水平,用数据支撑教学诊断和教学干预。该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以学校安装的AI人工智能自动分析系统出示的分析报告为主,辅以人工实录切片评价,来对教师的课堂整体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反思与改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同质化、知识体系滞后、应用场景固化等问题带来的人才供给不足,选取国内外11个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案例进行扎根分析,探索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9个关键要素,构建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双循环”理论模型,进而识别出“AI专业研发”“AI+场景应用”和“+AI技术赋能”3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性提出将动态能力理论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研究,并从实践层面为科产教融合培养AI人才提供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远程教育如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运用AI的最新成果来提升教育水平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性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热点,包括远程教育智能网络教学平台、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智能检索系统、智能仿真远程实验教学系统、远程教自智能化测评等.  相似文献   

17.
正"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也发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的倡议。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基本全程覆盖了各个环节。从智能疫情追踪到无接触测温,从AI影像筛查到远程智慧医疗,从智能服务机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AI赋能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和分析,帮助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评价指标的构建、加强个性化反馈以及探索发展性教育模式,以推动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深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建构数字化教育生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STEAM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支撑。文章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如何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技术与STEAM教师在学习环境、教学平台、教研体系、学习共同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实践中,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STEAM教学平台建设,打造“智能化、数字化”STEAM校园环境,建构STEAM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字化教研体系”,形成以“数字化支撑”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育数字化赋能STEAM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的植物识别技术,因其需要高性能算法及大量算力,导致学习成本较高。通过对百度AI平台的使用进行研究,阐述了植物识别的基本步骤,借助百度AI平台提供的植物识别API接口设计实现了植物识别程序,降低了使用人工智能的门槛。通过与VGG算法在Flowers开源数据集上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使用百度AI平台能够更准确高效地完成植物的识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