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反对"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旗手。"他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与教育事业,他在教育方面对人民的贡献尤为巨大与不可磨灭"。他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他在教育实践中的重大创造和他一生对教育事业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改革旧教育,创建新教育,在教育思想上富有创见,不断进步。在教育实践上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给人民教育事业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很有借鉴意义。本文拟就陶  相似文献   

3.
胡雪芬 《教书育人》2013,(24):22-23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实践家、理论家,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和体统的研究,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  相似文献   

4.
孔丽娟 《考试周刊》2014,(40):121-122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创造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感化和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其思想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思想家,他通过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当时对中国乡村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也有着深远意义。其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原则涵盖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生活教育理论所倡导的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学习方式,正是当代高校汉语言教学改革所需要的新鲜动力。本文联系高校汉语言课堂教学实际,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代汉语言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倾其毕生精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他先后创办安徵公学、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创造了艺友制、小先生制等极富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他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不仅对改造当时中国的旧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师范教育的作用、师范生的素质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等方面精辟的论述,对于当前处在十字路口的我国教育改革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亚琼 《考试周刊》2014,(71):171-171
<正>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改革事业呕心沥血。他是旧中国开拓新教育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人类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对祖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远大的影响。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宋庆龄赞他是"万世师表",郭沫若誉为"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在师范读书期间,我就开始认识陶行知先生,对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有所了解,以及他的名言:千教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对人民教育事业有卓越贡献的教育家.他投身于教育事业,正是为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把教育当作为整个政治斗争和新文化运动服务的重要武器。他在批判旧教育和创建新教育的实践中,付出了巨大的智慧和力量,对新教育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因此,学习和研究鲁迅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们今天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