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细胞编程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7,(8X):12-14
今天,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如果世界上的计算机都停止工作,整个世界会变成死水一潭。因此,更新换代最快的高科技产品就是计算机。目前所用的计算机都是用芯片等材料组装的“死”机器。现在,科学家们已经不满足于制造这种“死”计算机了,他们将研究方向转向活的生物,生物工程师们企图通过对细胞的编程,使细胞变成有生命的计算机,开发出一种“活”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2.
勇于探索往往是创新者成功的关键。就拿计算机辅助制造先驱约翰·帕森斯来说,他刚开始进行尝试的时候也并未采用数字计算机,而是使用当时极为普通的穿孔卡计算机,但出人意料的是,就是这种简单的工具使他成为“数控之父”。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使人们摆脱了仅靠眼和手来操作机器的方式,可以更精确地制造芯片上的电路,以及加工出能够减少汽车阻力的汽车外壳。1947年,约翰·帕森斯是设在美国密执安州特拉弗斯城的帕森斯工厂的负责人。这家工厂生产直升机旋翼。在当时,数字计算机仍属于一种庞然大物,但会计师使用的穿孔卡式计算机到处可见。帕森…  相似文献   

3.
从法律权益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发明可以概括地分为专利性发明和非专利性发明。一、专利性发明专利性发明,是指那些可以作为产品进行工业制造或可以作为工艺手段及技术手段直接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中进行产品生产的,并符合国家专利法的相关规定,由此能够取得国家专利审查机关的认可而获得国家专利权的发明。例如,电灯的发明,电话的发明,塑料的发明,硫化橡胶的制造方法的发明等,皆属于专利性发明。我们通常所说的发明,主要指的就是这种狭义的专利性发明。我们将专利性发明的这种可以作为工业产品进行工业制造的及作为工艺手段或技术手段直接应…  相似文献   

4.
气味记录器     
《世界发明》2006,(9):11-11
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的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气味记录器.能让你抓取任意一种气味并在任何时间再次享受这种气味。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15个化学感应芯片来拾取气味井将它转换为一种“数字密方”以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复制这种气味,只需要通过混合加热,蒸发96种化学药品,来得到芳香的气味:这种气味会喷射出来让人类的鼻子识别。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复制了橙子,柠檬,苹果,香蕉和西瓜的气味他们甚至可以让系统分辨出红苹果和绿苹果间的气味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事计算机工程的专家经过理论研究和一系列的实验,做出了一项胆大而科学的设想:希望今后能将电脑芯片植入人的头部,使人们能够直接踏上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上一些研究小组正在研制一种可以将人的思想译成计算机语言的植入芯片。将这种如胡椒般大小的芯片植入人的颈背,人就能够同机器对话。这一设想的核心是一种能读取人的思想并可用机器码发射指令的设备。现在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将这一设想应用于商业和军事中。例如,飞行员能通过“电子心灵感应技术”操作飞行器和发射导弹,利用这种芯片向飞机上的计算机发射指令,而  相似文献   

6.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尔初 《世界发明》1997,(4):24-24
计算机芯片通常被做成最适合完成某种特定的工作。现在己开发出PC机兼容板,其芯片的连接可以通过程序指令而改变。这种新板可以给工业和科学界的用户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针对特殊的任务优化计算机硬件。  相似文献   

8.
人们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半导体芯片,现代人类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模样,那么小的一块块半导体芯片,镶嵌在如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里,大至号称庞然大物的超级巨型计算机,小至小不点儿的能够钻入人体血管里的超微型机器虫,其内脏里都少不了一小块半导体芯片,它是各种电子产品的心脏,它是使各种电子产品赖以生存的“芯”。因此,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科学家都一致认为芯片发明影响巨大,都认为芯片虽小,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的发明之一。芯片影响巨大英国伦敦大学的伊恩·麦金托什教授前不久在英国科学节上发表专题报告,强调芯片的发…  相似文献   

9.
3月22日英国科学冢进行了一次耸人听闻的外科手术:将一名控制论教授的神经系统与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这样,现年48岁的凯文·瓦尔维克教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人”——部分是人,部分是计算机。他希望通过计算机直接显示从他神经系统中通过的电子脉冲,电子脉冲由植入他手腕中的芯片控制。这些会影响任何动作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7,(3):9-9
瑞典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智能”轮椅.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据英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阿尔法伽利略”科学新闻网站日前报道,瑞典吕勒奥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这种轮椅,特别适用于不能直接操纵轮椅的严重伤残者。他们可以利用头部动作向感应器发出指令,如“继续直行”、“向左转”等,并通过电脑程序来控制轮椅运动。  相似文献   

11.
在如今这个安全至上的时代,一种称为指纹扫描芯片的新型半导体设备充当了一门名为“生物测定学”的科学的先锋,这种芯片能够通过识别指纹来确认电脑设备用户的身份。“生物测定学”是旨在让数据库窃取、骇客入侵和其他电脑犯罪行为难以得逞的学科,目前,指纹扫描芯片常见的地方是在电脑鼠  相似文献   

12.
对于计算机而言,其硬件设备的有效应用会直接决定计算机系统能否有效地运行。为了能够让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性能得到提升,我们就需要将计算机硬件的性能进行延伸和提升,从而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地运行,也可以满足人们对计算机日益提高的需求。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部件入手,来分析计算机硬件性能对计算机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腾讯科学讯(过客/编译)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已经向制造自愈机器人领域跨出了第一步,他们创造出一种能够学会自我修复信息通道的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来自于专门从事于微芯片技术研究的高速集成电路实验室。信息在微芯片中传递的通道有数千条,但是由于每一条都是专用的,所以单一通道故障会使整个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3,(7):9-9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明人利等人,在其出版的《技术器———2020年制造业将如运营》一书中说,简易将是造业未来发展的总方向。在人微机广泛应用之前,可编逻辑控制器是制造过程中的键部件,它取代大量传统开和继电器,使人们能在视像端控制生产线,以适应不断化的需求。尽管现代计算机件的发展使这种控制器逐渐出市场,但莫利认为,他的这发明的精髓在于向人们展示计的“简易性”。当今,工厂的加工车间已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和其新技术,但简化生产制造和用过程,仍是各种技术改进主攻方向。该书作者认为,技术开发和管理人员在未来开发产品时,应重点考…  相似文献   

15.
<正>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如今激光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诸多应用,特别是在加工制造领域,相比于传统加工方式,激光快速和精细的优势更为显著。制造业的未来是智能化、自动化,而以激光、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蒸汽机、自行车、还是计算机?答案也许是眼镜,它让世界上的近视眼们能够看清世界;也许是橡皮,或是计算机键盘上的删除键,因为只有不断删除错误,才有可能创新、前进。众所周知,很多发明家并非出自大学、科研机构等学术象牙塔,而是出自民间。发明家们往往都是些生来就爱钻牛角尖的主,关注人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事物,并进行大胆想象,从而做出人们想不到的事情。如德国科布伦茨的一个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可伸出两个手指的手套,即使在零下20度的寒冷地区也能够伸出两个手指表达胜利“V”。人们对其发明表…  相似文献   

17.
速度最快的硅晶体管 IBM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制造出当今世上速度最快的硅晶体管,这一进展预示着电信芯片能够在耗能更少的情况下以更快的速度运行。该公司计划在两年内将这种晶体管投放市场。这种微小的部件将为手机和光纤通讯网络中使用的芯片提供动力。这比现有的技术快80%,同时会将能耗减少一半。通过电缆或DSL调制解调器连接因特网的速度加快,或者手机电池使用寿命延长,消费者也许会注意到这种晶体管的存在。这种晶体管与电脑微处理器是不兼容的。这种晶体管在100吉赫的速度下进行了测试,但可以在210吉赫的条件下运行——这意…  相似文献   

18.
余德谦 《世界发明》1997,(10):10-10
计算机芯片通常被设计成最适合完成某种特定的工作。现在已开发出PC机兼容板.其芯片的连接可以通过程序指令而改变。过种新板可以给工业和科学界的用户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针对特殊的任务优化计算机硬件。  相似文献   

19.
美国工程师马尔温·沙克涅尔发明一种“会看病”的衬衫,在外形像潜水衣的衬衫布料中编织进了如同在候诊室里对病人进行观察的6种传感器,但已高度微型化。该衬衫能记录穿着者40个生命活动数据,不仅有常规的医疗数据,如血压、脉搏、心是图、体温等,还有一些并不常用的数据,如呼吸时胸腔左右两部分活动的差异(这种差异可显示出肺部积液的情况)。 从衬衫引出的细线与袖珍计算机接通并将收集的资料储存,患者通过计算机键盘可输入自己具体的感受。如疼痛或头晕等。穿上这种衬衫的人可随时将所有资料汇总并通过因特网报告给医生,医生再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诊断。 这种“会看病”的衬衫已于去年秋天在美国商店出售。批量生产后其成本不到100美元。只有与之配套的袖珍计算机价格的六七分之一。 不过,人们难免要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一个人患病到需要时刻关注自已身体上40个数据的地步,那末他干脆去住院凯不更好?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是一种非传统加工工艺,也称为增材制造、快速成型等,是近30年来全球先进制造领域新兴起的一项集光、机、电、计算机、数控及新材料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与传统切削加工的"去除法"不同,而是通过将粉末、液体片状等离散材料逐层堆积",自然生长"成三维实体,大大降低了制造复杂程度。理论上,只要在计算机上设计出结构模型,就可以应用该技术在无需刀具、模具及复杂工艺条件下快速地将设计变为实物。就该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特别适合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生物医学、模具等领域中批量、小结构、非对称、曲面多及内容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空心叶片、人体骨骼修复体、随形冷却水道)的快速制造,符合现代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