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2.
一、对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的解读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第24题是一道由导语引出标题的作文题。 导语的第一句话提示了谁和谁为邻?你和我为邻;紧接着提示了“你我为邻”后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你依存着我,我也依存着你。导语的第二句话提示了“你”的两种形态,其一是“有形”的你,其二是“无形”的你。所谓“有形”的你,可以理解为实指的“你”,  相似文献   

3.
与你为邻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4.
与你为邻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0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春暖花开,又是一个可爱的季节。可是今年的春天却不怎么温馨,原因在于,我即将迎来人生中一个新的转折点——升学考试。小城中唯一的重点高中,同学们都是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但事实的  相似文献   

5.
一.善于利用课本素材,积累写作材料写优秀文章2010年以及历年的一些高考满分作文中出现的一些善于利用课文素材的个例能给同学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如2010年高考广东一篇优秀作文。语文,与你为邻,我感觉心灵有了依靠。与你为邻,我可以轻易聆听先贤的教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你为邻,我可以听到项羽的  相似文献   

6.
“喜爱穿越山间沟壑蜿蜒起伏的砂土小道,每一个弯道过后总有不同的景观在等着你,每一个山头的后面总是给你一个新的惊喜。路与大自然为邻,选择公路也是选择了自然,选择公路科学也是选择了对公路前景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学会拒绝     
雅筑 《幼儿教育》2014,(7):14-14
儿子生病住院的那段日子,每天都会和邻床的一个小女孩玩。一天,我给儿子带了多米诺骨牌和一些绘本。可一拿出来,小女孩就嚷着要。儿子犹豫片刻之后拿出了一半的多米诺骨牌。看到小女孩玩得开心,小家伙说:“妈妈,我们把这些送给小姐姐吧。”我告诉他:“玩具是你的,你可以自己决定。不过,妈妈建议你等出院的时候再送。”儿子同意了。  相似文献   

8.
“你一定要在周五之前给我买到那本参考书,别忘了给你自己买一本!”“宽限两天吧。这两天放学后我们都有篮球赛,是和邻校的对抗赛。”“不管,我后天拿不到书的话,有你好瞧的。”“可是——”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书本: 不知不觉,你与我为邻已有18个年头了.我人生的岁月中.身边的许多东西都在变.但你却一直陪伴着我。高尔基曾说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对我来说,你更像是与我为邻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到邻校去联系工作,碰巧办公室里一位老师在和一个学生谈话: “你快讲,小刀藏在什么地方?”“老师——我——没有拿。”“什么?再不老实,就把你交给派出所处理。你看,”  相似文献   

11.
马蒂斯线条     
本期《时文英华》选有两组文章,一组是赏析蒂斯的绘画,一组是讲述名人故事。马蒂斯是法国画家,野兽代表人物。画家活在色彩和线条里,马蒂斯也不例外。这组赏文字写得很精彩,我想应是马蒂斯线条的最佳诠释。你可以不懂绘画,但你不能没有想像力;通过想像你也可以像人邻那样读出马蒂斯们的内涵。电影演员徐帆和篮球明星姚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众所周知的,是已经成为“星”的他们。在他们成名之前,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他们的成功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后一组的两篇文章,讲述了他们在成为“星”之前的痛苦与磨砺。(疏朗)  相似文献   

12.
本期《时文英华》选有两组文章,一组是赏析蒂斯的绘画,一组是讲述名人故事。马蒂斯是法国画家,野兽代表人物。画家活在色彩和线条里,马蒂斯也不例外。这组赏文字写得很精彩,我想应是马蒂斯线条的最佳诠释。你可以不懂绘画,但你不能没有想像力;通过想像你也可以像人邻那样读出马蒂斯们的内涵。电影演员徐帆和篮球明星姚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众所周知的,是已经成为“星”的他们。在他们成名之前,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他们的成功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后一组的两篇文章,讲述了他们在成为“星”之前的痛苦与磨砺。(疏朗)  相似文献   

13.
刘育蓓 《地理教育》2014,(7):122-123
一、邻避运动的含义与起源 邻避运动也称为“邻避效应”、“邻避情结”,在英文中称为“NIMBY”,全称是Not In My Backyard,直译为“别在我家后院”,中文音译为“邻避”.该词最早在1980年由英国记者Emilie Travel Livezey提出,描述当时美国人普遍对于化工垃圾极为警觉和反感的态度,后被媒体和学界广泛使用.其含义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所建立的设施为所在区域大部分居民带来利益,但是设施周边居民却承受设施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污染,从而引发这部分居民的抗争行为.邻避运动最早出现在工业文明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影响力首先在美国显现.  相似文献   

14.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含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首先,称呼的含义不同。“你”是一般称呼,而“您”则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其次,复数的形式不同。“你”单用可以表示复数。如:你单位、你校、你家等。其中的“你”字都是指“你们”或“你们的”;“你”可以与“们”字连用,表示两个人以上。而“您”字不能与  相似文献   

15.
本期《时文英华》选有两组文章,一组是赏析蒂斯的绘画,一组是讲述名人故事。马蒂斯是法国画家,野兽代表人物。画家活在色彩和线条里,马蒂斯也不例外。这组赏文字写得很精彩,我想应是马蒂斯线条的最佳诠释。你可以不懂绘画,但你不能没有想像力;通过想像你也可以像人邻那样读出马蒂斯们的内涵。电影演员徐帆和篮球明星姚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众所周知的,是已经成为“星”的他们。在他们成名之前,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他们的成功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后一组的两篇文章,讲述了他们在成为“星”之前的痛苦与磨砺。(疏朗)  相似文献   

16.
浪漫情人节     
铃……铃……“哎……听说邻班今天转来一个男生,特帅!”霞兴奋地把这个特大消息告诉雪儿。“哦,是吗?”陈雪儿漠不关心地哼道。这时,李sir走进了班级:“大家早上好,李枫同学刚刚转到邻班,因邻班没有空桌椅,所以只能先来咱班听一节课,大家欢迎!”全班女生边鼓掌,边睁大了眼睛目送这位帅哥走到雪儿前面那个空位坐下。枫回过头跟霞和雪儿打招呼,霞红着脸说:我……我叫霞,欢迎你!”枫说:你的名字很好听。”然后对着雪儿笑了笑,雪儿也回敬枫一个同样灿烂的笑脸。就这样,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不过,从这节课以后,雪儿班里的女生们有事没事总爱往邻班…  相似文献   

17.
“两邻”理念是社区教育新的出发点,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的核心,也要融入“两邻”理念的内容。从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来看,“两邻”理念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具备优化基层治理和推动社区邻里和谐互助的双重价值。从具体路径来看“,两邻”理念与社区教育的融合要按照确立课程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这三个阶段进行,实现“两邻”理念与社区教育课程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19.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以上的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导材料中有两个句子,句首的“陌生”与“熟悉”不止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心理,一种思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可以理解为“陌生的事实阻碍我们认识陌生事物”,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事物的畏惧心理阻碍我们认识新事物”,也可以理解为“局限思维导致我们无视新事物”。同理,“熟悉阻止我们理解熟悉的事物”中第一个“熟悉”可以理解为“熟悉的事实”“麻木的心理”“惯性思维、固化思维”等。层层剖析对写作的条理性与层次性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外交工作布局中,周边外交居首位。党的十六大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贯彻好这一方针,就要把“睦邻、安邻、富邻”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地开拓周边,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