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球》2006,(7)
在四大满贯中,温布顿的历史是最悠久的,这个始于1877年的赛事迄今已经有129年历史,但令人尴尬的是,英国是所有四大满贯东道主离冠军最远的。自韦德赢得1977年女单冠军以来,英国人就未能染指温网决赛半步,英国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网球和足球的鼻祖,但令人遗憾的是,英国至今还没有网球场上的贝克汉姆或者鲁尼。谈论英国距离温布顿的距离,这已经是英国人的日常幽默。他们有足球,有橄榄球,但深厚的上层传统,让他们无法割舍网球,英国网球现状的尴尬和未来的模糊,却让他们无法为温布顿疯狂。也许英国人永远不能赢得温布顿,永远又是多远?  相似文献   

2.
亚当和夏娃之所以偷食禁果,因为他们受到了诱惑,他们的欲望战胜了一切。同样,当曾经叱咤网坛风云的威氏姐妹开始对网球失去执着时,她们对网球已经不再全神专注了。当然,长期不断的伤病也让致力重返巅峰的姐妹俩感到心力不足了。其实在威氏姐妹的背后,被遗忘最多的是网球本身。  相似文献   

3.
澳网推动力     
《网球》2010,(3):26-29
一边是英国人绵延74年无休止的等待.一边是费德勒16个大满贯的奢侈.这种反差显得有些残酷。但却无损于费天王的神圣:他并没有凭借既往的战功坐享其成,而是以一己之力推动着世界网球的发展。在失去了纳达尔这个最伟大的对手之后,费德勒仍然展露他对网球不懈的努力,这样的穆雷,确实还不足以击败他。  相似文献   

4.
金路 《网球》2011,(9):110-111
自从大学毕业之后,我就与这个同年纪但不同年级的“师弟”失去了联系。再次获得赵一凡的行踪,是一个巧合。同事去参加一个网球比赛,他们被分在了一起,聊起来,说到了我,就联系上了。  相似文献   

5.
没有网球,生活依然会继续,然而,有了网球的生活真的会很惬意。坦白地说,一所高校如果没有网球,就会失去一抹青春的朝气和色彩。 今年恰逢北京科技大学50周年校庆,学校斥巨资从里到外精心地打扮了一番。改观最大的要属师生的体育活动场所,一排崭新的红绿相间的网球场给校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当网球朝师生们跳过来时,那原本浓厚的业余生活便更加多彩了。让我们来听一听科技大学师生们是怎样谈论他们心中的网球的。  相似文献   

6.
《网球》2006,(6)
这些年,西班牙网球蒸蒸日上,一批又一批的"泥娃"破土而出,莫亚——科斯塔——费雷罗——纳达尔,个个神勇难当。他们,当然是西班牙网球日渐强盛的有力证据,然而,先进的网球理念以及训练手段,才是西班牙网球如今最引以为豪的部分。不久前,我亲历了坐落在巴塞罗那郊区的桑切斯—卡萨尔学院。这所学院是众多西班牙网球学校中的一个,但却是目前西班牙最大,也是最知名的网球学校之一,而库兹涅佐娃和穆雷的成功就是诠释这个学校的最好例子。从这个学院中,我找到了西班牙网球的哲学,而脚下移动和球场意识是整个网球哲学体系的基石。下面,我将介绍他们最有价值的五种独特的训练方法,看一看,他们成功的秘密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习惯性失利     
对于绝大多数球迷来说,记住杉田佑一、添田豪、铃木贵男这些名字实在没有必要,他们也不会和你平日周末有着小茶点和新球鞋的网球乐趣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决不是无足轻重的,当他们出现在北京的二月的时候,就意味着中国男网的又一次习惯性失利。这场比赛在赛前被宣传了一下,网上有免费门票可以索取,这使中国队找到了主场的感觉,北京国际网球中心连续两天都有上百  相似文献   

8.
四兄弟     
serra 《网球》2008,(1):48-52
四个兄弟,三场比赛,两天,一个头衔,第32次,也是1995年以来的第一次,美国人站到了戴维斯杯冠军的领奖台上。还应该加上一次狂欢,四个兄弟都醉了,他们在波特兰老城区最热的MCFADDEN俱乐部,伙同他们的200个狐朋狗友,一起大醉。罗迪克在疯狂地跳舞,他是地板上最有力的一只弹簧,鲍勃·布莱恩说他会迈克尔.杰克逊的超级舞步,他们根本就不想回酒店,一直到凌晨五点,鲍勃说:"大家全疯了。"他们真的值得这样疯狂,想想吧,美国有12年没有夺得过戴维斯杯了,但在前三场比赛就搞定了俄罗斯,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美国网球协会的女主席说:"这将是对美国网球的一次最有力的推动。"而对于美国球迷来说,这更是一个燃爆热情的时候,43岁的埃克曼自从麦肯罗和桑普拉斯退出戴维斯杯赛场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而这一次他又看到了戴维斯杯的激情,他是美国网球协会的名誉会员,但好多年没有尝到过甜头,而这一次,他终于比其它人早一个星期买到了戴维斯杯决赛的票。而对于四兄弟来说,波特兰值得永远记忆,它没有纽约或者洛杉矶那样大,因此网球有足够的注意力来引爆一座城市,USTA选择了一个最美妙的主场,让所有人热爱他们,鲍勃说,他心甘情愿做他们的无期囚徒,罗迪克说,这个城市带给他的光荣比所有的冠军更伟大。  相似文献   

9.
Ami  行云 《网球天地》2014,(6):17-19
作为网球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法国在网球的版图上有着足够的地位。然而进入公开赛时代之后,他们出现的大满贯冠军、网球巨星远不如澳大利亚、美国这些后起之秀。不过,即便没有大量涌现大满贯冠军,法国网球一直没出现大面积的人才断档,这与他们的网球硬件设施普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直接推动了他们的青少年网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邱友益  叶蓓图 《网球》2013,(7):76-77
2006年"中国网球风云榜"颁奖典礼,让叶蓓第一次和网球产生了交集。叶蓓回忆道,当《网球》杂志邀请她做颁奖典礼主持人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自己此前没有任何的主持经验。但很快,叶蓓说服了自己,"我比较随性,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喜欢冒险和挑战。"当然,像"中国网球风云榜"这样中国网球的最  相似文献   

11.
汪彦平 《网球》2010,(6):101-101
又到了夏天,法网、温网两项大满贯赛事相继上演。这时候天气正适合户外运动,又正值放暑假的时候,所以你会发现网球场上一下子又出现了好多小朋友。也许就是从这个夏天开始,网球成了他们一辈子的爱好。然而,不合适的球拍可能会扼杀了他们的网球兴趣。他们都是兴致勃勃地来到网球场,但如果身为家长或者教练的你,并没有为他们选择一把恰当的球拍,在离开网球场时,他们很可能无法同样的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网球赛场是他们表演的舞台;2008年,他们是最有可能改写中国网球史的运动员;2008年,他们会托起中国网球明天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中国的网球爱好者们开始频频关心网球体制层面的问题,因为从“网球大国”成为“网球强国”的行进道路上,基层网球和业余网球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这当然没有错,但我们似乎忽视了“举国体制”带来的种种利好,看看昔日的世界网球强国英国如今的尴尬地位,或许对于这个问题你会得出更深层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渐渐失去了在国际体坛的霸主地位。网球在前苏联的体育界只属于第二世界,他们虽然有一流的网球教练,也有贯穿于其他运动队的那种练到死为止的严明纪律和作风,但是,十月革命后,前苏联  相似文献   

15.
陈迪 《网球》2014,(1):115-115
对于网球选手来说,如果能够"二十而立",那无疑是最幸福和幸运的事情,但如果能够在三十岁后还保持"不惑",拿着球拍站在赛场,我相信他们的内心一定充满着对网球的热爱,也能更加纯粹地享受网球带来的快乐。古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职业网球赛场,也许用"二十而立,三十不惑"来形容更为恰切。网球曾经像跳水、体操和国际象棋一样,是最容易诞生天才运动员的体育项目。比约·博格、贝克尔、奥斯丁、辛吉斯,他们都在20岁之前就获得了大满贯冠军。不过,最近几年网球运动的发展潮流是,这项运动正逐渐成为一项"高龄运  相似文献   

16.
冰沙 《网球天地》2013,(11):102-103
最丑陋的奖杯 马德里公开赛堪称是最有创意的赛事,从美女模特球童到蓝土,能想到的创意他们都使用了,冠军奖杯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其男女冠军奖杯注入网球元素,由无数个小网球拍子围绕中轴旋转叠加而成,精致而小巧,但是该奖杯却没有博得球迷的喜爱,还被球迷吐槽像马桶刷。  相似文献   

17.
最冰冷一角     
Marina 《网球》2013,(12):123-123
顶尖球员在任何赛事中都可能得到优待,比如独立的更衣室,专属的陪同,定制的住宿……唯有兴奋剂检测,没有多余的动作,众人平等,成为网球世界中最冰冷的一角,但这样的冰冷换回的是职业赛场最干净的一片土地,受益的是网球运动本身。  相似文献   

18.
《网球》2006,(12)
几年前我曾在专栏中写过一篇关于我的儿女迈克和凯蒂的故事。现在我想再次提到他们。当他们出生时,我的妻子凯丽和我都热切地盼望他们能进入这项对我们有无限意义的运动,但他们没有。那时,我写下了:"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拒绝参与一项令人激动、可以令他们终生受益的运动,还是强迫他们去打网球呢?我们已经看过那么多父母强迫他们的孩子做违背意愿的事。最终导致的只有两件事:他们会永远不再碰那个东西;第二,也是更严重的,就是极大的破坏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尽管我们这个家庭有3个职业网球人(父母与祖父都是吃网球饭的)和一个网球俱乐部,迈克和凯蒂都没有选择网球。  相似文献   

19.
汪彦平 《网球》2008,(2):82-85
这是个很容易就遗忘的时代。但,被遗忘的并不都是应该被遗忘的,被记住的也未必都值得记忆的。在网球的历史中有一些人,他们曾经创造过或辉煌或令人惊讶的一瞬,但在无数个岁月之后,他们却默默无闻,被人淡忘……  相似文献   

20.
深泽  庞季达 《网球天地》2014,(12):126-127
随着小威廉姆斯在新加坡封后,乔科维奇在伦敦称王,2014职业网坛的大幕终于落下。但对于中央国家机关的广大网球爱好者来说,网球赛季还远远没有结束,高潮才刚刚开始,中央国家机关2014“公仆杯”网球年终总决赛即将于12月13日开打。12月21日,2014中央国家机关男女单双打和混双五个项目的“球王”将在这一天诞生,他们代表中央国家机关网球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