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事象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根据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推断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因果联系推理法。因果推理法是地理推理中常用的综合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语言表达因与果的二种方式(词汇、信息并列)给非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带来困难。解决困难的办法就是要对实现因果关系的话语方式作深入了解。实现因果关系的话语方式可归纳为七种基本句式,即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简链式、嵌入链式、链循环式。它们互相关联,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体现在科技英语文章中。本文通过对这些方式的分析,归纳为非英语为母语的科技人士理解和运用科技英语因果关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艳 《中学教学参考》2014,(34):124-124
<正>根据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找出规律,分析地理事象的成因,对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很大好处。一、探究地理因果关系的思维模式地理因果关系即地理事象与其产生原因之间的关系,有些问题可以由果究因,有些则是由因导果。通常可采用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两种模式。1.收敛式思维。由果究因宜采用收敛式思维模式,即从已知的地理事象出发探究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如,  相似文献   

4.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就是在一定教学情境下,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探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高中地理问题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这几类问题。在围绕地理问题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更能得到加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更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更能逐渐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往往是打破常规定势,"由果溯因",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即"倒着想"。逆向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释疑解难,有助于学生的复习总结,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呢?主要通过两面思维法、反面思考法、转换思考法、缺点逆用法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品质。逆向思维是一种强有力的创造性思维,有其独特的一面,但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时应注意逆向思维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6.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其他科学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应用逻辑知识进行地理教学,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相似文献   

7.
学习地理学科的难点之一在于多地理要素的互相关联,对学生思维层级有较高要求。地理因果关系是涉及多项地理事象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逻辑命题。在梳理地理因果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概念入手,挖掘地理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解构地理概念的外延属性,以此建立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从而让学生获得地理思维的精进和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文章以“毛乌素沙地的治沙之路”为例,探索拆解地理概念与重构教学路径,探索学生学习地理因果关系难点的有效措施,并通过经典例题践行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地理比较法是一种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地理比较法有很多种,如同类互比法、相反对比法等。分别论述各种地理比较法在现实地理教学中的使用,以更好地分析地理事物,引起学生思考,让教学更生动。  相似文献   

9.
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推理是一种间接的判断,是从已知事物的关系推出未知事物的关系,也就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未知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以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在地理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由因到果或由果推因,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推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所谓“极值法”,即在一个值域上取极大值或极小值.地理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地理教学中取地理量的极大值或极小值作为临界点,分析、推断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采用极值法有利于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解地理要素及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和演变规律.本文结合实例试谈极值法在地理解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郑雅莉 《考试周刊》2015,(25):118-119
逆向思维是执果索因,与传统的、习惯的、正面的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反向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12.
郝向华 《考试周刊》2014,(20):139-139
<正>在新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1.新课教学要有"情境"引入由于长期以来某些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采取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使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变为"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另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画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  相似文献   

13.
地理联系类问题是高中地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举地理联系类问题的常见类型,运用问题解决理论对这一题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适宜问题表征—构建问题空间—影响因素拆分—形成思维导图—准确阐述因果。将地理联系类问题解决路径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地理联系类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中学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并借鉴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来探讨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主题突出、形式灵活,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微课主要根据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展幵教学。本文探讨了将微课引入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即不仅能翻转地理课堂,还能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韩利军 《陕西教育》2007,(1):100-100
板图是指教师用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制成的简略的黑板图。它具有简单、鲜明、具体、活泼的特点。是地理教学的一种形象语言。一副好的地理板图,可以把复杂的地图简明化,有力地揭示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显示出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能将呆板的地图符号变成形象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记忆符号,以提高学生知识信息存储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地理概念体系是不同地理概念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概念系统。构建地理概念体系的关键在于厘清地理概念间的关系。地理概念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同一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并列关系、整部关系和因果关系等。构建地理概念体系可通过立足地理核心概念和基于地理思想等方式。立足地理核心概念构建地理概念体系时,在新授课的结课环节可以地理教科书章节内容为载体来构建,在复习课上可以地理核心概念和地理要素为专题来构建。基于地理思想构建地理概念体系时,需要将地理思想内容要点所包含的关键词或其同义词置于地理概念体系示意图之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学地理教育在响应新课程理念的同时,也加速了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地理课堂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来日益重视的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教学,即"探究教学"。2003年我国新颁布的《普通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也倡导在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追因法实际上是唯物辩证法因果关系的思想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应用.在幼儿师范体育教学中运用追因法,是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特殊结果的出现,必然有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特殊原因.变化是导致体育教育结果的根本原因,通过比较,查找与结果相关因素的变化,是探索事情成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辩论教学是讨论教学法的一种崭新形式 ,它可适用于多门学科的教学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性 ,在地理教学中尤为适合采用辩论教学。本文就辩论教学的运动与实施地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知识运用及重组能力 ,尤其是地理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综合地理素质等之间的联系与作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