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云鑫 《情报杂志》2023,(11):100-104
[研究目的]“情报学派”理论与当前日美太空情报合作的现状相符,基于该理论研判两国的具体立场是分析其合作未来趋势及影响的重要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本分析方法,系统性梳理日美在太空情报领域合作的历史沿革,并剖析两国深化合作背后的逻辑。[研究结论]该研究发现,两国正在由单纯的太空情报合作上升至作战合作,且逐渐呈现出多边合作态势,同时遏制中国的权重大幅上升。鉴于此,中国应继续关注日美在太空情报领域的合作态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情报政策法规是美国情报界开展国际情报合作的基本依据,研究其情报合作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情况有助于深入理解美国情报界对外合作与法治化建设的进展。[研究方法]基于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梳理美国情报合作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文件、总统行政命令、部门规章和实体协议等,并讨论其在对外情报合作中的支撑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研究表明,美国情报合作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体系架构,总体上兼具了制度严密性与实践灵活性,为美国情报界内部共享和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支撑。现有政策法规也存在对情报机构赋权过大和轻视平等合作关系等问题,不利于情报界深化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网络威胁成为全球性挑战,威胁情报已经上升为国家安全层面的战略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是美国建立威胁情报体系的重要基石,分析探讨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对于促进我国威胁情报体系的建设,探索网络空间新型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结合公共物品理论,对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的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制度保障、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为我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实践提出建议。[研究结论]相较于传统国家安全情报,威胁情报是一种不纯粹的公共安全产品,具有更加强烈的公私合作动因,促进了公私合作模式在情报界的发展。当前,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模式正在从情报共享转向情报赋能,提升了美国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应急响应和网络归因能力。根据美国威胁情报公私合作的实践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应在威胁情报工作中完善威胁情报共享机制,推动威胁情报产业发展,发挥公私合作模式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自2020年政治危机以来,白俄罗斯情报系统积极推动改革调整。随着中白两国建立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政府官方资料、新闻报道、智库报告以及相关文献,梳理分析白俄罗斯情报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改革特征,并从组织、社会、政治和安全四个方面剖析改革的内在逻辑,最后就其工作成效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论]白俄罗斯情报界的改革调整主要集中于情报法规、情报披露、情报权力和情报合作四个方面。官僚部门的利益诉求,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总统执政的现实需要,以及对多极世界的战略追求是驱动改革的四个主要逻辑。整体来看,白俄罗斯情报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方面成效显著,但也面临着改革所带来的各种问题。鉴于白俄罗斯国家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需紧密关注其情报系统的发展动向,为未来两国情报合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应亁 《情报杂志》2023,(1):18-25
[研究目的]梳理“9·11”事件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改革,建构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改革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分析“9·11”事件前美国国内情报工作存在的问题,梳理美国联邦调查局情报改革的主要举措,评估其情报改革的效果。[研究结论]联邦调查局的情报改革加强了其国内情报工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改革目的。我国情报工作的改革应基于国情,注重总体设计,致力于建设新型机构文化,破除情报与执法之间的壁垒,大力加强情报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2023年8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第5部《美国国家情报战略》。通过5部战略文本,可以看出美国国家情报战略主导性话语和行动路线图的演变轨迹。研究美国情报战略的发展动向,对于我们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基于对2023年《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变化过程,研判其未来的实践动向。[研究结论] 2023年《美国国家情报战略》从设计“两大任务”到排序“六大目标”,将以服务战略竞争为主轴,从关注短期问题到长远风险转向。中国应警觉美国情报界宣示开启“目标中国”时代的战略基调、确保关键技术领域竞争优势的战略重点以及“全政府+全社会”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7.
洪磊  朱晓峰 《现代情报》2019,39(11):168-177
[目的/意义] 当今国际社会安全形势复杂,对于警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情报主导警务作为国际中最负盛名的警务改革,有利于深化我国公安情报研究,为提升公安情报工作质量提供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外情报主导警务的已有文献,总结相关发展成果,研究其发展规律。[结果/结论] 从历史、基础理论、实践现状和存在问题4个角度全方面展示了国外情报主导警务的研究现状,为国内情报主导警务的相关研究明确了方向和重点,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警务改革、突破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瓶颈。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2020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后,印度开始进一步调整情报体系。鉴于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关注其情报改革的历史与现实对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印度情报演进历史,发现三次危机深刻推动了印度的情报改革,即20世纪60年代两场战争、1999年卡吉尔战争和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基于三次危机中的情报失误,印度进行了一系列情报改革并形成了现有的印度情报格局。因此,印度情报体系改革可概括为“危机驱动型”模式。[研究结论]研究认为,这种情报改革模式是基于危机进行的修正,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因此,遇到新情况时固有缺陷或将反复出现。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面临新危机与新形势,印度未来情报改革将聚焦三方面:加强情报统筹、促进技术融合、重视情报监督。部分改革新动向主要指向中国,须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五眼联盟正强化太空领域的情报合作,此举将引发全球性军备竞赛,深入分析其历史演进中太空情报合作的背景、动因和举措,对我国维护太空资产与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根据历史档案、战略文件以及智库报告等资料,梳理五眼联盟太空情报合作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其合作的特点、途径,并以此分析其发展前景。[研究结论]五眼联盟正通过加强战略部署、推进技术研发、优化共享机制与创建太空规范等路径强化太空情报合作,预计该举动将持续下去并对我国科技、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领域带来切实的挑战。因此,我国应密切关注五眼联盟太空情报合作进展。  相似文献   

10.
彭知辉 《情报杂志》2023,(7):1-7+54
[研究目的]梳理、分析《鬼谷子》的情报思想,提出研究中国典籍情报思想的基本路径。[研究方法]通过文本阅读,采用两种研究路径,提炼出《鬼谷子》情报思想的基本内容。[研究结论]《鬼谷子》情报思想研究路径之一是“以今观古”,就是运用现代情报理论,发掘《鬼谷子》在情报功能及定位、情报内容、情报原理和方法、情报与决策关系等方面所包含的情报思想;研究路径之二是“以古观今”,概括《鬼谷子》“揣情”论、“制人”论、“知人”论和“听”论等方面的情报思想,并探讨它们在推动现代情报理论发展创新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随着大国竞争日益激烈,“五眼联盟”积极进行战略调整,研究其战略走向对于我国国家安全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国内外智库报告、新闻报道与学术论文等文献,归纳总结“五眼联盟”在目标定位、行动领域、情报创新技术与组织扩员方面出现的新调整动向。[研究结论]“五眼联盟”为配合美国主导的大国竞争战略,把应对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重要目标,在供应链、科研教育、网络空间和太空等重要领域强化安全情报意识,扩大情报行动能力,在融合创新技术与安全情报方面采取系列措施,并有意通过扩员或建立“五眼联盟”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扩大其联盟的范围。对此,我国应密切关注“五眼联盟”的战略走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作为与《孙子兵法》并称为“孙氏之学”的经典兵书,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孙膑兵法》包含完善的“由知而战”思维逻辑和情报思想,这对于推动古典情报研究具有重大的补充价值。[研究方法]在现代情报理论指导下,梳理和分析《孙膑兵法》以情报为内核的“知战”思想,系统地阐发其在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反情报等方面的内容和特征,探究其“由知而战”的作战逻辑和情报体系。[研究结论]在“兵者不可不察”的思想指导下,《孙膑兵法》形成了与阵法紧密结合、具有一定兵阴阳色彩的“知道”情报体系,尤其是在“相敌”方面足以与《孙子兵法》的情报思想相媲美,但也存在明显的重理论分析而轻具体阐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印度近年来持续推进情报合作对我经略周边与地缘安全埋置不稳定因素,研究印度情报合作的推动因素,能帮助理解印度情报工作发展情况与本质规律,为我国应对提供借鉴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并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结合国际合作领域相关理论与印度情报合作实践,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究印度情报合作的驱动力。[研究结论]填补国防实力缺口、维护安全稳定和提升国际地位是印度情报合作的内在动因,同时印度也因其独特的地缘价值、可观的合作利益和良好的合作声誉备受合作对象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近年来,英国情报机构不断对外散布中国“威胁”认知,对此问题的探析,有助于更好应对国际挑战。[研究方法]以英国发布涉华报告为起点,在总结、归纳其情报体系三级架构基础上,借用社会学框构视角,剖析英国情报机构塑造对华“威胁”认知中使用的“聚焦”“桥接”“转换”等手法。[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英国情报机构对华“威胁”认知的塑造,是其利用情报泛安全化迎合美国、借助情报意识形态化制造对立、主动设计情报以服务政治需要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在重视对英美等西方情报界动向的基础上,既要加强情报的研判、预警能力建设,更要加强情报斗争能力和话语权建设,以铸牢国家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15.
何敏  张记炜 《情报杂志》2022,(6):45-50+85
[研究目的]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欧盟的网络安全治理面临传统网络安全困境突出、混合安全威胁加剧和网络空间博弈政治化等难题,因此欧盟在新的网络安全战略的指导下,出台了一系列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新举措,分析其新举措的走向及未来影响,对完善我国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研究方法]通过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归纳欧盟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演进,思考后疫情时代欧盟网络安全的现实威胁,梳理欧盟当前及未来的实际政策举措。[研究结论]欧盟从政策立法、资金扶持、能力建设、伙伴合作四个重点方面入手,来提升网络安全治理能力,建设一个具有恢复力的网络安全治理体系。未来我国可以借鉴欧盟的新举措,在依法治网、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大网络安全治理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6.
吴凡  孙成昊  蔡杨 《情报杂志》2023,(3):9-16+42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有助于了解拜登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战略思路与关注重点,为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提供优化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从奥巴马政府到拜登政府颁布的4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主要变化,通过威胁认知、战略举措与对华影响三个角度的内容表述,深挖其内在逻辑与形式特征,并重点分析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呈现的新思路、新政策和新手段,深挖情报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拜登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未来十年将以战略竞争为主线,实施“投资国力、团结盟友、综合威慑”的战略方针,坚持对华竞争与合作并行的“双轨”政策。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工作应当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在战略情报评估、情报信息共享、情报技术创新、情报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一丹  辛昕 《情报杂志》2022,(10):22-30+8
[研究目的]自美国战略重心调整到印太地区后,美国与印度在防务领域频频进行互动。情报合作,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情报合作已成为两国防务合作的新焦点。对这一问题的跟踪、分析有助于厘清双方合作背后的逻辑,把握双方合作本质,从而为中国的应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双方为提升情报合作水平、优化情报共享流程而在法理依据、合作机制以及信息化程度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通过归纳演绎法,分析合作将对印度、美国和中国产生的影响,并对双方合作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论]美印情报合作的本质是冷战思维的产物。虽然由于合作地位不同,不信任和担忧贯穿合作始终,但从长远来看,双边合作会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深入,这将有损于印太地区格局平衡。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场域理论作为经典的社会实践理论,其理论框架与情报工作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从场域理论角度对情报工作中的政治化问题进行剖析梳理,对于该问题的理论创新与策略探讨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情报政治化本质上是情报权力的失范,表现为情报权力的弃用与滥用。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借鉴场域理论“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核心视角分析政治化主体背后的实践逻辑,系统分析其产生机理,并对矫正路径的可行性进行研讨。[研究结论]场域理论背景下,情报政治化是场域独立缺失、资本争夺、惯习潜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从重构情报决策场域边界、加强情报体制机制创新、明确价值导向、引入技术搭建决策情报系统等方面对情报政治化进行防范与矫正。  相似文献   

19.
侯霞 《情报杂志》2021,40(2):21-23,30
[目的/意义]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以有限军事行动达到了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目的。俄罗斯打赢这场“混合战争”,极大依赖情报支持。目前国内尚无俄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情报问题研究。[方法/过程]总体上采用逻辑分析法,利用外语和情报研究优势,广泛收集翻译第一手英文、俄文资料,通过文献分析法,全面梳理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情报活动;通过辩证分析法,总结俄情报特点和启示。[结果/结论]情报活动古已有之,各国对其从未等闲视之。俄在乌克兰危机中情报活动的技术进步、理念创新,体现出情报已是“混合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种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近年来,美国大力推进“印太战略”,并将其关注点放在情报领域,试图升级“印太”情报合作体系,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研究方法]基于联盟理论构建什么是联盟、联盟形成的原因和逻辑、联盟的困境分析框架。美国试行升级的“印太”情报合作体系现状包括理念、内容和机制。该情报合作体系形成的逻辑可以从国家利益、内部意识形态、外部威胁三方面探讨。[研究结论]美国“印太”情报合作体系的升级仍存在诸多困难,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存在分歧;内部问题,即联盟信任感与对美依赖程度降低;缺乏对外来威胁的同一认知。虽然如此,这种尝试依然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加强认识与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