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反抗性是毫无疑问的,众说纷纭的是她在反抗什么。有人说她在反抗整个封建制度;有人说她在反抗封建礼教;还有的说她在反抗神权等等。实际上她的反抗是盲目的,无意识和无目的性的。  相似文献   

2.
马斯洛娃虽然身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但是她却不因自己女性的身份向男性社会屈服,而是在进行着坚决的反抗,虽然这种反抗的范围有限,但是却极具进步性。她的反抗是对男性霸权的颠覆,对于男性中心地位是毁灭性的打击。正是基于此,马斯洛娃已经是一位具有自主反抗意识、不妥协的反抗者。  相似文献   

3.
海丝特与田小娥分别对政教合一体制、封建宗法社会以及男权社会进行了反抗,具有一定的女性意识。海丝特的女性意识更强烈,她自始至终十分清楚自己的反抗目标和反抗方式,所以,她能够将宗教权威一一驳倒;而田小娥的女性意识微弱,她的三次反抗均十分盲目,至死,她都未能意识到封建思想、封建体制才是伤害自己的罪魁祸首,所以,她的反抗注定是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4.
在对简·爱这一文学典型的分析中,以往侧重论述的是她的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文章以人性为切入点,从传统和现代两个视角,挖掘支撑人物形象的内在宇宙,即该人物具有的特质:进取、性善、温顺、坚韧、重情。指出正是这些品质为她的独立人格和反抗意识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使得她的反抗更具人性化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向懂事的女儿脾气也“渐长”,有了“反抗”意识。开始她只是以沉默、白眼之类的形体语言来表示不满,后来就发展到了顶嘴、狡辩。我不是一个专制的家长,允许孩子发表不同意见,并尽量耐心、平等地与她交流,让她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孩子在渐入青春期,我能够理解她的这种“反抗”。  相似文献   

6.
约翰.福尔斯在《收藏家》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米兰达极力想摆脱被压制、被摆布的命运。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地与男性抗争以追求个体自由和价值,建构女性主体。福尔斯赋予米兰达反抗精神,但由于她在困境中的自我贬低、她对男性霸权缺乏明确的认识及其思想上的妥协性,她的主体建构陷入了困境。反抗与依赖,这两者矛盾的纠结加剧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折磨,使她走向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在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萨比娜的悲剧在于,为实现本真自我她极力反抗文化的遮蔽与束缚,但却遭遇了存在的悖论.文章从性与身份两个方面分析了她追求真我的虚妄,表明文化之外并不存在所谓本真的自我.她为实现真我而做出的反抗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反抗,如果这种反抗不以解构自我为目标,就必然走向虚无.  相似文献   

8.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个什么样的典型?反抗性格是不是她性格的一个主要方面?有人说:“祥林嫂并不是听天由命的奴才,她并不甘心情愿任凭封建势力摆布自己的命运。”有人说:“她不甘心就这样被封建势力所吃掉,她奋力挣扎着,反抗着”。“祥林嫂的一生,是被奴役、压榨、摧残、虐杀的一生,也是不断挣扎,反抗的一生。她不肯屈服,不甘心被人们当玩物买来卖去,而竭尽全力反抗”。总之,这些同志认为,反抗性格是  相似文献   

9.
阿萝 《快乐阅读》2010,(6):40-45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女生?你不清楚是什么原因,等你发现她时,似乎全班的男生都在排挤她,全班的女生都袖手旁观。她反抗,或是不反抗,都于事无补。在那个枯燥的、乏味的初中生涯里,她是全班不安分男生的消遣品。出于种种原因,没有人愿意出面帮她。  相似文献   

10.
秀拉的身体突围——《秀拉》的身体政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尼·莫里森有着对身体政治的敏锐认识。她非常擅长于把身体概念与政治主题结合起来。她尤其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身体感受,并以此来反映她的政治意图。在《秀拉》中,秀拉反抗非裔美国女性的身体被控制、被侵犯和被规训的现状,试图以身体的突围来抗击种族、父权和男权的不公,以此确立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她的身体反抗在她的身体美学、自残行动、性行为和死亡的结局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许多论者都认为祥林嫂在她的悲剧人生中反抗了。笔者认为,所渭的“反抗”,只是当时处于我国最底层的妇女对悲惨命运的本能挣扎。本能地求生。祥林嫂的行为只能说是挣扎,还不能说是反抗。反抗,是一种已经醒悟了的行为。而在封建社会的恶劣环境和封建礼教的淫威之下,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受苦的典型,其人性被彻底扭曲了。她并未觉醒,也无法反抗,不敢反抗。祥林嫂在前期,也就是第一次做女佣时,她的地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期。后期第二次做女佣时,她的地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试看文中的祥林嫂,先以能够帮忙“祝福”为快乐,以做事为快乐,努力地去做一切事务;但后来连这点最低的要求都得不到了。想做奴隶而不成,想给人压迫而不能,此时的祥林嫂是多么悲伤,多么苦闷,多么恐慌。“——究竟该怎么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4,(1):30-34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小说中关注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及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在她的笔下,许多女性通过救助动物的行动与男性权威相抗衡,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直接反抗男权社会,并通过承担生态责任实现了自我价值。欧茨以此批判男权思想,关注遭受男权思想压迫的女性和自然,展现了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简·爱的成长过程中,她遭受了来自社会的许多偏见和虐待。但同时她的女性的觉悟也逐渐得到了培养(发展)。她开始为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和幸福而抗争、奋斗。为了在不利的环境下争取到这一切,她的反抗精神也逐渐形成,且变得越来越强烈。因此反抗精神是简·爱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也正是反抗精神使简·爱在世界文学作品中成为经久不衰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大凡有力度的人物形象,都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中,而其性格,则是他(她)对这种制约的心理反应与行为选择,或是满意与屈从,或是不满与反抗,或是不满但又无力反抗等等。简爱,处于一系列的财产关系的制约与束缚之中,她的热烈的性格与激情,表现在她对这种制约的自觉反抗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郑小琼以诗为媒介,真实反映外来工底层生活的真实境遇.她来自贫穷的农村,挣扎在社会底层,她有触摸社会普遍伤痛的契机和资本,她的诗歌凸显了静穆中的爆炸力,表现了反抗精神和警醒意识.  相似文献   

16.
蓓基历来从不被看作具有反抗意思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她与几个被公认为具有反抗意识的人物加以比较、论述,从而展现蓓基的反抗意识与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7.
京城名姬杜十娘沦落风尘,却一心从良,遇到李甲后不惜倾囊相助,不想又遭李甲背叛,最终心灰意冷投江自杀。在这个过程中,杜十娘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的计划,都表现出了她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本文通过杜十娘悲惨的一生中种种经历,来分析她的人物性格,剖析她内心当中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8.
薛涛的抒情诗是真实的女性心声,诗中以鲜明的女性视角,把她的生命体验倾泄出来,反映了她对附属于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生存状态的执着探索;对女性失落在男权体制下的情爱的寻找;以及对苑囿于男性世界中的女性独立人格的渴望。薛涛的女性意识实质上是对女性依附于男性的反抗,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相似文献   

19.
《死水微澜》刻画了二个独特的艺术形象——蔡大嫂:不幸的家庭造成了她叛逆的性格,黑暗的时代导致了她精神的扭曲,无爱的婚姻致使她红杏出墙,飞来的横祸又迫使她作出了功利的选择。她的一生是从妥协走向反抗,又从反抗走向妥协的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20.
简·爱的性格本质不是反抗 ,而是追求自由。她的反抗行动的动力和目的在于心灵的自由要求。简·爱的自由精神存在于她的丰富、统一、和谐的性格中 ,并由她的丰富性格涵养、保有。简·爱不盲从于任何意识形态 ,她有着真诚的心灵和独立自由的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